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
2014.3月 率先報導太陽花學運學生衝進立法院,持續帶給讀者公民自覺與運動的第一手消息與報導。
2015.1月 與英國《BBC News 中文》簽訂成為長期內容夥伴。
2015.2月 成立「風生活 」頻道,讓讀者更全面地感受科技、職場、歷史、文化與生活的溫度,帶動閱讀的樂趣,遇見更好的自己。帶給讀者享受生活,品味與深度的生活型態。
2015.9月 成立「風數據 」頻道,以大數據與資料分析來思考公共政策相關的議題,如:股利分離課稅與貧富討論、勞工年工時與過勞問題、家暴地圖與防治預算等等。
2017.4月《新新聞》與《台灣指標民調 》加入「風傳媒集團」,結合網路與紙本媒體,堅持「報業先鋒,民主基石」的精神續創三贏,在人人都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秉持真實,展現媒體專業的角色,致力突破網路同溫層的現狀,開啓理性對話的更多可能。
2017.5月 WTO與中華經濟研究院計畫補助赴歐洲,製作 全球離岸風力產業發展及政策專題報導 ,促動離岸風能產業鏈的國際合作與深化民眾對未來綠能產業的了解。
2017.6月 美國國務院「21世紀媒體素養及新聞自由」參訪計畫,台灣唯一受邀媒體。至《華盛頓郵報》、臉書(Facebook)與維基百科(Wikipedia)等等企業參訪,報導打擊假新聞及保護新聞自由的 議題。
2017.10月 以「德國廢核之路」系列報導,獲得43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17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的「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身障台灣.挑戰長照 」專題入圍「公共服務報導獎」。
2017.11月 以「 遇到消費爭議怎麼辦?弱勢消費者的風險與自救! 」專題,獲得「106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
2017.12月 《風傳媒》副總主筆呂紹煒以系列財經諍言,獲得2017年現代財經新聞獎「財經評論優等獎」。
2023.4月 推出「菁英沙龍」系列活動,結合理財投資與美酒品酩的實體活動,與讀者面對面分享當月重點投資議題。
2023.8月 新新聞記者謝孟穎以「 台灣司法怎麼了?路過變成殺人犯,他法庭最失控瞬間:兩眼開開,準備投胎 」報導,榮獲「平冤新聞獎」文字組深度報導類獎。
接下來的故事,《風傳媒》與您一同開創!
Q:《風傳媒》是誰創辦的?理念為何?
「風傳媒集團」於2013年7月成立,是一家由張果軍先生獨資創辦的網路媒體科技公司。 《風傳媒》於2014年2月上線,是「風傳媒集團」旗下之子公司「國風傳媒有限公司」所經營,為一間提供真實新聞、多元觀點與國際視野的獨立媒體,不受任何黨派與企業的影響,期望發揮媒體的第四權角色,監督公共政策。《新新聞》與《台灣指標民調》於2017年加入「風傳媒集團」,結合網路、紙本媒體與民調機構,以更廣的面向提供給讀者理性與客觀報導,持續發揮影響力。
Q:「風傳媒集團」旗下有哪些服務?
「風傳媒集團」目前旗下有《風傳媒》、《新新聞》、《1%STYLE》、《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 下班瀚你聊 》、《 熱議!華爾街 》、《 未來商學院 》與《台灣指標民調》多種品牌,為讀者提供文字、聲音、影音全面向的的閱讀體驗,讓讀者享受內容的豐富與完整性。
《風傳媒》給你最不一樣的新聞觀點,也給你最有力的發聲管道。如果你有觀點、見解或評論想與大家分享,歡迎投稿,風傳媒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同時文責會由作者自負。投稿時請務必在內文中附上您的姓名、連絡方式與自我簡介。 歡迎投稿!
Q:如何加入《風傳媒》?
請至這裡 瀏覽目前職缺及投遞履歷,歡迎具有網路思維、創新創業DNA以及希望為社會帶來正面力量的夥伴一同熱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