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惹通膨、減稅增赤字,川普政策惹禍?美財長說清楚講明白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出面為川普政策辯護。(資料照,美聯社)

面對外界對川普政府最新關稅政策可能推升通膨的質疑,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8日出面緩頰,強調物價上漲的風險屬「最壞情況」假設,並援引與沃爾瑪(Walmart)執行長董明倫(Doug McMillon)會談內容,稱該零售巨擘將自行吸收部分成本,不致對消費者產生重大衝擊。

貝森特當天接受CNN《國情諮文》(State of the Union)專訪時,對於評級機構穆迪(Moody's)日前下調美國政府債信評等的決定表示質疑。他指出,這項評等變動是「滯後指標」,因金融市場早已消化聯邦政府高達36兆美元的債務成本。他直言:「我不太相信穆迪的調降評級。」

沃爾瑪警示價格上漲,貝森特稱屬依法提出最壞預測

針對外界關注關稅是否將推升民生物價,貝森特表示,他17日與沃爾瑪執行長進行通話,雙方討論潛在通膨影響。他指出,沃爾瑪之所以在15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警示價格上漲,是基於法規所要求的「最壞情境揭露義務」,不代表實際結果將如此嚴重。

不過,沃爾瑪高層上周則透露,自4月底以來,部分商品價格已出現調漲,且近幾周速度加快。財務長雷尼(John David Rainey)坦言:「我們致力於維持低價,但不論我們或任何零售商,都有吸收成本的極限。」

貝森特則強調,在通膨議題上,更應關注油價走勢。他指出,美國汽車協會(AAA)數據顯示,當前汽油平均價格為每加侖3.18美元,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他強調:「這對像沃爾瑪這類企業的顧客來說更具意義。」

在貿易與經濟政策方面,貝森特為美國總統川普的談判手法辯護,稱其刻意營造不確定性的作法,實為「戰略性談判工具」。他表示:「如果我們讓對方感到過於安穩,他們就會在談判中占我們便宜。」

目前,美國正針對40個主要貿易夥伴進行關稅談判,目標是在7月前重新調整關稅稅率。上週,美方已與中國達成共識,將原先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暫時下修至30%,作為未來90天內展開實質談判的前提。

隨著GDP成長,可望降低債務相對於經濟總體比重

儘管政府展現談判誠意,但市場仍存高度不確定性。貝森特坦言,對小企業而言,先前對中國實施的高關稅依然影響其經營信心與未來支出規劃。

在財政政策方面,貝森特堅稱,赤字將隨經濟成長而自然緩解。他表示,儘管川普政府的稅改將在未來10年內新增約3.3兆美元赤字,但隨著GDP成長,可望降低債務相對於經濟總體的比重。

根據「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數據,川普目前主推的稅改措施,僅在2027年就可能額外增加60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

儘管川普在2018年首度推動減稅時曾承諾經濟將以年均3%以上速度成長,但大多數獨立經濟學者對此仍持保留看法,認為此一成長率難以持續達成。疫情前的短期成長固然可觀,但相較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原先預估,仍對長期財政造成實質負擔。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