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目前累計14人驗出米酵菌酸陽性,但在寶林茶室所使用粿條、香蘭葉等檢體都呈現陰性,也有中毒者曾透露醬料很苦,但衛福部日前公布調味料等35項都呈現陰性,中毒來源成謎。對此,台大化學系教授牟中原在臉書說明,米酵菌本身是好菌,是為了保護含油脂的植物種子,如椰子等,若有真菌要侵犯該植物,米酵菌會產生米酵菌酸去對抗。因此他猜測,粿條本身沒什麼油,而馬來西亞炒粿條不會加水,若粿條又放很久招來酵菌,在大火快炒中加入黑醬油,由油進入米製的粿條中,米酵菌就會產生米酵菌酸對抗酵菌,最終一起進了中毒者腹中,這時米酵菌酸就更勇了,因為人體每一個細胞都有粒線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