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邊緣化 文章列表
#
邊緣化
約 2,15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BBC解析「美中交鋒第一回合」:到底算誰贏?90天後又會怎麼樣?
這是全球貿易戰主要戰線上的一場停火。全球市場再度上揚,貨櫃船得以重新航行穿越太平洋。
BBC News 中文
2025-05-13 17:47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書頁下的戰場》歷史不寫這些東西,但我們記得:香港的七個文化標記
你還記得,香港是怎樣記住自己的嗎?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
2025-05-13 05:40
新聞
政治
一招國定假日澆熄大罷免勢頭!他分析藍綠真正戰略:民進黨是自願棄械
國定假日近期成為政壇焦點,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到小年夜、五一勞動節,未來將成為全國統一放假日。而粉專聲量看政治對此發文分析,指出民進黨、罷團被國民黨反將一軍,這場看似「全民加假」的政策,實則是一場國民黨高度設計的輿論轉移與歷史記憶切割工程,「這場國定假日之戰,不是勞工多了幾天休息,而是誰有資格決定哪些日子值得全體國民記得」
張大任
2025-05-11 13:46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科技
商業
笑蜀專文:從軟性政變到人種替代—馬斯克的戰爭
埃隆·馬斯克(ElonMusk)已經宣佈退出白宮,是否屬實,仍待觀察。但即便真的退出,也僅是其個人仕途的變故,而決不意味著馬斯克主義的終結。代表了美國技術極右翼的馬斯克主義,對美國政治仍具強烈支配力,是毋庸置疑的,決不因馬斯克個人的進退而稍衰減。
笑蜀
2025-05-11 05:5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帝國邊陲的無奈:「敵人」還是「同胞」?台籍日本兵的身份認同悲歌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之際,當時仍在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日媒投書,公開了自己二戰期間作為台籍日本兵被派往日本作戰的經歷。他提到:「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是以『日本人』的身份,為了祖國而戰。」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不顧老百姓死活,終必會被人民拋棄
在野黨426上凱道戰獨裁,25萬人向賴清德發出怒吼,但是假借司法之手戕害在野黨的手段卻仍繼續肆無忌憚進行著。賴清德自上任以來,以其鮮明的台獨立場和強硬的政治手腕,曾吸引了一部分支持者的擁護。然而,根據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的民調出現下滑,執政表現滿意度首次出現死亡交叉,這反映出他的政策走向和治理方式正引發越來越多的民眾不滿。國民黨提出罷免賴清德的行動,儘管成功的機率不高,但其政治意義不可忽視。這一提案反映了在野黨對執政黨的不滿,並試圖藉此在政治舞台上進行反擊和自我振興。
王義雄
2025-05-08 06: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罷免「演很大」,對外開戰未果,內鬥先撕破臉
彰化第三選區罷免國民黨立委謝衣鳳的行動,進入最後階段,卻不見綠營齊心出擊、氣勢如虹的場景。相反,整場罷免動員像是一面照妖鏡,讓民進黨地方派系的矛盾、算計與彼此提防一一現形。表面上對外是罷免戰,骨子裡卻是「派系出征」、清算異己,動作多、聲量少,連署沒起色,基層悶聲怨聲四起。
蕭博
2025-05-08 05:3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TikTok世代」想法變了!年輕世代撼動華府支持以色列傳統,越來越多美國人同情巴勒斯坦
那天我從白宮簡報室一路奔跑,穿過西廂門廊,趕到我們在草坪上的攝影機位置,戴上連接演播室的耳機。
BBC News 中文
2025-05-06 15:31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陸文浩觀點:釣魚台領空,中日衝突一觸即發?
我國防部於5月5日9時許公布,從5月4日(星期日)0600時至5月5日(星期一)0600時止,偵獲共機6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4架次)及共艦8艘,持續在台灣周邊活動。
陸文浩
2025-05-06 07:00
新聞
國際
跟川普走越近,選舉就輸越慘!澳洲反對黨未能擺脫「川普陰影」,艾班尼斯帶領工黨大獲全勝
澳洲年5月3日舉行國會大選,現任總理艾班尼斯領導的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成功贏得第二個任期。反對黨自由黨/國家黨聯盟領袖彼得·達頓因未能擺脫「澳洲川普」的政策聯想,不但在野陣營慘敗,甚至達頓連自己的議席最後都沒能保住,創下澳洲聯邦選舉史的首例。
國際中心
2025-05-04 09: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台灣60年人口結構變化分析與恢復健康社會之對策
從1960年代至今,台灣歷經快速的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人口結構亦發生了劇烈變化。從嬰兒潮時期的人口激增,到今日生育率全球最低的窘境,台灣社會走過了由「人口紅利」到「缺人缺工」的劇烈震盪。本文從社會風氣、價值取向、個人婚育、社經壓力與文化涵養等五大面向,分析台灣60年來的人口變遷與問題根源,並針對恢復人口健康與社會活力提出具體策略與可行方案。
黃夏成
2025-05-04 05:30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文化
科技
AI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 : 數據偏見的黑洞—認知差異如何毀掉科技未來?
在AI飛速發展的今日,「數據」彷彿成為另類的萬靈丹,這種情況也造成主流文明與傳統知識的資料被大規模蒐集、切割、再餵食給模型。
阿將伊崮喜瀾
2025-05-03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打造台灣成為海洋經貿自主性國家
台灣以貿易立國,拜全球化之賜,憑籍優異的海島地緣特性,以厚實的產業基礎與雄厚資本、卓越的國際分工管理與運籌行銷能力,配合蓬勃發達的高科技產業,不斷拓展我國在國際社會包括中國大陸的經貿投資、合作領域,並在全球資訊科技產業中開疆闢土,成為高科技全球供應鏈、裝配線等全球分工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水平分工角色,藉此擴展了台灣與全世界的實質關係,使得世界不能忽視台灣在全球經濟上的影響力。
林正二
2025-05-03 05:30
評論
政治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有獨裁的本錢嗎?
為了抗議民進黨政府威權復辟、以司法迫害在野黨,國民黨與民眾黨在4月26日走上凱道,來向賴政府發出怒吼。426凱道集結,是在野勢力一次重要的民主表態,這不僅是在野陣營的行動,更是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發展的人民共同的行動。面對民進黨政府的種種不當作為,在野黨必須更加團結一致,展現人民的力量,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唯有確保政治力量的相互制衡,才能維護台灣民主的健康發展,避免台灣再重蹈威權統治的覆轍。
王義雄
2025-05-01 06:5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他掀澤倫斯基重投川普懷抱原因:歐洲3個月無作為
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陶傑,以其犀利筆鋒與獨特視角聞名,長期針對國際政治與文化議題發表評論,著作涵蓋歷史、電影及社會觀察,深受華語讀者關注。他近日針對烏克蘭戰爭局勢發表評論,聚焦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轉而向美國總統川普示好,以及歐洲國家在過去3個月對烏克蘭支援的停滯不前,批評歐盟領袖空談無行動,凸顯其領導力缺失。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30 18:08
風生活
即時
全台平均年薪56萬只是錯覺?他嘆靠「這個行業」硬撐數字 1類人早已被邊緣化
台灣今年平均年薪上升,表面看似經濟復甦、薪資同步成長,然而,財經觀察者「股人阿勳」卻提出不同看法,指出若將「科技業」從統計中剔除,整體平均年薪將隨即下滑,換句話說,其餘產業的薪資不僅未見成長,反而正遭遇實質性的衰退。
黃卓霖
2025-04-30 17:01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孔令信觀點:教宗方濟各蒙召歸天鄉後的兩岸安排─
教宗方濟各的遺囑(2022年6月29日寫)的要點:
孔令信
2025-04-30 07: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看不見的獨裁,需要看得見的正義
426的凱道集結眾多許久未歸的藍營,還有眾多民眾黨支持者一同參與。相較於上周419反統戰大遊行,這場活動所創造的聲勢無疑是巨大的。作為沉默已久的藍營站出來,以及分裂的在野再次團結,這場罷免戰爭,不再只是綠營的主場。
潘科伸
2025-04-30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科技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百日關稅戰》有目標,缺戰略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台日韓結盟成美國再工業化關鍵夥伴
美國總統川普在百日執政內大打關稅戰,儘管高舉「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卻暴露出目標明確、戰略空洞的致命缺陷。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直言,川普對中國出手狠勁十足,但缺乏完整應對藍圖,只會加劇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動盪。他警告,美國經濟基本面正惡化,台灣必須在亂局中自保,主動與日本、韓國結盟,成為美國再工業化的關鍵夥伴。
王秋燕
2025-04-28 17: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凃京威觀點:教宗喪禮的「座位政治學」—教廷如何看待中華民國
4月26日上午,教廷舉行教宗方濟各殯葬彌撒,全世界共有130國出席教宗喪禮。在說明為什麼教宗喪禮是全球政治界角力場之前,我想可以先為讀者說明,教廷在座位排序的基本原則。
凃京威
2025-04-28 07: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