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與印度日前爆發軍事衝突,巴基斯坦以大陸製的殲10C戰機成功擊落印度空軍的法國製飆風(Rafale)戰機,是首次有中國製先進戰機擊敗西方主力機型,引起全球關注。前陸軍中將吳斯懷向《風傳媒》表示,印巴空戰給兩岸軍力對比帶來啟示,如果台海發生衝突,我方面對的不只殲10,更將是載彈量更大的殲16,或具備匿蹤能力的殲20。
根據外媒報導,這起衝突發生於5月7日凌晨,印度軍方發動代號「辛多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對巴基斯坦及巴控喀什米爾地區的9處目標發動掃蕩攻勢,聲稱打擊恐怖組織據點。行動引來巴方反擊,雙方爆發空中交火,期間印方飆風戰機遭巴方殲10C擊落。

這不僅是飆風戰機首度在實戰中被擊落,也是中國自製先進戰機首次擊敗西方主力機型,顯示中方航空科技實力已取得關鍵進展。值得注意的是,飆風戰機為印度空軍近年主力,被視為性能優於台灣幻象2000的機型,台灣空防因此也引發外界憂慮。
吳斯懷向《風傳媒》表示,多年來他試著把軍事專業用科普的角度說明,深入淺出地用數據解析戰力對比,讓更多人了解戰略、戰術、戰鬥、戰技、戰具的區別,從而認識整體戰力強弱是非常殘酷的現實。政治口號、虛幻的內宣、義和團式的精神勝利法都無法改變軍力對比懸殊的事實,從現實中體認戰爭的可怕,讓大家一起追求和平,避免戰爭。

吳斯懷指出,此次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宣稱以中共製殲10C戰機,發射霹靂15長程飛彈,由預警機提供中途導引,在「印度空域內」擊落印度飆風(Rafale)戰機,創下「擊殺鏈」在實戰奏效的紀錄。
吳斯懷表示,巴國空軍將預警機或「紅旗9」防空飛彈雷達偵蒐到的目標資訊傳給殲10,讓其在不開啟本身雷達之下,發射霹靂15飛彈,直到接近目標,才打開飛彈上雷達鎖定敵機,迫使飆風戰機內建的新式電戰系統來不及反應。
吳斯懷指出,這就是所謂「A射B導」協同接戰的意涵,當預警機或地面雷達發現目標,透過資料鏈提供資訊,讓戰機不開啟雷達「盲射」飛彈,到最終階段飛彈開啟自身雷達,擊落敵機。「A射B導」的協同接戰能力有兩大關鍵,一是各載台之間,能以資料鏈大量交換即時訊息,二是搜索雷達提供的目標位置足夠精確,可讓飛彈飛到距離目標很近,才開啟射控雷達鎖定,讓敵方缺乏足夠時間反應。
吳斯懷分析,在這些方面,目前國軍都不占優勢,如果台海發生衝突,我方面對敵機不僅是殲10,還有載彈量更大的殲16,或具備匿蹤能力的殲20。

吳斯懷指出,飆風戰機配備的Spectra整合電戰干擾系統,能在敵方雷達鎖定之初就發出預警,並自動進行電子反制或釋放干擾絲、熱焰彈,理論上極難被鎖定擊落。但這一次不僅被擊中,而且是在幾乎沒有迴避動作的情況下,被霹靂15飛彈擊中。巴國空軍採取的戰術戰法,超出Spectra系統的反應能力,面對霹靂15型飛彈,Spectra系統可能不是反制失敗,而是來不及反制。
吳斯懷表示,6架印度戰機尚未飛出領空、自帶的飛彈尚未發射,就被巴基斯坦戰機擊落,解放軍空軍現役的霹靂17飛彈射程更高達500公里,完全可以做到「起飛即擊落」,這是所有空軍戰機最大的夢魘。 (相關報導: 解放軍轉型「作戰型軍隊」備戰打仗!陸委會揭中共軍情,強化反制「賴17條」 | 更多文章 )

吳斯懷指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國安高層應好好從數量和質量上計算出大陸的軍力優勢,務實面對,如何克服不足,謀求解決之道,如果無解,只好追求避戰之道,這都端視執政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