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於5月11日圓滿落幕,全程10天9夜、徒步近400公里,今年報名參與人數一舉突破33萬人次,不僅較去年18萬人次成長近1倍,創下歷史新高,也帶動交通與觀光產業全面動員。交通部首度攜手拱天宮推動「鐵路為主、公路為輔、高鐵支援」三層疏運策略,全程投入即時接駁與運能彈性調度,共計協助疏運超過29萬人次,獲得信眾廣泛好評。
交通部表示,白沙屯媽祖起駕日(5月1日)、抵達北港朝天宮(5月3日)、回鑾日(5月11日)為關鍵疏運高峰,為此,公路總局首度設立2條「進香專屬直達路線」,連結白沙屯拱天宮與高鐵苗栗站、北港朝天宮與台鐵嘉義站,共開出488班接駁車,總計運送15,572人次,班班客滿。
各運具分別疏運多少人?
台鐵方面,進香期間疏運進出站人數達194,205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61.3%;高鐵也不落人後,總疏運人次為79,012人次,成長幅度約28.9%,其中,5月11日單日,高鐵苗栗站進站人數達10,661人次,較去年同日的3,515人次激增203%。整體而言,交通部鐵公路聯防疏運策略,計協助疏運超過29萬人次,民眾熱烈回響。

交通部指出,疏運期間也視現場人流狀況彈性增調接駁車輛:5月1日從原規劃15輛增至50輛、5月3日由20輛增至58輛、5月11日更從30輛增至75輛,並採「滿載即發」方式,達成「站不留人」目標。台鐵除密集加班與增掛車廂,高鐵也彈性增停苗栗站以分散人流。
此外,今年中央氣象署首度隨行參與,全程提供苗栗、彰化、雲林、台中等地天氣預報,並以圖卡與口語化說明提醒香燈腳注意天候與行程調整,展現公共服務與信仰活動的深度融合。
為什麼越來越多信眾參加?
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在萬人簇擁下於11日圓滿落幕,歷經10天9夜徒步前往北港朝天宮、再回鑾苗栗拱天宮,今年報名人數高達33萬人,創歷年新高,成長幅度驚人,也引來《BBC》等國際媒體報導。
報導指出,白沙屯進香不像大甲媽祖遶境有固定路線,反而展現「隨機」與「神指」的文化魅力,讓年輕世代透過Instagram、Threads等平台即時記錄與分享進香經歷,形成一股數位時代的信仰浪潮。拱天宮官方也積極經營YouTube與Facebook直播,累積觀看數超過10萬次,讓線上信眾得以「即時跟轎」。
報導指出,許多年輕信徒不僅尋求靈驗祈福,更在徒步中找到與土地、社群的連結。一名首次參與的高小姐分享,「走在路上把自我降到最低,這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與重啟。」來自台中的吳小姐則感動地表示,沿途遇到無數好心人送上結緣品、指引路線,甚至有人主動幫忙支付車票:「媽祖讓彼此不認識的人都變得很親切。」
宗教人類學者指出,進香活動跨越年齡與階層,展現台灣人在快速變動與價值紛亂中,仍能透過信仰找到共同的文化根基與情感認同,也為社會提供一處不分族群與立場的凝聚平台。
信仰變商機?旅行社業績暴增5成
隨著參與人數屢創新高,白沙屯媽祖進香也為旅遊市場注入新動能。雄獅旅遊表示,包含大甲媽與白沙屯媽祖活動,今年總出團人數突破3,000人,業績年增約5成。 (相關報導: 台幣升值帶動出國潮 長榮航總座曝機票價格走勢:日本、北美需求最旺 | 更多文章 )
可樂旅遊則指出,今年首度推出1日與2日進香行程,報名人數突破千人,不僅在出發前1個月即售罄,加碼再推出200個名額也迅速秒殺。因進香路線隨神轎前進,難以預測,對初次參與者頗具挑戰,因此業者特別安排遊覽車機動追蹤神轎路線,搭配多點接駁與導覽,降低參與門檻,也讓更多人能安全、便利地體驗這項文化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