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周恩來 文章列表
#
周恩來
約 69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王瀚興觀點:談孫立方中將晉升,牴觸國籍法疑慮
孫立方發言人晉任中將、擔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主任,其極少數「出生在中國大陸」的軍方人員。孫立方的母親是國劇名伶,師承京劇大師梅蘭芳體系,1982年帶著兒女到日本橫濱探親時,於我方協助下飛抵台灣,投奔自由,孫立方年僅14歲,是「小反共義士」。三國姜伯約,棄魏投漢,傳為佳話,孫將軍小小年紀,更是風雲際會,然似乎其將官身份,於近來當局釋法未合,申述之。
王瀚興
2025-05-07 06: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歷史
科技
商業
經濟
歐中建交50年:從雙贏到對華「伙伴、競爭者、對手」三重定義
1975年5月6日,歐盟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副主席索姆斯(ChristopherSoames)訪華期間同中國時任外交部長喬冠華舉行會談,雙方就建立外交關係達成共識。會談後,中國總理周恩來抱病會晤了索姆斯。
德國之聲
2025-05-06 20:29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回顧1945年美軍與共軍的軍事合作
去年我們談了美軍向延安派遣觀察組,拉開美國歷史上首次與中共展開軍事接觸的歷史。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筆者透過美國國家檔案館的一手資料介紹了魏德邁(AlbertC.Wedemeyer)接替史迪威(JosephW.Stilwell)後,對國軍進行改造的情況。儘管從頭到尾只有39個國軍步兵師接受改造成為「阿爾發」師(AlphaDivisions),卻仍為中華民國陸軍的全面美國化拉開序幕。
許劍虹
2025-05-04 07:2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西貢淪陷50周年─華裔越南人的歷史記憶
4月30日是北越攻陷南越首都西貢,以武力實現南北越統一50周年的紀念日。直到今天為止越南人對這一天的歷史意義仍存在著分歧,支持共產主義政權的認為這是越南人民推翻美國買辦政權,實現民族統一的「偉大時刻」。但是對於南方越南共和國的支持者而言,這一天是所謂的「黑色四月」(BlackApril),即越南全境淪陷於共產暴政之手的黑暗時刻。
許劍虹
2025-04-30 05: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林丹生專文:黃埔軍官學校東征陣亡烈士紀念碑
黃埔軍官學校東征陣亡烈士紀念碑,是為1925年10月第二次東征攻打惠州時陣亡的241名黃埔官生而建立。
林丹
2025-04-20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布洛薩專文:獨立事實與主權幻想─台獨論述如何說不通
2024年5月20號上任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不厭其煩地唱一段小調:由現在起,不需要隆重宣佈台灣獨立了,畢竟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國家,所以是主權國家。台灣既然已經獨立成一個主權,無所謂宣不宣布。這個說法在上一任總統蔡英文任期已經出現,但賴清德把它鑄成國家官方綱領。
布洛薩(Alain Brossat)
2025-03-28 07:10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蔡榮根觀點:坑灰未燼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直面歷史與自我
上世紀60到90年代華語影視鼎盛時期,大概很少人沒看過張永祥編劇的電影或電視劇吧!好友程富陽兄為編撰《編劇泰斗張永祥的一生回顧》,邀我陪同張永祥夫人任芝蘭女士回金門,尋找張永祥在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曾有過的足跡,讓我得以拜讀張永祥的回憶錄《八十自述》,得知他原來也是「澎湖七一三事件」山東流亡學生的一員。
蔡榮根
2025-03-16 07:0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為何是《反分裂國家法》而非《統一法》?這位台灣人親歷立法徵詢:北京看重這一件事
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立法震撼已經屆滿20年,「《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14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大陸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副委員長李鴻忠、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中共中央統戰部長石泰峰、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大陸公安部長王小洪等黨政高層出席。還有曾任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的天津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代表「台灣同胞」發言。
張鈞凱
2025-03-15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女權五姊妹」十周年:從苦哈哈到樂呵呵,海外中國女權人士藉「另類脫口秀」反抗父權
十年前,中國女權行動人士在「五姐妹事件」中遭到打擊,幾乎銷聲匿跡;十年後,一些出走海外的女權主義者和年輕一代發起「女權開放麥」(openmic)找尋自己的聲音——這種「另類脫口秀」成為她們手中自我賦權、自由表達的武器。
BBC News 中文
2025-03-09 16:18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林丹生專文:林振雄與蔣介石的交集
林振雄負責的管理部,責任重大,事務繁瑣,是負責黃埔軍校的庶務、交通、衛戍、交際等事務。同時也管理陸軍、監獄、軍樂、消防、軍紀、風紀、清潔等。作為主任,每天早晚各一次必須巡視軍校內外周圍,發現問題要立即處理。
林丹生
2025-03-02 07:10
新聞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VIP
大國博弈
逝者》從牧牛童成為哈佛博士!這個信仰毛澤東的台灣人 為何走向「國際公務員」?
今(2025)年農曆春節期間的1月27日,一位鮮少人知的台灣「奇人」,安詳地在美國麻省威廉斯鎮(Williamstown)家中離世,享年88歲。其人名曰龔忠武,高雄中學畢業後,考入台大哲學系後轉歷史系,1966年獲全額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師從美國「中國學」大師費正清(JohnKingFairbank)和史華慈(BenjaminSchwartz)。特別的是,在美留學期間,龔忠武參與了風起雲湧的保釣運動,從一位自由主義者蛻變為毛澤東信徒,從而展開了其不改其志又獨特非凡的一生。
張鈞凱
2025-02-19 09: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鍾延麟專文:彭真與毛澤東─整風幫手、探路助手與運動推手
毛澤東在陝北高原狀如冉冉而升的「紅太陽」,乃是中共延安整風、審幹運動強力推行毛澤東個人崇拜的重要結果。彭真在中央高層和中央黨校處處強調、彰顯毛澤東作為政治偉大、正確路線的具體化身;彭真也不顧情面、不怕得罪地對毛澤東鎖定的整風標靶、審查對象加以批鬥施壓,使之在自願和強制的結合下,對毛澤東的領導與英明及早乞降和輸誠。
鍾延麟
2025-01-27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俞劍鴻觀點:到底汪精衛反的是什麼樣的「共」?
我們是生活在矛盾之中,偏偏理論(theory)之應用可以化解矛盾和顛覆很多人的膚淺認知(perception)。
俞劍鴻
2025-01-19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本田善彥觀點:憶阪神大地震中窺見的「歷史暗渠」
下面故事五年前於港媒上闡述過,時逢阪神淡路大地震三十周年之際,重新分享於臺灣的讀者。
本田善彥
2025-01-17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劉孔伏觀點:劉源之諫或只是個開端
近來傳出劉源將軍上書中共中央,其題目令人驚訝地用了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獄中絕筆書題目〈多餘的話〉,海外媒體紛紛報導評述,引起人們關注。其上書之真偽,卻是說不清道不明。我在國內時曾經知道一些他不為外人所知的事,現在講出來供大家研究判斷。
劉孔伏
2025-01-12 07:1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卡特與尼克森,誰「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國前總統卡特以100歲高齡過世,會讓人想起另一個「對照組」案例:尼克森─卡特身後廣受讚譽,尼克森臭名昭彰到「歷史留名」。但2人到底那個對「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貢獻更大?
呂紹煒
2025-01-01 06:20
新聞
國際
歷史
BBC看卡特:一位懷抱「中國情結」的美國總統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Carter)於當地時間週日(12月29日)下午在喬治亞州的普萊恩斯(Plains,Georgia)家中逝世,享年100歲。卡特中心(CarterCenter)宣佈了這一消息。
BBC News 中文
2024-12-30 13:3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不要統戰部,難道要解放軍?」
最近台灣輿論最火紅的熱議詞,非「中共統戰」莫屬。馬龍、楊倩等陸生訪台是「統戰」,雙城論壇是「統戰」,鍾明軒等網紅、YouTuber去大陸拍片是「統戰」,還有自稱揭露「中國統戰部如何收買台灣網紅」的「統戰紀錄片」引爆話題。於是受執政黨青睞與重用的黑熊立委,跳出來以一句話一錘定音:「所有交流都是統戰」。以此邏輯換言之,台灣社會任何人只要與中國大陸沾上關係,「被統戰」便八九不離十,當然包括用中國大陸知名品牌空拍機來「DefendTaiwan」。
張鈞凱
2024-12-16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何代寧、林丹生專文:黃埔軍校總理紀念碑建成始末
今天聳立在黃埔軍校舊址校本部最高處的孫總理紀念碑,於1928年10月11日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典禮,歷時近兩年,凝聚了黃埔對軍人孫總理的敬意,見證了黃埔軍校校本部在廣州的最後歲月,還譜寫了中日民間友好的一段特殊篇章。
何代寧
2024-12-15 07:1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美國曾想推「兩個中國」未遂?林孝庭曝蔣介石與毛澤東有過「一中默契」
今日兩岸關係和台灣問題的總根源,許多都能追溯到戰後與冷戰時期,包括至今爭論不休的「一個中國」,美國曾經提出「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等方案,但不為蔣介石所接受。蔣介石的考量,是來自於民族主義的立場,抑或國民黨敗退台灣後不得不的選擇?
張鈞凱
2024-12-12 08: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