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週一(5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大幅削減關稅稅率,雙方關稅戰「休戰」90天。美國對大多數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45%的關稅暫時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產品加徵的125%關稅則降至10%。消息公布後,美股四大主要指數:道瓊、那斯達克、標普500、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
同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將來自中國、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入境美國時被課徵的關稅從120%下調到54%。
美國總統川普將這形容為一場勝利,並說他很快就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如何維護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金融關係。川普稱,除了下調關稅外,中國還同意暫停並取消所有非貨幣壁壘。
根據中方發布的中美聯合聲明,中國將「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彭博社解讀,這指的可能是中國商務部4月初宣布對7種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的措施。路透社消息則指,中國不太可能完全取消稀土出口管制,但可能加快審批出口許可。
川普週一受訪時指出:「日內瓦的會談非常友好,雙方關係非常好……我們不想傷害中國。中國已經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傷害。」另外,他也暗示可能會在本週末與習近平舉行會談。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白宮宣布調降對中國關稅時,提到了「統一與和平」(unification and peace),在台灣引發討論。
據路透社報導,川普說:「他們(中國政府)已同意開放中國,全面開放中國。我認為這對中國非常好,對我們也非常好,對於統一與和平也是很好的事。」
川普並沒有直接提及台灣,但有不願具名的台灣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憂慮:「他是打算改變現狀、接受台灣被併吞嗎?」
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週二(13日)回應,川普此言明顯是在談美中貿易關係的脈絡,「美國對台灣的政策不變,美國對台方針在過去數十年來的各屆政府也都保持一致」。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也表示,美國國務院已澄清此事、說明川普上述言論跟台灣無涉:「就我方理解,美中貿易談判過程並未觸及台灣相關議題。」
中美進入務實談判階段
中美此次在日內瓦達成的是為期90天的暫時性協議,以利後續有更多時間進行談判。川普接受訪問時也並未透露中方在閉門會談中,同意取消哪些非貨幣壁壘,僅稱未來的協商會更加複雜。
川普說:「這事要寫成文件會需要一段時間......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也警告,若未來90天的談判無法達成協議,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仍可能「顯著高於」30%,但他補充,綜合關稅稅率不會再提高到145%。
耶魯大學法學教授張泰蘇分析指出,美中今年4月關稅戰並非毫無緣由,雙方都在測試實力,川普著重於外國企業對美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中國則著重其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
張泰蘇向美聯社表示,中美兩國此前可能「對彼此的經濟或政治弱點或意圖抱有不切實際的假設……美國人一開始就誇大了他們自己的談判實力,而中國人可能也誇大了他們在美國經濟壓力之下的安全感」。 (相關報導: 告別「尿袋人生」,蘋果又推黑科技!新版iOS導入AI電池管理,iPhone17輕薄版也不怕沒電 | 更多文章 )
他主張,如今雙方都更注重現實,並且似乎達成了一致的目標,即為「中國消費更多,美國製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