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13日飛往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並計劃在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停留,進行為期3天的中東行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12日指出,此趟出訪預計會促成一連串科技與商業投資協議,3國政府準備砸下大筆資金,幫助川普帶著「經濟碩果」回到美國,以換取更多美國的科技資源。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東計畫主任艾特曼(Jon Alterman)說:「川普這趟旅程的主要目標,就是讓總統帶回幾個『勝利』。會有一對貿易與投資協議出爐,讓他以『談判高手』的形象回國。」根據《金融時報》,除了川普外,像是馬斯克、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臉書(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berg)和貝萊德(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等美國商界大咖們,也預計會到利雅德參與投資會議。
據報導,川普此行希望3國總投資金額能達到至少1兆美元;可能的協議包括:美國對沙烏地阿拉伯的1000億美元軍售、卡達向波音公司(Boeing)採購100架商用飛機,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3月宣布的科技與能源投資案,承諾在未來10年內對美國投資1.4兆美元。《外交政策》表示,儘管最後真正能落實的金額還不確定,但「承諾本身」對川普而言就很重要。
華府智庫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戰略科技和網路安全計畫主任索里曼(Mohammed Soliman)指出:「川普衡量成就的方式,就是看自己能替美國經濟帶進多少億美元。他是一位來自紐約的商人,對波斯灣地區非常熟悉,並視之為實現總統政績的機會。」這也反映出川普2.0目前已將美國地緣政治的重心逐漸遠離西方傳統盟友、甚至時常與其對立的轉變。索里曼說:「波斯灣基本上成了新的歐洲。」
不過《金融時報》指出,川普最渴望實現的成果—說服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正式建交—恐怕無法在這趟旅行中實現。川普一直視「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為他任內最偉大的外交成就之一,他也很想趁這次出訪時宣布沙國正式加入這項協議,借此打臉前任拜登(Joe Biden),但以色列在加薩的戰爭已經持續19個月,且局勢愈發惡化,讓整個中東地區都動盪不安。沙國政府顧問西哈比(Ali Shihabi)就說:「這次訪問的重點會放在沙美雙邊關係上,至於跟以色列建交這件事,暫時不會推進,除非以色列結束戰爭,並同意建立巴勒斯坦國,否則什麼都不會發生。」
2025年5月3日。加薩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巴勒斯坦婦女哀悼在以色列軍隊空襲中喪生的親屬。(AP)
「經濟利益」至上
雖然中東局勢不穩,但來自波斯灣國家的鈔票還是會流進美國。《金融時報》指出,這些國家通常比較挺共和黨,他們管理著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之一,這次也會在一場又一場盛大的儀式中熱烈歡迎川普。儘管川普行事善變、還經常挑起貿易戰讓人擔心,但他那種「你出錢、我給你好處」的交易式作風,反而深得這些威權國家的喜愛;至於人權,大家都漠視也無所謂。
但專家也質疑,這些國家真的能在短時間內掏出超過1兆美元來投資嗎?尤其沙烏地阿拉伯目前面臨油價下滑,同時又有大量國內建設需要花錢。另外,卡達還計畫要送川普一架價值4億美元、堪稱「空中宮殿」的波音747豪華客機當作空軍一號使用;此事在美國國內已經引發不少爭議,不論是支持還是反川派都有人表示不妥。
根據《外交政策》,儘管還有不少障礙,但沙國正與美國協商簽訂民用核能協議;卡達則準備花20億美元向美國購買MQ-9「死神」無人機。這些交易都有一個共同目的:爭取美方的軍事和安全保障。前美國中東特使羅斯(Dennis Ross)說:「這些波斯灣國家很清楚,想要讓川普對你的國家做出承諾,就得從經濟下手,因為這是他最在乎的。你讓他在你身上得到經濟好處,他就會更願意在安全上支持你。」
但《外交政策》指出,這次3國更重視的是「科技合作」。因為他們正努力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希望能在全球人工智慧發展中佔一席之地。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急需美國先進的半導體晶片,然而過去拜登政府因擔心中國可能間接取得新技術,一直對這些國家設限。拜登政府在川普上任前推出「AI擴散規則」,規定只有18個國家購買美國晶片可以免受嚴格的許可審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對此強烈反對,這也是他們的國安顧問在3月訪問華盛頓的重點之一。
2025年5月1日,川普集團執行副總裁 Eric Trump出席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舉行的加密貨幣活動Token 2049活動。(AP)
索里曼表示:「他們真正想投資的是AI、晶片、數據中心、低軌衛星能力和電動車電池,這些才是他們在意的。他們同時也會希望建立一個合理的投資與出口管制架構。」現在看來,他們可能已經贏得一項重大讓步:川普政府正打算在「AI擴散規則」生效前,取消這些規定,改以「國別協議」的方式授權晶片出口。根據《金融時報》,美國財政部也宣布將會設立快速審核通道,讓盟國資金可以更快速地投資美國企業;這是波斯灣國家爭取來的,目的是加速他們對美國AI產業的投資,也希望可以更方便地取得美國的晶片。上個月,川普還簽署行政命令,放寬部份武器銷售限制,並簡化軍購流程;這些也是波斯灣國家長期以來要求的,因為他們是美國武器的最大買家之一。
為了推銷「美國優先」的經濟政策,川普還會參加13日在阿國舉辦的美國-沙烏地投資論壇,屆時焦點會放在科技、AI和能源,並預計在活動尾聲宣告一連串投資協議。羅斯對此認為:「此趟根本不是為了地緣政治或什麼戰略遠見。這和他第一任期一樣,就是拚命宣傳有多少投資、有多少軍售。我們大概會看到一樣的劇本。」曾任美國中東談判代表的米勒(Aaron David Miller)也表示:「川普會從阿拉伯半島的一端被捧到另一端。而且這次還不像第一次(2017年),這次是真的有更多實質內容。」
(相關報導:
打破美國總統首訪慣例,這次川普又要去中東!BBC:他想大撈一筆、鞏固盟友,還是另有盤算
|
更多文章
)
川普家族賺好賺滿
除了卡達贈送波音747備受爭議外,還有另一筆交易也引來人們對貪腐的擔憂。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安顧問、同時也是總統胞弟的塔赫農(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 Nahyan)領導的投資公司MGX,宣布將透過川普家族的加密貨幣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向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投資20億美元。
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網站上顯示川普是「加密貨幣第一代言人」,領導團隊則包括他的3個兒子——長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艾瑞克(Eric Trump)和拜倫(Barren Trump)——以及他的親信魏科夫(Steve Witkoff)和他的2個兒子。民主黨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告訴《外交政策》:「這可能是我們這一代最腐敗的外交行動之一。這根本就是阿聯用金錢直接收買川普和他的家人。」
2025年5月1日。川普家族的加密貨幣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副總裁艾瑞克(Eric Trump,右)和聯合創始人魏科夫(Zach Witkoff)在杜拜舉行的加密活動Token 2049上發言。(AP)
此外,川普的兒子們也在中東四處簽訂開發案,包括在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多項川普房地產開發計畫。白宮和川普兒子聲稱川普本人沒有參與這些案子,而且有些是在他當選前就已在進行中。小唐納也將在川普中東行結束後,參加卡達經濟論壇( Qatar Economic Forum),原本他主持的場次名稱是「將 MAGA變現:投資川普的美國」(Monetizing MAGA: Investing in Trump’s America),後來低調改為「投資美國」(Investing in America)。
《外交政策》指出,川普的加密貨幣事業也讓許多華府人士擔憂。川普回國後的第一場活動,就是與投資他個人迷因幣「$TRUMP」的前220名投資者共進私人晚宴。墨菲表示:「這枚幣就是讓外國勢力把數百萬美元直接塞進川普口袋的工具。川普一直都有貪腐問題,但現在根本是超級大規模的貪腐。」他補充說:「對美國人民來說,這是一筆爛交易⋯⋯那跟本不是國家利益,而是川普家族的生意。」
加薩陰影籠罩
在地緣政治方面,川普此行的目標相當模糊。《金融時報》指出,雖然川普此行的重點放在經濟上,但以哈戰爭仍是川普無法忽視的問題。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後,以色列發動猛烈攻勢報復,讓整個阿拉伯世界非常憤怒。這些領袖擔心,如果繼續這樣打下去,整整一代的年輕人都會被激進思想洗腦。默罕默德王儲原本和美國談得不錯,差點就跟以色列建交,但以哈戰爭爆發後,他痛批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是「種族滅絕」,強調除非以巴和平、巴勒斯坦建國,否則沙烏地阿拉伯不會與以色列建交。這打破了川普「亞伯拉罕協議」的美夢,他在第一任期時成功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另外3個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建交,現在就卡在沙國這個最關鍵的「大獎」上。
2025年5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準備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AP)
川普也會發現,波斯灣國家現在更希望美國跟伊朗達成新協議,以解決伊朗核計畫引發的危機。大家都擔心,如果談不成,可能會爆發新一輪的中東戰爭。《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指出,2017年川普首次訪問沙國時,沙國和阿聯一心想拋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和談路線」,對伊朗採取對抗策略;但這幾年的風向變了,2019年,伊朗代理人武裝組織攻擊沙國的煉油廠,導致全球石油供應瞬間減少6%,但川普政府居然選擇不出兵報復,讓波斯灣國家領袖震驚。2022年胡塞武裝攻擊阿布達比時,美方也的反應也很冷淡。這些事件讓波斯灣國家警覺到,一旦爆發中東戰爭,美國不會救他們。
因此,波斯灣國家反而成了「反戰派」,這幾年,沙國透過中國牽線悄悄與伊朗和解、重啟外交,希望穩定局勢。雖然他們樂見以色列打擊伊朗的代理勢力,如真主黨,但他們不認為主動打伊朗有利。而事實上,儘管川普嘴上強硬、動作激進,他本人其實非常抗拒再打一場中東戰爭。
2025年5月10日。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左)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會見了沙國外長費瑟親王(Prince Faisal bin Farhan,右)。(Iranian Foreign Ministry via AP)
外交官們向《金融時報》表示,加薩和其他區域衝突仍會列入議程,但國際危機組織(Cirsis Group)的漢納(Michael Wahid Hanna)則認為,在這樣一個以投資為主的行程中,這些敏感議題能談到什麼程度很難說,他說:「這些議題不能不談,但重點還是經濟。他們不會想讓政治影響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