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許劍虹專欄:回顧1945年美軍與共軍的軍事合作

延安觀察組組長包瑞德與葉劍英一起視察共軍。(美國國家檔案館)

去年我們談了美軍向延安派遣觀察組,拉開美國歷史上首次與中共展開軍事接觸的歷史。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筆者透過美國國家檔案館的一手資料介紹了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接替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後,對國軍進行改造的情況。儘管從頭到尾只有39個國軍步兵師接受改造成為「阿爾發」師(Alpha Divisions),卻仍為中華民國陸軍的全面美國化拉開序幕。

那麼中共軍隊呢?起碼到1945年初,共軍至少8路軍名義上還是國民革命軍的一分子,是美軍在中國戰場上打擊日軍的盟友。難道魏德邁在規劃中國戰場反攻的過程中,都沒有思考過運用共軍投入到對日作戰之中?起碼共軍在戰時營救了80餘名在淪陷區上空被擊落或者迫降的美軍飛行員,對第14航空軍以及第20航空軍的對日空中作戰不能說毫無益處。

同時駐印度美軍第10航空軍麾下的第10氣象中隊,也派了一批人馬攜氣象設備隨美軍觀察組進駐延安,專門蒐集西北、華北乃至於日本本土的氣象情報供已經轉移到馬里亞納群島的第20航空軍使用。據說B-29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的氣象情報就來自於延安的第10氣象中隊,儘管中共當下對此毫不知情.卻還是為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加速貢獻了一份力。

當然因為戰後中共對美國以核武攻擊日本一事持譴責態度,北京當局直到今天都不太願意談這件自打嘴巴的往事,即便這或許是共軍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為日本投降付出的最大貢獻。那麼是否在魏德邁取代史迪威,改善了與蔣委員長的關係以後,美國就完全放棄了武裝中共的想法?其實魏德邁出任駐華美軍司令後,武裝中共投入對日反攻的規劃還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

透過駐延安觀察組傳回的情報,駐華美軍對共軍的訊息有相當程度的掌握。(胡佛研究所)
透過駐延安觀察組傳回的情報,駐華美軍對共軍的訊息有相當程度的掌握。(胡佛研究所)

武裝8路軍的計劃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前身戰略情報局(Officeof Strategic Services)派出伯德(Willis Bird)上校,在1945年12月15日跟著美國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戴維斯(John Paton Davies Jr. )、駐延安美軍觀察組長包瑞德(David D. Barrett)上校一起訪問延安,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以及葉劍英等中共軍政領袖商談軍事合作計劃。

伯德希望戰略情報局的特種作戰部隊能夠空降到華北戰場,在8路軍協助下對日軍交通線實施破壞。期間戰略情報局不僅將向25,000名共軍供應包括食物、制服以及武器裝備的後勤支援,還將為8路軍提供爆破訓練。毛澤東對此提議非常期待,認為是美國對延安提供軍事援助的開始,伯德一行人在延安待了兩天後就在12月17日回到重慶。 (相關報導: 事實查核:「美國給烏克蘭的援助是歐洲的三倍」,這是真的嗎? 更多文章

10天後的12月17日,準備返回延安的包瑞德為魏德邁將軍的參謀長麥克魯(Robert B. McClure)召見。麥克魯表示美軍一個空降師可能會在反攻日本的過程中空降到山東,考量到當地有大量8路軍在活動,他希望以此為契機展開和共軍之間的合作。於是包瑞德奉麥克魯的指示,要將此一消息報告給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