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再度升溫的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官方與多家外媒於5月7日宣稱,該國使用中國製造的殲-10CE戰機,在空戰中擊落多架印度空軍主力戰機,包括法國生產的飆風(Rafale)戰機。儘管該消息早已在中國大陸網上引發熱議,中央電視台直到10天後的5月17日,才首度以官方媒體身分證實這項戰果。
央視軍事節目《軍情時間到》指出,殲-10CE戰機在實戰中成功擊落敵軍飛機,且自身零損傷,這一突破性紀錄迅速吸引全球軍事觀察家與網友關注。報導雖未直接說明空戰發生時間與具體地點,但明顯暗示即是近日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的空中交火事件。
巴基斯坦宣稱共擊落五架印軍軍機,包括三架飆風、蘇-30MKI與米格-29各一架;路透社援引美方官員說法也指出,中方提供的殲-10戰機至少擊落了兩架印度飛機。

衝突擴大,中方武器實力浮上檯面
這場由克什米爾恐怖攻擊引爆的軍事衝突,使印巴雙方共動員超過百架戰機。印度對巴基斯坦採取空襲行動後,巴方迅速反擊並聲稱在空中格鬥中取得優勢。根據報導,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當天在國會發言時證實,此次擊落任務是由中國殲-10CE戰機執行。
這次交戰也使得殲-10CE成為中國出口型戰機首次在實戰中獲得戰果的重要象徵。過去外界對中國戰機性能存疑,如今藉由巴基斯坦的戰場表現讓情勢出現重大轉變。

不過,印度方面對此則表示異議。雖然駁斥了巴基斯坦的說法,但也未全面否認,僅承認有三架軍機在行動中墜毀。這一反應讓外界更好奇,實際的戰損與勝負究竟如何。
殲-10CE性能曝光,具備多項空戰優勢
根據公開資訊,殲-10CE屬於中國航空工業研製的單發多用途戰機,擁有全天候作戰能力與空中受油功能,並能執行空優作戰與對地打擊任務。其配備的先進航電系統,包含有源相控陣雷達與高性能飛控系統,在中遠距離空戰中展現不俗的探測與打擊表現。
軍事評論員張學鋒指出,殲-10CE具有優秀的氣動設計與高機動性,採用了鴨式佈局與低可偵測設計。例如蚌式進氣口、雷達傾斜安裝、座艙鍍膜等技術皆有助於降低雷達截面積,大幅增強戰場生存力。
此外,殲-10CE所搭載的導彈性能也日益成熟,可實現先敵發現、先敵鎖定與先敵打擊的戰術目標,使其在多目標空戰環境中具備先天優勢。

中共軍售國際競爭力提升,美俄關注
此次印巴衝突的戰果一經央視公開報導,便引發國際軍武市場的高度關注。中國首次以自研外銷戰機在實戰中證明其性能,勢必在全球軍購領域產生連鎖效應。
專家指出,這場衝突所帶來的不僅是地緣政治變化,也象徵中國軍工實力已進入實戰驗證階段,對傳統軍售強國如美國與俄羅斯構成壓力。未來在中東、南亞、非洲等市場,殲-10CE等中製戰機有可能挑戰既有格局。
專家分析,對台灣與美國而言,這也顯示中國軍武技術正快速現代化。面對區域軍事不對稱風險,如何加強軍事合作與技術一體化,將成為未來策略重點。
(相關報導:
殲10C擊落飆風戰機,惡搞神曲「破飛機」暴紅!印巴口水戰鬧到聯合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