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突拋「統一」向北京透露通關密語?黃介正警告:轉變有跡可循,別不當一回事

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在白宮記者會上提到「統一」字眼,引發台灣各界討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說,若中國願意開放市場將有利於「統一與和平」(unification and peace)。究竟這個「統一」是否指兩岸?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黃介正向《風傳媒》表示,中美貿易談判談台灣議題的可能性不大,但要注意接下來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若準備見面,那台灣議題一定會被談到,別不當一回事。

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他們已同意開放中國,全面開放中國;我認為這對中國將是極好的,對我們也是極好的,我認為這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

事後美國在台協會(AIT)回應說,「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總統府也表示,美方已經澄清,川普發言無涉台灣。不過仍有看法認為,川普是極度聰明的人,不太可能口誤,確實存在向中國大陸透露訊號的可能性,川普藉此傳達「他知道北京要什麼」。

川普所說的「統一」(Unification)是否在指兩岸關係?

黃介正表示,事實上美國前總拜登過去在舊金山、利馬兩度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時,習都對拜登提到說,中國沒有要以武力解決兩岸政治分歧。習在舊金山那次講的更直白,他說從來沒有人跟他提到2027年或2035年的事情(部分分析認為,中國大陸可能在2027年或2035年對台動武),因此習希望美國可以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

黃介正指出,從這個脈絡看來,習近平的意思應該是尚無武力統一的打算,但希望美國能夠支持和平統一,從習的談話是透露出這個味道。所以他在中美貿易談判之前就提過,要注意川普的說法是否從「不支持台獨」改成「反對台獨」,因為中國大陸希望美國的態度能有所變化。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川普突然提到「統一」震動台灣,學者提醒,要留意「川習會」的發展。(美聯社)

黃介正表示,過去前美國總統小布希因為不滿前總統陳水扁,所以曾經講過一次「反對台獨」,之後美國國務院又持續把說法調整回「不支持台獨」。台灣外交系統對美方的相關說法一直很敏感,留意美方是否再度講出「反對台獨」。但美方從「不支持」轉為「反對」,這還只是最小的變化,台灣民眾還不會有太大反應,但美方如果提到「支持統一」,那台灣民眾勢必會立即有感。

黃介正指出,至於川普這次在中美貿易談判後提到的「統一」(Unification),自己有兩層解讀。第一,負責中美貿易談判的財經官員,不會越俎代庖去談美國國安會與美國國務院要負責的業務,也不見得會獲得總統授權,在談判時把兩岸要不要統一當成談判籌碼。因為事情涉及兩岸70幾年的政治分歧,茲事體大,同時北京方面也不見得願意,光只是一個關稅談判,也沒經過領袖峰會的討論,就把這麼大的議題拿出來談。

黃介正表示,第二,川普12日在白宮記者會也透露本週末可能與習近平通話的消息,所以我們要觀察的是,「川習通話」是否會成真,以及是否將對「川習峰會」進行準備?當美中領袖直接對話的時候,「台灣議題就不可能不被提到」。

黃介正指出,不過習近平過去與拜登見面時,也已經提到過希望美方支持兩岸和平統一,如果類似的話再講一次,不至於令人感到太意外。可是因為拜登從沒回應過習,對習的要求「已讀不回」,而川普終究不是拜登。

黃介正指出,總體來說,中美財經官員進行關稅談判時,把台灣議題納入的可能性比較低,但如果中美領導人開始通話,並且要籌備未來的領導人高峰會,「那台灣當然會被提到」。至於屆時提到台灣,會有什麼說法?我方國安團隊是否有能耐進行早期預警,甚至能與美方搭上話,假設可能出現對我方不利的情勢,我方能否事先掌握,甚至進一步將情勢扭轉,這都要看賴政府團隊的功力。

20240521-淡江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出席「賴蕭新政府上台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蔡親傑攝)
黃介正強調,對於川普的說法,台灣方面不能不當一回事。(蔡親傑攝)

《經濟學人》:「川普棄台」將成真?

《經濟學人》先前在報導中提到,美國與其冒著與中國發生核戰的風險,川普可能與習近平達成一項實質上形同「放棄台灣」的協議。如果和川普提到的「統一」連在一起看,這則報導是否快成真了?

黃介正指出,站在台灣的立場,如果對這些事情都不當一回事,那是不負責任的。但是如果太過渲染危機的話,手上也需要有非常明確的情報與證據才行,否則中美搞不好根本沒這麼說,我們又反應過度的話,反而凸顯我們手上的情報有落差。 (相關報導: 對中關稅降至30%川普退縮了?學者:美國雷聲大雨點小「破功了」,上下限被摸透 更多文章

黃介正表示,所以戒慎以對非常重要,不過當中美雙方開始往領導人峰會的方向走之後,歷史告訴我們,台灣問題一定會被提到,只是怎麼樣去談?會不會被交易?台灣問題佔的比重多大?要看國安團隊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