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ETF市場熱潮未減,但在繁榮表象背後,卻藏著基層金融從業人員無奈的壓力與潛藏的市場危機。近期,超過百位理專與營業員站出來,集體向金管會檢舉「IPO責任額」制度的種種亂象,揭露金融機構內部的高壓銷售手法與利益勾結。三篇深入報導,帶你直擊IPO市場運作的真相,探索券商與投信業者如何透過不當操作催肥基金規模,以及這一切對投資人與基層從業人員所帶來的影響。
什麼是IPO?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開發行」,是指公司首次將股份向公眾投資人公開出售,以募集資金擴展業務。
通常,企業透過券商安排發行,進行公開交易。然而,伴隨著IPO熱潮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內幕,尤其是基層金融人員所面臨的高壓目標與責任額壓力,逐漸浮上檯面。
IPO狂潮下的隱藏風險!理專們的無奈與血淚
台灣ETF市場風生水起,但隨著熱潮而來的卻是市場規模的虛胖與基層金融從業人員的高壓壓力。新光標普電動車ETF(00925)掛牌不到兩年便宣布下市,引發市場震驚。
這並非個案,背後是「IPO責任額」的畸形機制,迫使理專與營業員不惜自掏腰包完成銷售任務,甚至為了達標動用信貸。當基金掛牌後,缺乏真實買盤支撐,規模迅速縮水,最終黯然退場。
究竟是誰讓這些基金的規模虛胖?基層員工的血淚故事,揭開IPO市場背後的黑箱。
金融機構的高壓銷售手法!IPO背後的利益交換
超額的IPO責任額早已壓得基層員工喘不過氣,而市場卻仍持續推出一檔接一檔的新ETF。
金融機構內部的晨會不斷灌輸目標壓力,甚至鼓勵理專引導客戶借貸參與IPO,只為了達成「使命必達」。
這樣的銷售手法,已逐漸偏離金融商品本身價值,轉而成為達標的工具。當IPO結束後,理專們的苦日子卻還未結束,更多誇張事蹟仍在一一發生...
終結IPO暴力!基層從業人員的抗議聲浪
面對日益沉重的壓力與不合理的銷售機制,一群基層金融從業人員終於決定站出來發聲。以「終結IPO制度暴力」為號召,他們向金管會提出具名檢舉,要求正視IPO市場的不當運作與責任額制度的亂象。 (相關報導: 獨家》ETF掛牌首日「破發」,竟是同家券商摜殺!IPO亂象又一樁,金管會要查了 | 更多文章 )
金管會也已證實接獲檢舉,並展開調查,並出面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