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駐韓美軍宣稱「韓國就是中國門口的航空母艦」!韓媒擔憂「台灣有事、韓國也有事」,要求總統候選人拿出對策

美軍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CVN 70)抵達珍珠港,準備參加2024年環太平洋演習(RIMPAC)。(美國海軍官網)

駐韓美軍司令布倫森(Xavier Brunson)15日美國陸軍研討會發表演說,他除了呼籲與會者重新思考陸軍在亞太區域的重要性,更將朝鮮半島形容成「靠近中國的航空母艦」,這番言論引來韓媒關注。《朝鮮日報》社論要求總統候選人對美中台關係更積極應對與表態,並且點名民調領先的李在明「難道這種時候也要跟美國說謝謝嗎」?

身為陸軍四星上將的布倫森15日在夏威夷的主題演說中,將朝鮮半島在印太區域的戰略位置比喻成「中國附近的航空母艦」。他對與會者表示:「當我查看地圖時,立即引起我注意的是朝鮮半島的位置,它位於亞洲大陸,擁有相當規模的美軍駐紮,處於第一島鏈之內,並且是距離北京最近的盟軍存在。」

在研討會上就韓國表示:「韓國就像漂浮在日本和中國大陸之間的島嶼或固定的航空母艦」、「從衛星影像上看,夜晚的南韓就像一座島嶼,或是漂浮在日本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航空母艦。」關於駐韓美軍,布倫森則說:「我們的重點不是擊退北韓,而是區域內的行動,這是更大戰略的一個小部分。」

《星條旗報》指出,目前約有28500名美軍駐紮在南韓,多數位於​首爾以南的平澤漢弗萊斯營。雖然駐韓美軍的主要任務是防禦南韓不受北韓的威脅與攻擊,但駐韓司令部顯然也對威懾中國扮演一定的角色。美國2017年在韓國部署價值8億美元的薩德反飛彈系統(THAAD,即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後,當時就引來中國抗議威脅其區域利益,並對韓國實施廣泛抵制。

布倫森還說,朝鮮半島正好位於亞洲地圖的中心,韓國、日本和菲律賓更形成了一個「國家三角」,通過共同防禦條約形成美國「自由的前院」,「我們在該區域的存在讓對手不得不三思」、「通過前進部署,我們有效地在對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空間之內運作。」

不過《朝鮮日報》在17日的社論中指出,駐韓美軍在川普2.0時代的「戰略靈活性」將進一步擴大,美國副防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更主張「韓國應該自己負責防禦,駐韓美軍應該轉為遏制中國的角色,在台灣發生緊急情況時,包括駐韓美軍在內,全世界所有美軍都需要投入戰爭」。所謂「韓國是中國門口的航空母艦」的說法,便直白地展示了這個現實。

《朝鮮日報》批評這次韓國大選處於領先地位的李在明(共同民主黨),認為他根本不重視韓國的安全問題,只說「對中國也說『謝謝』、對台灣也說『謝謝』,韓國不需要介入中國的內政問題」;面對美國提高駐韓美軍分擔費用的要求,李在明也只是籠統地說「要本於國家利益應對」。《朝鮮日報》稱,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軍駐韓基地可能也是攻擊目標,北京甚至會煽動北韓製造緊張情勢,屆時駐韓美軍如果離開韓國,韓國將陷入非常危險的局面。

《朝鮮日報》批評李在明遭到批評後非但沒有撤回「謝謝」的發言,還擺出一副「我有說錯嗎」的態度,他的安保政策也只有「實現可持續的朝鮮半島和平」的空洞主張,至於另一位候選人金文洙(國民力量黨)也只提到「加強對朝鮮核武的遏制力」。《朝鮮日報》呼籲總統候選人,應該就駐韓美軍投入其他戰場的安保空白拿出對策,「現在不是開玩笑說『謝謝』、或者『加強核威懾力』的陳腔濫調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