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專文:從軟性政變到人種替代—馬斯克的戰爭

筆者認為,馬斯克主義是一場用科技繞過民主、重寫主權的運動。它透過平台與演算法取代制度與國家,打造矽基治理體系,看似退出國家,實則掏空制度內核,讓民主在形式保留、實質消失的過程中,淪為演算法託管的幻影。(美聯社)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已經宣佈退出白宮,是否屬實,仍待觀察。但即便真的退出,也僅是其個人仕途的變故,而決不意味著馬斯克主義的終結。代表了美國技術極右翼的馬斯克主義,對美國政治仍具強烈支配力,是毋庸置疑的,決不因馬斯克個人的進退而稍衰減。

也就因此,對馬斯克主義仍有深入解剖之必要。在《馬斯克的戰爭》之一、之二中,筆者已有初步嘗試。本文將進一步聚焦馬斯克主義對民族國家、民主政治、人類主體性及未來文明想像的可能衝擊,展開系統分析。

一、「退出革命」與矽基殖民的展開

「退出」(exit)是柯帝士·亞爾文、漢斯-赫爾曼·霍普等自由意志主義者的關鍵主張。他們認為民族國家、民主政治都屬於萬惡的舊世界,應對一切人間苦難負責。但他們並不熱衷於摧毀舊世界,而主張只埋頭構建屬於他們的新世界,並邀請其同道即所謂「主權個人」遷徙。這就是所謂的「exit revolution」(退出革命)——不是通過選票改變國家、改變民主,而是通過逃逸,通過所謂邊緣創新,以廢棄國家,廢棄民主。

這並非抽象的思想辯論,而已通過一系列具體技術項目進入實操階段:

•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比特幣、乙太坊等技術挑戰國家在貨幣發行上的壟斷權。2023年,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規模已達1.7萬億美元,部分國家(如薩爾瓦多)甚至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

• 去中心化身份(DID):如Worldcoin專案通過虹膜掃描為使用者生成數位身份,繞開政府身份認證機制。2024年聲稱用戶已突破600萬,但其隱私爭議巨大。

• 海上浮動城市(Seasteading):由自由意志主義者彼得·蒂爾支持的Seasteading Institute,試圖在國際水域打造自治社區。2022年聲稱首個浮動城市原型公佈。

• DAO與雲國家(Cloud Nations):如ConstitutionDAO(2021年)試圖通過眾籌購買美國憲法副本,展示去中心化治理的可能性與號召力。

這些項目旨在取代國家的核心職能:貨幣、身份、法律、公共服務乃至安全保障,以此構建一個去國家化的「賽博朋克烏托邦」。這些項目背後的推手,往往都是所謂「主權個人」——技術+資本的寡頭聯盟。他們有的在巴哈馬建鏈上法庭,有的在葡萄牙打造加密飛地,有的在國際水域設計主權社區,有的在社交平臺組織去中心化的「雲國家」。這一切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不再等待國家授權,而是依仗他們所壟斷的技術和資本力量,直接繞過國家。 (相關報導: 笑蜀專文:馬斯克的戰爭─網路安⾝權,⼈類對抗矽基殖⺠的最後防線 更多文章

二、馬斯克的獨特路徑:進攻而非退出

正是在這點上,馬斯克的特立獨行尤為醒目。與傳統自由意志主義者不同,馬斯克不滿足於「退出」國家,而是更具進攻性——主動擁抱國家,滲透國家、接管國家、掏空國家、操縱國家,直至最終替代國家。其火星殖民計畫、腦機介面技術和AI驅動等基礎設施,均指向一個超越國家的「矽基文明」,環環相扣——他的「火星殖民」計畫,不僅是太空競賽的一部分,更是一次將人類社會組織形式外包給技術、資本與私人治理結構的極端實驗。SpaceX並非NASA的私營化版本,而是一個意圖邏輯上取代NASA乃至國家太空主權機制的矽基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