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日益緊張,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Rubio)於2025年3月19日接受廣播節目主持人休伊特(HughHewitt)專訪時,再次明確表態,重申美國對台灣安全的立場。盧比歐強調,美國政策一貫反對以武力、勒索或脅迫改變台灣現狀,這不仅是川普總統的政策,更是其堅定不移的承諾。「當他做出政策決定時,他是認真的。」此番言論補充了川普一貫模糊卻策略性的表態,凸顯川普政府對台灣安全保障的獨特風格:總統唱黑臉,官員唱白臉,透過姿態與實際行動並行,傳達對台海穩定的重視。盧比歐在訪談中直言,台海關係極為脆弱,習近平視台灣問題為其政治遺產的「皇冠上的明珠」,攻台對其歷史定位至關重要。因此,美國的策略是透過強化台灣防禦能力,讓習近平認知到攻台代價遠高於收益,以拖延或嚇阻其動武時機。他強調,21世紀的國際格局將由美中競爭定義,中國崛起無可避免,但若其透過違反規則的手段超越美國,則是美國政策的失誤。盧比歐批評過去20年美國對中國的綏靖態度,允許其在貿易、商業及智慧財產權上「作弊」,導致中國日益強大卻未承擔相應責任。這種觀點與川普「美國優先」的立場一致,顯示川普2.0時代將中國視為首要戰略對手。川普的對台政策從不以直白承諾為主,而是透過高姿態的發言與幕後官員的補充,形成一種動態平衡。例如,川普曾提及與習近平的良好關係,並暗示「川習會」可能發生,但盧比歐則強調會晤需有明確目的與預期成果,顯示川普政府在對中政策上的謹慎與務實。盧比歐進一步指出,美國需與中國保持接觸,但不能容許一個依賴中國供應關鍵物資的世界,這與川普對盟友「自立自強」的要求一脈相承。川普第一任期批准對台逾180億美元的軍售,遠超拜登政府的77億美元,近期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訪白宮、宣布追加千億美元投資美國,更被視為美台經濟與安全合作的象徵。這種「黑臉白臉」策略,正是川普風格對台灣安全保障的體現。川普從未明確承諾出兵保台,卻透過盧比歐等官員的發言,強調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的承諾,試圖讓中國認知到侵台的極高成本。盧比歐在2025年1月15日參議院聽證會上警告,若不改變現狀,美中可能在十年內面臨台海危機,並呼籲強化台灣防禦能力,顯示其對台灣安全的長期關注。同時,川普對盟友的「交易式」態度也延伸至台灣,例如其多次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甚至提出防衛開支應達GDP的10%,反映其期望台灣承擔更多自衛責任。台灣的民主韌性與社會自癒能力,為這種安全保障提供了堅實基礎。正如罷免連署展現的由下而上秩序,台灣社會在九二一地震、太陽花運動及新冠防疫中,多次證明其高效組織與紀律靈活性。連署的繁複後勤,從宣傳、簽名到資料整理,堪比軍事操演,體現直接民主的洗禮。這種社會體質不僅孕育出台積電等全球領軍企業,更讓台灣成為不易被擊倒的民主堡壘。盧比歐的強硬表態,結合川普的策略模糊,與台灣的內在韌性形成互補,共同構築台海穩定的屏障。川普風格的台灣安全保障,或許缺乏直白的口號,但透過政策延續、軍售支持與經濟合作,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已在行動中顯現。盧比歐的發言為川普的模糊姿態補充了清晰的政策線,試圖以高代價威懾中國,延緩台海衝突。台灣則需持續強化自身防禦與社會韌性,在美台合作框架下,確保民主與安全的永續。這場黑白臉的雙簧,與台灣的內在力量相互輝映,勾勒出當前台海局勢下獨特的保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