日前,台灣森那美起亞終於將小改款 Carnival 成功引進台灣市場,順利成為 2024 年度品牌的封關之作。正如同在上回試駕 Sorento 時所分享,這兩輛車,是品牌成功開拓台灣市場極為重要的功臣,而且是市場少有以高單價旗艦打頭陣的成功案例,故 Carnival 這次的改款工程,筆者個人是相當期待的。
想想也詭異,Carnival 已經在這市場如此多年,在豪華 MPV 級距市場中的敵手仍寥寥無幾,硬要想出一輛莫過於還是以Toyota Sienna 為標的。而 Carnival 在改款前,就已經成功協助品牌於 1-11 月份締造了九千餘輛的優秀成果,小改款車型更是在發表後接獲近 450 張訂單,按照這般節奏來看,創造比去年更好的銷售成績是可以期待的。
回歸正題,以目前森那美起亞向原廠爭取到的三大車型編成來看,小改款 Carnival 目前接單的車型居然是以頂規Signature 為主要大中,可見消費者已經不再把品牌迷思放在首位,而是更聚焦在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夠不夠有吸引人,到底這輛已經突破兩百萬大關的大型正七座 MPV 進行小改款工程後,能不能就長期的銷售維持態勢?
當然,Carnival 作為一輛以空間、機能為首的大型 MPV,要就設計上能如同 EV6 等車叫為魔幻是絕對不可能的,但必須說以星圖 Star Map LED 設計語言所重新塑造的家族化車頭確實給人另外一種新穎感,功能性與辨識度兼具,一點也不顯笨重;此外,Signature 列為標配的 19 吋輪圈,造型也是仿照新世代電動車陣列所設計。
進入座艙的控制介面,預期內地驚喜感較少,主要歸因於本次改款聚焦在將最新世代的設計與配置納入其中,舉凡雙 12.3 吋曲面數位顯示介面、一鍵切換空調 / 影音面板、乃至於較為感性的水平設計線條,都與目前 Kia 的造車主流一致,當然,你也可以透過 Apple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等智慧型串連服務的連接,來使用最便利的數位服務。
相信會購買 Carnival 的族群,後座的整體空間配置、舒適性等遠比前座要來得重要,而本車所呈現出的模樣亦是如此,全車系均為七人座配置,我們也有向原廠詢問八人座導入國內市場的可能性,只能說目前原廠尚未開放。
Signature 車型所配置的透氣皮革座椅,整體乘坐感受也與過往無異,尤其第二排兩張獨立座椅佈局,可以極大化整體空間的寬敞性與舒適度,靠手動調機制也能快速調整至最適合自己的坐姿體態;而滑軌前後調整功能,自然地也能為第三排座椅創造出均衡的空間感受,就算長期乘坐也不會感到疲憊,甚至還有專屬的置物空間與 USB 插孔使用。總的來說,這組 2 / 2 / 3 的佈局,沒有誰會犧牲了誰,這就是 Carnival 何以如此熱賣的主因。
置物容積方面,Carnvial 在七座滿載的狀況,可提供 627 公升的基礎置物容積,這已經比大多輸七座滿載後的對手來得優秀;而透過第三排 6/4 分離傾倒機制,最大可擴增至 2,905 公升。
動力選項方面,本次所導入的 Carnival 全車系三編成皆搭載 2.2 升直列四缸柴油引擎,輔以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共構出194ps / 45kgm 峰值出力,雖說馬力歸因於法規緣故有調降,但超過 40kgm 的瞬間扭力輸出,對應這類超過兩噸重的大型MPV 確實非常適合,完全沒有任何拖泥帶水,很輕易就能達到心目中的速度。
當然,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柴油引擎所發出的低沈運轉聲還是能從車室內聽見,但這就是高扭力輸出體感背後所需要做的小小妥協,且整體噪音也不至於惱人,對此會在意的消費者,建議可以親自到展示中心預約試乘體驗。
與改款前一樣,Carnival 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基礎帶來依舊滿滿歐系感受的駕馭特性,就算尺寸大得嚇人,轉向手感依舊靈敏,且行經碎石路面所需要吸受餘震的對應能力出眾,以穩定、舒適等面向來看,Carnival 確實有達成任務。
當然,對於豪華質感有進一步追求的受眾,森那美起亞也提供名為 Premium Plus 的選配套件,要價 29 萬,可以獲得電動Ottoman頭等座椅、Bose環繞音響系統與雙獨立式天窗。
從市場面來看,Carnival 可以說是在滿坑滿谷傳統休旅的態勢下,所對照出的「清流」,尤其是這輛大型 MPV 不僅可以滿足家庭多人乘載的需求,甚至有很大佔比的銷售標的,都聚焦在企業端作為商務使用,加上 Kia 慣有的安全、輔助駕駛、以及動力系統滿配情況下,也難怪才剛開賣不到一個月,就能有超過 450 張訂單的優秀成績。
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去年第四季,Luxgen 兌現當初 n7 準備上市投放前的三大承諾「百萬內、七百公里續航、四輪傳動」中的長續航特色,推出 n7 LR 長里程陣列,並且針對截至目前為止的市場反饋,針對細節處予以強化,甚至連充電規格都從原來的 CCS1 改為CCS2,引起不少市場迴響。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當然,LR 陣列的起始售價也全數突破百萬門檻,舉我們這次試駕的五人亮點版車型,為 144.9 萬元,這波操作,到底是代表著先前購買的車主被狂割韭菜、還是在 CP 值仍高的範疇中,多了一款續航表現更加的選擇?
首先我們來談談設計,非常可惜我們所試駕的並非是多數同業媒體的星曜灰新色,該車身塗裝目前是 LR 版本的指定車色,標準版並沒有提供選購;此外,LR 的徽飾、以及樣式完全替換的槍灰色輪圈,都是新車型才有的差異。值得提及的是,本次充電規格為 Type2/CCS2,一款車雙充電規格,很是有趣。
內裝部分則維持與標準版相同的佈局,但官方宣稱內部有聽取消費者的反饋,針對質感等面向進行強化,諸如現代化的木紋飾板、以及能夠與駕駛模式、盲點偵測、後方車流警示、以及開門防撞警示等功能聯動的 64 色氣氛燈。此外,較多人會忽略的座椅部分,也是本次 LR 長程版本納入改變之處,頭枕面積增長藉此加強支撐性。
電池則是這次最大的更新重點,從過往的 57.7 度一口氣增幅至 82.7 度的電池組,同樣為磷酸鋰鐵電池,以 NEDC 的測試規範,最高可達到 711km,這次因為試駕行程緊湊,無機會進行實測電耗的企劃,故筆者選擇以車重增加所帶來的駕駛體感差異來進行體驗。
從標準車型不到兩噸位,到如今長里程車型突破兩噸位大關,超過三百公斤的基礎載重看似不大,但各位想想如果車輛處於五人滿載的情況,就會知道那差異之大,故官方說明懸吊彈簧與阻尼必須重新設定其實有其道理;若以動力相同的情況而言,LR 所產出的動力提速反應基本上是與標準版幾乎完全沒有差異,不疾不徐的動力供應,遊走國內各種路況都相當輕鬆寫意,非常好掌控。
而掌握輕易的特性也反映在這組懸吊身上,n7 本來就沒有所謂電動車一般傳統低重心的體感回饋,但整體協調度相當均衡,動態資訊也算是清晰,休旅本身看似大台,但相信開習慣小車的讀者,換到 n7 上,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就可以習慣車輛動態,整體回饋感也屬舒適,若標的是營業用車,絕對是很理想的選項。
總的來說,n7 LR 的進步之處縱使細微,但實際體驗下來卻是有感的,電池擴增、續航力得提升、甚至車內外的質感細節有進一步強化,約莫 15 萬的漲幅是否合理,就留給各位評斷;但必須說,LR 車型縱使是最入門的五人粹鍊版,起售價為119.9 萬,讓當初打著百萬區間帶能夠入手純電休旅的行銷宣傳手法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戰,相信會是讓欲入主的消費受眾多少會多出一些考慮的成本,而到底後續發酵的效果是否能合乎 Luxgen 當初的預期值,就需靜待今年的成果了。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在 Q8 e-tron 車系完成階段性任務進而全面退出國際市場後,Audi 急需一款能夠承繼其血脈,並且保留市場受眾的新作,而日前,品牌也終於將搭載全新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ic)模組化平台的 Q6 e-tron 導入國內。相較於 Q8 e-tron 多少有些實驗性質的產品,Q6 e-tron 面對這早已戰情激烈的豪華純電中型休旅市場,到底還能否有贏面?是我們這次參與試駕勢必得總結的重點。
歸因於 Audi 與 Porsche 目前同屬於集團框架下所運營,故這款 PPE 平台也是雙方利用集團共享之便,相互合作與共同研發的成果,而目前國內搭載該平台的車款總計有兩款,一為本次試駕的 Q6 e-tron,另一款則為先前為大家在墾丁體驗的 Macan EV,不過,兩者雖屬同一血脈,但基於兩者的消費受眾、車輛本身的屬性存有巨大差異,故在體驗的結果上也有所不同。
回到 Q6 e-tron 本身的設計面向來看,可以發現本車與 Q4 e-tron 有著不少共通點,以傳統 SUV 休旅車格為基礎,鑲嵌有許多一眼就可以認出是 Audi 的招牌表徵,諸如封閉式盾形水箱護罩便是其一,且 S line 運動版所標配的空力套件讓車頭保桿設計更具層次。直得一提的是,本次 Audi 同樣在頭燈上做文章,除了與 Macan EV 同樣採用分離式大燈設計,上方 LED 日行燈同步提供總計 8 種樣式選擇,且尾燈 OLED 也會隨之聯動變更。Q6 e-tron 具備長 4,771、寬 1,965、高 1,702mm 的車身尺碼設定,雖說車長比過往 Q8 e-tron 短,但 Q6 e-tron 卻比較寬、也比較低,從這項設定可以看出 Q6 e-tron 是完全重新設計的電動休旅,就空間塑造而言完全不會比 Q8 e-tron 遜色多少,從車側看去比例也很均衡,搭配本次試駕的 S line 運動版配置 21 吋輪圈,完整塞滿輪拱,比起 Q8 e-tron,視覺感更協調,也更舒適。
車尾就相當有 Audi 自身塑造休旅車的味道,除了方才提及的 OLED 貫穿式尾燈,從上方尾翼、擋風玻璃乃至於下保桿均同樣採用多層次堆疊的方式來呼應車頭,個人認為收尾方式甚至讓車尾比車頭好看。
進入座艙陳設,對個人而言最大的不同在於過往使用多時的 MMI 數位系統介面連同軟體全數改變,以兩大方塊模組來裝配總計三具螢幕,由左至右分別是 11.9 吋 OLED 數位儀錶、14.5 吋 OLED MMI 觸控螢幕、以及副駕專屬的 10.9 吋 MMI 觸控螢幕,除了介面設計完全更新,觸控的反應靈敏度與直覺性也有感進步,而副駕駛側前的螢幕,導入國內的三款車型全數列為標配,可提供導航、娛樂系統甚至是遊戲操作都可以進行自主操作,不過,官方提及智慧型裝置互聯的設定台數還是以一機為原則,無法螢幕獨立作業。
既然是作為中型休旅車的定位來塑造,Q6 e-tron 至關重要的特點相信就是空間機能了。首先,以第二排座椅的整體乘坐舒適性來看,明顯因為 PPE 平台的置入,大腿支撐性比過往的 Q8 e-tron 來得優秀不少,且膝部與頭部空間仍有一定餘裕,作為一部休旅車來說,算是有符合預期。置物容積部分,歸因於 PPE 是完全為了電動車進行研發的平台,故車前也有了質物空間,為 64L;後廂容積為526公升,並且透過傾倒機制,進一步擴充至 1,529L,整體表現中規中矩。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BMW總代理汎德特別打造這場難得的盛會,不僅展示了全新世代BMW X3的大膽設計與卓越性能,同時更邀請到揚名國際的金曲樂團落日飛車(Sunset Rollercoaster),以迷幻的爵士音樂風格詮釋BMW X3的率性與靈活,為現場嘉賓帶來耳目一新的精彩饗宴。活動中,更有劍舞藝術「世界冠軍」蔡宏毅(Titos Tsai)以自創劍舞與BMW X3 Car Show完美結合,透過流暢舞姿與精準劍法展現力與美,以深刻的台灣文化底蘊搭配全新世代BMW X3的車身線條與動態燈光,交織出動感與性能的視覺震撼,展現無畏探索精神。而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絕對是棒球金牌國手林家正現身活動,以自身對挑戰與突破的追求,與全新世代BMW X3共同展現出動人氣魄,為這場精彩活動注入更多動感與活力。率先登場的是來自台灣,國際知名金曲樂團落日飛車(Sunset Rollercoaster),以迷幻放克的音樂風格縈繞全場,散發獨特且浪漫的都市律動氣息,猶如全新世代BMW X3所象徵的靈活操控與無畏探索精神,將精緻設計與強悍性能完美融合。其中,《My Jinji》作為落日飛車經典之作,音符悠然流轉,宛如駕駛BMW X3穿越城市與自然的界線,伴隨著全景式玻璃車頂映射出的絕美風景,讓人沉浸於音樂與空間交織的自由感受之中。落日飛車表示,他們的音樂創作正如BMW X3一樣,將經典元素與與現代頂尖技術巧妙結合,每一首歌曲的旋律與節奏都經過精緻雕琢,體現出對細節與品質的不懈追求,與BMW致力於極致駕馭體驗的品牌精神不謀而合。現場更藉由BMW X3的精彩Car Show,搭配樂團精心演繹的曲目,完美展現出創意與品牌理念的深度交融,將靈感與視覺震撼推至巔峰,令觀眾大為驚豔!
同時,棒球金牌國手林家正以BMW車主與品牌好友的身分乘坐著最剽悍帥氣的BMW X3 M50 xDrive驚喜蒞臨現場,他以堅韌不拔的精神與卓越的運動表現成為台灣體壇的耀眼明星,他奮力一搏的態度與精準表現完美呼應和全新世代BMW X3相同無懈可擊的實力,他特別提到無論在台灣或美國,BMW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深刻感受到品牌對駕駛體驗的用心與細膩,無論是極致的操控性能,而或豪華舒適的內裝設計,都令人愛不釋手。林家正與全新世代BMW X3展現了運動精神與汽車科技的完美結合,也彰顯了他身為BMW車主對品牌的認同與熱愛。現場觀眾在這場深度對談中,見證了運動場與生活旅程之間如何因堅持與熱情而突破界限,開創屬於自己的無限可能。
透過落日飛車的迷人音樂、劍舞藝術家蔡宏毅老師的文化感染力與林家正的魅力,全新世代BMW X3完美融合並詮釋創新的精神,為車迷們帶來了超越想像的精彩視聽體驗,無論是台上的表現還是台下的熱情,都洋溢著活力與動感,每位現場觀眾都深切感受到BMW品牌的價值與駕馭激情,為整場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Panamera 對我個人來說,自第一世代開始都是一個非常違反常理的存在,當時直逼五米的車長加上當時以豪華舒適自居,怎麼樣都沒想到這居然是一輛可以在彎道靈活穿梭的龐然大物,試駕當下也不禁讚嘆 Porsche 工程師的精湛調校能力,以這種車身格局來比較的話,Panamera 的市場敵手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隨著時間過去,代號 G3 的 976 Panamera 正式邁入第三世代,就設計的鋪裝手法或許沒什麼驚艷感,但好的設計本來就無需太多改變,看看 718、911 不就是最典型的範例?
Porsche 算是少數車廠在很早期就把 Hybrid 油電概念挪用在性能、操駕的提升上,這也不是 Panamera 首次冠以 E-Hybrid 自居,而這次試駕的車型也是國內的所有編成選項中售價最昂貴的旗艦車型,動力持續沿用 4.0 升 V8 雙渦輪機種,單就內燃機的出力就有 519 hp / 77.5 kgm 水位,而這次被列為重點的馬達機組,可額外供應 190 hp / 45.8 kgm 峰值輸出,綜效出力來到 680 hp / 94.8 kgm。當然,也因為放置於車內的電池容量有 25.9 kWh,達到 PHEV 構成要件,可使用 J1772 AC 交流電為車輛充能,純電續航里程也來到約 50 km 左右。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有趣的是,Panamera 一如 911 T-Hybrid,將電機馬達直接與 8 速 PDK 雙離合器變速箱整合為一,將渦輪遲滯現象盡可能壓自最低,而總體輸出要推動 2,360 公斤不只是剛好而已,機體運轉品質不只一流,連帶火箭砲般的扭矩推背力道也能從跑車座椅後方真切感受,這是無論在何種模式下都能體感到的動力反應,相當暢快。
值得提及的是,本車搭載了 Porsche 最新世代的 Active Ride 高階主動式懸載系統,分別在四輪獨立的懸吊上,透過電動液壓幫浦輔助,快速且單獨地調整阻尼韌性,簡單來說,有了這項科技,自然也就無需防傾桿的存在;而 Active Ride 可透過 PSM 系統的畫面操作,分別針對上下車、主動過彎、舒適加速或煞車等三大功能進行開啟。
但 Active Ride 最強大之處在於比起過往的 PDCC,前者能夠反映的時間更佳即時,試駕當天刻意在山路上來回穿梭,Panamera 就是能給你穩如泰山,幾乎沒有側傾產生的回饋,這也是為何我會以操控魔術師來予以冠名的主因。當然,凡事總有代價,這套 Active Ride 主動式懸載系統,選配要價近 56 萬,但假如您選購了 E-Hybrid Panamera,筆者是強烈建議加選這項配備。
來聊聊主觀面向較強的設計吧!坦白說進入 G3 世代的 Panamera 整體改變幅度不大,主要是針對細節進行處理與再勾勒,如頭尾燈造型的俐落雕塑便是一例,不過,本次的試駕車額外花了約 33 萬選配 Sport Design 套件,包含前後保桿、側裙、甚至是水箱護罩設計都有所不同,基本上,看過這組套件上升,你很難再回去看普通版本的 Panamera 了。而全車內外的 Logo 徽飾,也因應本車 Turbo 的身分地位,裝配有專屬的灰色色調配件。
內裝設計一如預期般少了些驚喜,進入 G3 世代的 Panamera 也一如先前我們試駕過的 Macan EV 等車,整體佈局採家族式設計處理,本車也額外選配了副駕側螢幕介面來提供更多元的操作方式。
提供 18 向電動調整機制的前方兩張座椅,可針對腰、臀、腿等部位進行充氣式調整,另外加上已經要邁入炎夏必須的通風調整功能,基本上這兩張座椅完全挑不出缺點,坐姿不因本車的多功能性特徵而特別調高,低趴的姿態仍具有跑車的低陷體態。
後方則提供獨立雙座設定,以這類車型的目標受眾來看,空間感其實遠比當初看照片畫面時來得更寬闊,二人獨立乘坐的特性也能創造出更好的空間餘裕,加上本車選配有螢幕、舒適頭枕,縱使是以性能四門房車自居的 Panamera,在本車上也能有舒適的巡航體驗。
以目前的工業態勢來看,PHEV 這類車型先天要克服的考驗便是車重,但只要一天電池技術沒有獲得跳躍性的進步,這一特點就會持續存在,而 Panamera Turbo E-Hybrid 雖然已重達 2.4 噸位,但為期一天的體驗中卻鮮少會出現與「沈重」相關聯的體感,這或許是 Active Ride、後輪輔助轉向等系統加持的緣故,剩下的,就是你願不願意花上破千萬的預算,來購得這輛有一定程度實用機能的性能機器了!
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車主可選擇張貼3M™ 汽車隔熱紙「極透」「極黑」系列,除了能有效隔絕紅外線及紫外線的傷害,產品不含金屬不擋訊號,還能同時能滿足喜愛清晰視野或是重視隱私格調的多元選擇,成為車主為愛車挑選隔熱紙的最佳首選。3M隔熱膜系列產品,以創新科技及優異產品力深耕全球汽車市場,為杜絕近年來市面上來路不明的汽車隔熱紙,以3M品牌銷售混淆視聽,產品來源及施工品質參差不齊,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3M以一貫堅持追求優質產品及施工品質的雙重把關,與3M台灣汽車隔熱膜原廠授權經銷商 - 汎瑋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呼籲消費者,在選擇3M汽車隔熱紙同時,務必認明3M原廠授權施工商做安裝施工,施工完成後記得索取售後三聯單並登錄保固,特別提醒,為確保車主不受來源不明水貨混淆,即日起車主至3M原廠授權施工商安裝「3M™極黑汽車隔熱紙」,請認明新款黃色保證書三聯單,才能享有3M汽車隔熱紙原廠5年保固,若是由原車廠張貼則維持原版保證書三聯單。
3M 交通運輸與電子產品事業部行銷經理王玫晴表示:「3M汽車隔熱紙是市面上許多車廠及車主指定使用品牌,為保障所有張貼3M汽車隔熱紙的車主能享有最舒服的駕駛感受,同時擁有3M原廠最完善的產品品質及售後服務,請消費者在選購時務必認明「3M原廠授權施工商」,安裝後記得索取「保證書三聯單」,掌握兩大重點,就能享有原廠授權施工商的技師高品質流程安裝及原廠產品保固,讓車主安心選擇更有保障。」深受高階車主喜愛的3M™ 極透奈米仿生汽車隔熱紙,提供由淺至深多種色階選擇,安裝後保有車身玻璃通透度,透光率最高可達86%,以超過200層的光學膜作為基材,讓自然光能輕鬆透進車內,同時又能層層反射太陽光中的紅外線、有效阻隔99.9%有害紫外線,獨特的斜射隔熱增強技術,可針對太陽入射角度變化增強,特別是在最炎熱的正午時刻,太陽與前擋玻璃呈60度夾角時反射效果最強,總隔熱率可達到最高18%的強化效果,在車內無需擔心曬黑曬傷,同時兼具清晰不藍霧與隔絕眩光的視野清晰優勢,不論行駛於明亮道路,或夜間、雨天、停車場、隧道等較昏暗的環境,依然能提供安全且清晰的行車視野,為許多高階及喜愛戶外運動的車主打造頂級安全的駕駛視野。
3M™ 極黑奈米陶瓷汽車隔熱紙,全系列產品採高端奈米科技及獨特塗佈,最高可阻絕95%紅外線熱源及99.9%紫外線傷害,能有效隔絕窗外燥熱與有害光線,產品以多款色階打造不同格調黑色車體外觀,能讓車內乘客保有隱私,加上產品「極黑極清晰」特性,即使外觀酷黑仍能為駕駛人打造清晰的行車視野,是許多重視隱私及駕馭清晰度的國內外進口車主首選品牌。
3M汽車隔熱紙「極透」與「極黑」系列以不同產品特色提供車主自由搭配的最佳選擇,全系列產品屬非金屬材質,不影響行車期間電子通訊及GPS使用,還能隔絕眩光減少視線干擾,並提供原廠五年安心保固。3M守護車主健康同時提供最舒適涼爽的駕馭感受,年末將至3M汽車隔熱膜也貼心祭出優惠活動,即日起至2025/2/28日前,只要到3M汽車隔熱膜原廠授權施工商全車張貼「極透」與「極黑」系列隔熱紙(可混搭),並完成保卡登錄,即可抽市價36,900元的iPhone 16 Pro及市價14,500元Apple Watch,有汽車隔熱紙需求就趁現在,快與3M原廠授權施工商聯繫,享最完善服務還能再抽市值萬元好禮喔!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已好一段時間沒有新產品導入的Peugeot,在去年正式由尚騰汽車集團入主寶嘉聯合、並且重新整頓管理層後,日前終於替 2008 以及 408 兩款車型進行大規模的年式更新,最大重點在於全面 Hybrid 化,而且還開出降價幅度超出市場預期的前端建議售價,等同於正式宣告將品牌打入主流市場級距帶。
講回最重大的動力部分,雖說這次所謂 Hybrid 化,並非是傳統油電,而是歸屬 MHEV 輕油電複合動力的 48V 科技,不過,通常市場上所熟識的 48V,大多僅會針對引擎啟閉的效能進行加強,究竟尚騰選擇在這方面加強宣傳力道的原因為何?便是我們這次體驗的重點。根據原廠所提供的資訊,裝載在 2008 / 408 上的系統,被稱為 P2 Hybrid,換句話說,在 Stellantis 的分級界定下,油電共設有 5 個等級之分。P0 / P1 屬輕油電架構,但需要在燃油引擎完全作動下才能運轉,而 P3 / P4 簡單來說則可以實現較長里程的純電行駛能力。
而這次的主角 P2 Hybrid,則是在 48V MHEV 輕油電為一切的技術前提下,直接將電機系統設置在變速箱內,也因此,P2 Hybrid 車款可以達成單獨以電機驅動,並且進行純電行駛的狀態,這項技術不僅在機械架構本身不會過於複雜,省去高壓電、馬達等總成,也能完善降低成本。而與這組電機匹配的,是邁入第三世代的 PureTech 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本體與固網相同、均採取 1.2 升排量設定,輔以米勒循環、雙可變汽門正時、可變幾何渦輪、甚至鏈條也換成靜音新式材質,加總起來,可換得 136hp / 23.5kgm 的總效輸出。
此外,使用多時的八速手自排變速箱,這次連同動力世代更迭同步換上 eDCS6 六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這組變速箱是 Stellantis 專為 P2 Hybrid 的特殊架構所研發,如同前述,可整合電機、TCU 變速箱中央控制單元與逆變器,設置於內的 48V 電機可額外提供 21hp / 5.2kgm 的輸出,電池組則為 897.9Wh。
在分享試駕心得前,我們先來聊聊純電行駛能力,雖說這組科技標榜能夠純電行駛,但實際上,車輛本身是不提供任何 EV 純電行駛功能切換,車輛到底能否以純電狀態下驅動,全依靠自動化能源管理系統來進行判斷;但大致上,車輛都是在緩行、起步、排隊以及低速停車時能夠切換為純電行駛,四種狀態都是以較低速為前提。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以這次不到一天的試駕情況為例,我們在台北各種路況上不斷遊走,尤其是市區路段,車輛會盡可能以純電狀態來行駛,雖然不若那些傳統日系油電車,但實際體感上比起市面上的 48V 仍好上不少。值得一提的是,也因為油電系統的進駐,2008 油耗水準也從過往的 17km/L 一口氣進步到 21.5km/L。至於動力的輸出體感方面,坦白說因為數據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故較為線性、輕柔的動力供給,自然是筆者可以預期的結果;較為有感的,反而是這具雙離合器變速箱的換擋邏輯比想像中順暢且合理,在過往,車輛尤其是靜止加速時,變速箱需要等待 1 – 2 秒的時間才會反應,相反地,這具 eDCS6 的動力傳遞順暢無比,並且提供合適的換檔回饋感受。
另一方面,原以為這組 Hybrid 動力的頻繁油、電切換多少會有所感覺,但除了變速箱的助力,電動馬達切換時的引擎抖動幾乎無感,除非是在靜止狀態,否則在正常情況行駛下,你幾乎不會感受到任何頓挫感,相當有高級車的氛圍。
充滿法式韻味的獨樹設計與工藝,Peugeot 2008 / 408 從過往被認為是市場中少數的特種產品,如今歸因於價格的大幅下探,等同於要正式與級距市場對手競爭,尤其 2008 作為一輛休旅車種,在調整價格編成後,實力已經可以對標 Volkswagen T-Roc、甚或是 Mazda CX-30 等車,到底 2008 在尚騰集團的操刀下會有何表現,令人期待。
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知名車泊網紅【老婆大人】夫妻檔在自媒體平台發文,如果中華隊12強奪冠,就購買CMC中華汽車11/19火熱推出的全新車型J SPACE來慶賀並啟動一波他們最新的車泊計畫,瘋狂愛中華隊的程度,遠超過團購雞排與珍奶。這台新車型甫上市就因為車室的寬敞大空間、平整的底板,以及亮眼的雙色,引發車泊族的高度關注。中華隊在外界不看好的情勢下逆勢奪冠,全台陷入瘋狂。老婆大人興奮的依照當初的許願文,毫不遲疑的到CMC的展示中心訂車,粉絲也紛紛敲碗老婆大人未來的車泊計畫,也讓車泊界高度期待老婆大人這個重量級的開箱。
新世代 J SPACE 廂車,不僅具備同級最強勁的107 PS動力及8速自排變速箱的優異性能,並擁有寬敞且多元運用變化的內部空間,另搭載讓市場震撼與乘用車同等級的Level 2 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充份滿足新世代消費者的駕駛需求。
為滿足車泊族與眾不同的偏好,新世代J SPACE 廂車推出Two-Tone車色,除原廠推出麻糬灰與奶蓋綠2種車色外,搭配經銷商9種時下潮流個性雙色噴塗,一字排開共有奶油黃、燕麥奶、夜幕綠、花崗石灰、軍裝灰、蒼野綠、冰那堤、高山藍、乾燥玫瑰等9色選擇,車頂更可依據個人喜好,選擇「奶蓋白頂」(18,500元)或「夜暮黑芎頂」(28,500元)自由搭配,雙色混搭,18種顏色隨選隨配,多彩風格更能彰顯車主獨有個性,讓車主不論開到哪都能成為矚目的焦點。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Hyundai汽車全新世代中型休旅「The All-New MUFASA」於今日展開預接,以「前衛設計x超格空間×豪華配備」三大優勢搶佔百萬元內SUV級距,瞄準年輕小家庭與講求實用配備的消費者族群,展現品牌在新興市場的產品佈局與設計實力。The All-New MUFASA為Hyundai汽車專為亞太市場量身打造的戰略休旅,承襲品牌最新一代「Sensuous Sportiness」設計語彙,融合大膽的車身輪廓、科技導向的座艙以及高機能空間,以$89萬元起預售價填補現行產品線百萬內中型SUV的空缺。
全球設計網絡整合 打造在地化高適應性產品The All-New MUFASA的開發由Hyundai汽車全球設計網絡主導,以韓國Namyang Design Center為核心,聯合歐洲、美國、印度、中國與日本等地設計團隊協力開發。透過在地市場趨勢與生活習慣分析,制定出最符合區域需求的車型策略,並結合Hyundai汽車全球化的零件供應鏈與模組化平台技術,實現產品設計、成本控制與品質的完美平衡。
面對亞太地區中型SUV級距市場持續成長,消費者不再僅追求價格,而更重視空間表現、科技配備與整體價值。The All-New MUFASA正是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誕生,以更親民的價格提供超越期待的產品體驗,成為新世代家庭購車的理性首選。The All-New MUFASA不僅是品牌全球產品布局中的關鍵一環,更是展現其設計全球化、策略在地化實力的代表作。未來,Hyundai汽車也將持續推出符合各地用戶需求的產品,深化市場滲透率,並透過新世代設計語彙與科技體驗,持續引領亞太消費市場的風潮。與Tucson L相同N3底盤平台 空間與駕乘表現雙優化The All-New MUFASA定位為正統C-SUV中型休旅級距,透過更長的軸距設計,提供寬敞舒適的後座空間,並擁有同級最大524L行李廂容積。其採用與Tucson L相同的第三代N3 Platform中大型休旅底盤平台,具備高剛性結構與成熟的懸吊調校,搭載2.0升自然進氣引擎與六速自排系統,提供穩定、順暢且經濟的駕駛體驗,同時滿足休旅車多人乘載的動力需求。
全車標配SVM環景影像、BVM盲區輔助 樹立中型SUV新標竿不同於多數入門SUV「價格親民、配備陽春」的市場印象,The All-New MUFASA在配備上展現品牌罕見的誠意與突破。車內搭載12.3吋數位儀錶與中控雙聯屏,整合資訊顯示與多媒體娛樂功能,並且全車系標配SVM 環景影像與BVM 盲區影像輔助系統,兼具直覺操作性與科技質感。空調系統保留實體按鍵設計,即便行駛中也能輕鬆操作,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座艙整體以EV化科技氛圍為核心,採用海灣式中控台,營造開闊駕駛視野與高度空間利用性。此外,MUFASA高階車款配備全景天窗與電動尾門,完整對應現代家庭對便利性與舒適感的雙重期待,在同級對手中展現壓倒性優勢。外觀設計則承襲Hyundai汽車家族設計語彙「Sensuous Sportiness」,延伸出「Parametric Jewelry」的鑽石幾何語彙,打造出極具辨識度的車身輪廓。車頭的直列式LED頭燈與車側的迴力鏢型折線相互呼應,結合尾部LED星環尾燈,整體造型充滿動感與未來感,精準呼應年輕世代對科技與個性化設計的期待。The All-New MUFASA自即日起啟動預售,提供GLA、GLB與GLC三種等級選擇,預售價分別為$89萬元、$92萬元與$96萬元,滿足不同預算與配備需求的消費者。本周末起,The All-New MUFASA將全面進駐全台Hyundai展示中心,誠摯邀請消費者親臨鑑賞這款融合空間、科技與設計於一體的超規格中型SUV,親身感受Hyundai汽車不斷進化的品牌實力。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以歐系豪華列強來看,BMW 可以說是眾多競爭對手當中,面對電氣化的巨大浪潮、以及民用車使用習慣改變所造成的級距編成變化等,適應地最為從容的品牌。但不要誤會,這相當不簡單,只是以當下態勢而言,管理層目前的每一步決策都成功協助品牌帶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不僅電動車銷量節節攀升,甚至在油車方面,也戮力盡量予以保留,透過各式 Hybrid 油電科技化,來盡可能讓消費受眾享受到內燃機的美好。而正當主力對手都漸漸要放棄入門級距產品的研發與推陳出新時,BMW 卻以更積極、用心的態度來持續強化產品線,也正因為這般理念,旗下 1 系列才有了如今 F70 世代的誕生,雖說前個世代一樣,均採用 UKL2 平台為基礎所延伸而來,但原廠畢竟還是以全新的代號來為本車立定了大改款的世代更替,究竟整體產品力能否對應其 155 起的建議售價,理所當然也成為我們初次接觸本車的主要目的。
時光回朔到 2004 年,BMW 以市場相當少見的後驅平台打造出 1 系列,歷經整整三個世代演變,全球累積銷售已經超過了 300 萬台,雖說 F40 1 系列的整體壽命不長,但個人認為,這次在短時間內進行大改款工程,是為了慶祝本車系 20 週年的誕生。而總代理汎德所導入的編成並沒有因為市場需求趨緩而有所打折,攤開清單一看其實相當完整,包括要價 155 萬的入門120 Sport、本次試駕主要對象要價 183 萬的 120 M Sport、以及位居旗艦且較為強調性能的 M135 xDrive 車型,售價 268 萬元。
回歸產品,在過去,BMW 也是「家族化造車」理念的主要成員之一,每一款新車彼此之間的差異性微乎其微,雖說整體設計產製成本得以降低,但辨識度自然也就不高,但在 Neue Klasse 純電概念車推出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諸如這次F70 世代 1 系列就是如此,包括不規則的頭燈輪廓、內嵌的 LED 導光條設計、甚或是那招牌雙腎型水箱護罩,造型都與過往的每一輛 BMW 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當然,隨著世代更迭,1 系列的車身尺碼設計也隨之放大,但 2,670mm 軸距設定維持不變,盡可能在空間極大化的前提下,維持一輛中小型掀背車該有的緊湊尺寸,搭配 18 吋的輪胎尺碼,個人認為視覺上恰到好處。
車尾則與過往 F40 一樣,維持一輛掀背車該有的豐滿體態,而尾燈的內建 LED 倒光條也刻意以 1 作為線條拉伸的主軸,搭配下方 M Sport 套件的加持,簡直省去了熱血車迷買來還要自改的煩惱。值得一提的是,從 1 系列開始,BMW 旗下車款將不會再針對內燃機車型以 i 冠名,諸如這次的 120,便是去除了此字母,以便與往後的電動車陣列有更明顯的劃分,為此,品牌也刻意把數字的字首 1 進行放大強調。
萬萬沒想到車室座艙也變成個人認為這次 1 系列改款讓人感到驚喜之處,中控臺的線條堆疊簡約俐落、堆疊分明,與主要對手那硬是要花俏的凌亂視覺形成強烈對比。M Sport 套件所加入了 M 三色縫線設計也確實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不過,品牌還是以 10.25 吋數位儀錶與 10.7 吋中央觸控娛樂系統作為主軸,且內建 OS 9 作業系統是協同 Google Android 開發,在操作上也已經不用像過往需要大量學習時間來習慣,操作相當流暢直覺。此外,本次 1 系列也帶來了環艙氣氛燈,用點陣式的處理設法在飾板上尋求質感提升,燈色也提供總計 15 種選擇。
座椅方面,120 M Sport 標配 Veganza 透氣皮質跑車座椅,以較為深邃成熟的棕色鋪陳,算是在包覆支撐性與舒適性上取得一個恰好的平衡,但如果你真的想要追求更進階的駕馭體感,或許 M135 xDrive 的 M 跑車座椅會更適合。
由於 F70 與 F40 同屬一個架構所堆疊出的產品,故後座空間、傾斜度、機能性並沒有太大差異,以筆者 177 公分的身高在後座仍有餘裕,出遠門基本上無太大問題。置物空間方面,則因為 120 所搭載的動力總成,多了 48V 複合動力電池緣故,故容積上為 300 公升,可透過 2 / 4 / 2 分離傾倒形式進行擴增,最大可調整至 1,135 公升。
120 M Sport 所搭載的引擎為代號 B38 的 1.5 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機體,並且以 48V MHEV 輕油電複合動力作為輔助,除了具備 156hp / 240Nm 基礎出力,馬達也能額外給予 20hp 的提速輔助,百公里加速設定在 7.8 秒達成。
從這般數據來看,或許你會覺得很難跟所謂性能、鋼砲沾上邊,但由於筆者也是三缸渦輪掀背車的長期使用者,120 M Sport 的三缸機體不愧是有 BMW 的調校底蘊,撇開市區日常生活的順暢移動體驗不說,將場景切換至山路,Steptronic 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動力傳遞相當直接,當下需要較即時的動力供給,這輛機體也還是能滿足需求,整體動力傳遞過程直接無礙,並沒有所謂外傳三缸機體的動能供應不足情況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試駕車所搭載的為標準型懸吊,多連桿的設定機制並沒有 M 跑車化懸吊激進,但以本車底盤許多零件由鋁合金製成、前軸重量減輕 3 公斤、以及前軸後傾角加大等先天條件來試駕本車,120 M Sport 確實保有了品牌過往在武鬥面向的轉向靈活度與底盤穩定性,路面訊息傳遞依舊清晰,轉向精準性也依舊不含糊,偶而要來上一段熱血的自駕旅程,絕對沒有問題。不過若你還是覺得不夠,品牌也開放 120 M Sport 的標準型懸吊直接免費更換成 M 跑車化式樣。
仔細一看,你會發現 F70 世代 1 系列在產品的設置上已經完全褪去入門的屬性,BMW 的決策方向顯然是認為既然此級距目前非屬主流,倒不如朝更精緻、豪華的方向來堆疊,讓這群受眾能夠享有與老大哥們幾乎無異的體驗,尤其科技配備的堆疊上就 120 M Sport 來看就已屬滿配,以此而論,要買到一輛真正完整且品牌還願意投注心力持續改良的豪華掀背鋼砲,BMW 1 系列絕對是珍稀中的珍稀了。
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於今日正式發表2025年式SIENNA,延續旗艦版與鉑金版雙車型設定,並針對車載科技與內裝質感進行升級,全車系標配 12.3 吋觸控式影音主機並新增雲河灰車色。鉑金版更導入全新黑色內裝與黑米雙色內裝供車主選擇,以展現個人化風格。SIENNA自上市以來,以其動感外觀、奢華內裝、全方位安全防護及高效油電系統,深受市場肯定,全新SIENNA的推出,為台灣MPV市場注入活力,將重新定義豪華家庭用車的標準。SIENNA以兼具舒適性與科技感的大器精品質感為訴求。為回應消費者對車載影音娛樂系統升級的期待,全車系標配12.3吋觸控式影音主機,帶來更直覺流暢的操作,並讓駕駛與乘客享受更豐富的娛樂體驗。此外,本次全車USB插座同步升級Type-C連接埠,以增強數位裝置的連接便利性。其餘便利配備亦包括四區S-Flow恆溫空調、足踢感應式電動側滑門/尾門及1,500瓦電源供應器(附雙AC120V插座)。
SIENNA 旗艦版標配質感灰色內裝,營造沉穩內斂的車室氛圍,鉑金版則提供2種內裝色選擇,除了低調奢華黑色內裝,更增添全新黑米雙色內裝,以深邃黑色為主調搭配溫潤米色,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品味。在座椅舒適度方面,全車系標配雙前座電動調整與加熱功能、後座超長座椅滑軌,讓每一位乘客皆可享受舒適的車內環境;鉑金版更配備雙前座通風座椅、駕駛座記憶功能與後座Ottoman腳靠,進一步提升乘坐體驗。
SIENNA 搭載第四代Self-Charging Hybrid系統,綜效馬力達 247 匹,並可實現 18.7 km/L 的優異油耗(旗艦版) 。另外,TNGA底盤架構低重心設計搭配高性能懸吊,提供卓越的操控穩定性與乘坐舒適性,讓消費者可享受隨心馳騁的駕馭樂趣。SIENNA搭載最高35項主被動安全配備,全車系標配 TOYOTA Safety Sense 2.0(TSS 2.0)智動駕駛輔助系統,包含全速域 ACC 主動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LTA 車道循跡輔助系統、PCS預警式防護系統等,而被動安全部分,搭載10 具 SRS 氣囊,其中包含駕駛座膝部SRS氣囊、前座乘客防潛滑SRS氣囊及後座車側SRS氣囊等,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
SIENNA 建議售價(新台幣) | 旗艦版 | 鉑金版 |
238萬 | 295萬 |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SWIFT 自 2005年在台上市以來,憑藉卓越的駕馭性能與獨特的設計風格,在全球市場廣受好評,並榮獲多項國際大獎。如今,第四代 SWIFT 於 2024年正式登陸台灣,再次以進化的科技與設計,帶來更卓越的駕駛體驗。
SWIFT 作為 SUZUKI 首款全球戰略車型,以緊湊的外型、圓潤的車身線條及優異的操控表現,迅速擄獲年輕族群的心。搭載 1.5L 直列四缸引擎,提供四速自排與五速手排變速箱,是都市駕駛的理想選擇,並獲得 「2005-2006 日本年度風雲車特別獎『Most Fun』」 及 「2006 年 RJC 年度風雲車大獎」 等殊榮。第二代 SWIFT(2011-2017)——動感升級,操控精進
在保留經典輪廓的同時,第二代 SWIFT 透過擴展軸距與胎面,提升直線穩定性與轉彎性能。全新輕量化高剛性平台搭配 1.2L K12B 引擎,並配備 VVT 進排氣系統及 CVT 變速箱,兼顧性能與燃油效率。安全方面導入 ESP 電子車身穩定系統,成為同級車標竿,並榮獲 「2011 年 RJC 年度風雲車大獎」。
第三代 SWIFT 採用 HEARTECT 輕量化平台,提升車身剛性與燃油效率,並導入 Mild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兼顧環保與駕馭樂趣。動力選項包含 1.0L BoosterJet 渦輪引擎 及 1.2L DualJet 自然進氣引擎,內裝則配備 觸控螢幕與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等科技功能,成功入選 「2018 World Urban Car」 三強,並榮獲 「2018 年 RJC 年度風雲車大獎」。
2024 年,全新 第四代 SWIFT 在台上市,延續運動化設計,並進一步強化 空氣力學效率。車內配備 全數位儀錶板 及 ACC 主動式巡航與車道偏移輔助 等駕駛輔助科技,提供更智能、安全的駕駛體驗。動力方面,採用輕油電混合系統,展現 SUZUKI 在節能環保上的努力,迎合台灣市場日益增長的環保需求。SWIFT在台20周年特展,將歷代SWIFT一起登台展出,邀您一起欣賞SWIFT 20年的經典魅力。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活動資訊:
史上第一台Volkswagen Golf 自1974年3月29日誕生以來,始終是該領域的標竿之作。回首過往,它不僅定義了現代掀背車市場,更持續以創新科技與卓越操控為全球車迷帶來無數駕馭樂趣。去年適逢50週年,Volkswagen在全球舉辦盛大慶祝活動,與無數Golf愛好者共同回顧這款經典車型的傳奇旅程。2024年Golf突破在台銷售紀錄,寫下暢銷近3,000輛傲人成績單及市占高達20%優異表現,穩坐中型掀背車銷售冠軍,證明屹立不搖王者地位,今年,眾所期盼的第八代改款車型 Golf也將於台灣市場正式推出。台灣福斯汽車總裁 Steffen Knapp 表示:「Golf作為Volkswagen品牌的核心車款,自推出以來一直深受全球消費者的喜愛。超過五十個年頭,以其卓越的操控性、創新的科技與標誌性的設計,成為市場的永恆標竿。最新世代改款車型 Golf即將在台展開預售,很榮幸能與消費者進一步體驗經典車型歷久彌新的魅力。」
Golf於1974年首次問世,至今已歷經八代演進,全球累積交付超過3,700萬輛,成為史上最暢銷的掀背車之一。無論是第一代Golf開創前輪驅動掀背車的潮流、到第三代的首配前座安全氣囊及六缸引擎,第四代設計出成為 Volkswagen 日後標誌特色的 C 柱外觀及雙離合器變速箱,第六代奪下2009 年度風雲車,至第七代新世代 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和 Front Assist 車前碰撞預警系統等,還是第八代搭載數位座艙與創新駕駛輔助系統,每一代車型都在汽車工業史上留下深遠影響。去年,Volkswagen在全球各地舉辦50週年慶祝活動,不僅回顧Golf的輝煌歷史,更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邁入第51個年頭,Golf依然是Volkswagen的技術與設計革新象徵。直至最新世代車款不僅延續傳奇掀背車身形,更在數位科技與智能駕駛輔助等層面全面升級,滿足現代駕駛者對於性能、舒適與科技的多重需求。台灣福斯汽車也搶先預告,今年引進第八代改款車型 Golf並且即將展開預售,使台灣消費者能親身感受這款雋永車型的進化魅力,敬請密切關注 Golf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Copyright © 2025 Storm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Version: 20250519-08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