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兩日急升9%!富邦金、國泰金股價慘跌,金融股還能存股嗎?專家曝3關鍵

新台幣兩日內從32.15急升至29.5附近,升值幅度高達9%,創下多年罕見紀錄。(資料照/蔡親傑攝)

編按:新台幣近日暴力升值,引發市場劇烈震盪。短短兩個交易日內急升逾9%,創下數十年來最大單週升幅,富邦金、國泰金等金控股首當其衝,股價重挫超過7%。面對匯率風險與市場信心動搖,投資人該如何看待金融股?是短線錯殺還是本質警訊?本文帶你深入解析。

台幣兩日急升引爆金融股下跌,富邦金受重挫。匯率風險引發市場恐慌,長線投資人不必過度驚慌,短線則應審慎觀察反彈與資本體質。

富邦金、國泰金5日股價重挫,市場氣氛瞬間轉為緊張。起因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匯率風暴:新台幣兩日內從32.15急升至29.5附近,升值幅度高達9%,創下多年罕見紀錄。

這到底是短期情緒反應,還是深層結構性壓力的浮現?更關鍵的是,面對這樣的變局,投資人是否應該調整金融股持有部位?

一、國外曝險高,匯率變動引爆獲利壓力

以富邦人壽為例,截至2024年底,其總投資資產達5.176兆元,其中國外資產佔比為66.6%,主要集中於美元計價的債券與股票。

當台幣急升,這些資產雖尚未出售,卻在帳面價值換算上立刻下滑。這會導致淨值減少,資本適足比下降,進而影響市場對其財務穩健程度的判斷。

雖然富邦與其他壽險金控都有進行部分避險操作,但避險無法做到百分百覆蓋,加上升值來得又快又猛,自然難免短線受挫。

二、9%升值有多罕見?

這次新台幣在兩個交易日內升值9%,不只是匯率上的劇烈波動,更近似一次資產價格被市場重新定價的風暴。這種幅度的急升,即使回顧近30年歷史,都極為罕見。

根據資料: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新台幣日內升幅最大也僅約2.5%;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美元流動性短缺時),新台幣也曾劇烈貶值,但雙日變動幅度從未突破7%;此次兩日升值幅度超過9%,已創下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極罕見的紀錄。

更關鍵的是,這並非「利多刺激」導致的強升,而是在貿易政策不確定、美元資產信心鬆動的情境下發生。市場無法確認背後資金動能來自哪裡、是否持續,導致金融股與外幣曝險資產成為首波反應目標。

三、情緒會過去,趨勢才需警戒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次新台幣出現劇烈升值,但回顧近年資料,自2021年以來,新台幣多數時間其實穩定在29~32元區間內震盪,匯率整體仍呈現相對穩定狀態。

對於採取「定期定額或股息再投資策略」的長期投資人來說,其實不需因短期匯損而驚慌。以2~3年的時間維度來看,匯率通常會回歸合理區間,短線帳面波動最終都會被時間沖淡。只要選擇的是資本穩健、配息穩定的金控,仍具長期持有價值。

但對於短線操作的投資人來說,這波急升不只是帳面損益問題,更牽動市場籌碼、資金流向與信心結構如果這波升值是一次性反應,後續匯率回穩,自然會有技術性反彈與價格修復空間;但若反映的是熱錢轉向、美元信心鬆動等結構性變化,那麼部分外幣曝險過高的金融股,將進一步面臨市場資本重新定價的壓力。

在這樣的情境下,投資人不妨反向思考:這波下跌,是短期錯殺,還是反映公司本質體質的警訊?

若答案是前者,反而可能孕育機會。此時可關注:跌幅深但資本穩健者,如配息紀律良好的老牌金控;高股息殖利率標的,若短期被過度拋售而導致殖利率升至7%以上,反而提供不錯的進場區間。

若擔心匯率波動過大,又想投資金融股的投資人,可留意外幣資產佔比相對低的銀行與證券型金控,如凱基金(2883)、永豐金(2890)等,其對台幣劇烈升值的直接曝險相對較小,具抗波動優勢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玩股網,(原標題:台幣兩日急升8%!富邦金、國泰金重挫,存股族這次該擔心嗎?) (相關報導: 台幣升值對誰有利?金融股慘跌,這「5大族群」卻狂升飆漲停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