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是生活在矛盾之中,偏偏理論 (theory)之應用可以化解矛盾和顛覆很多人的膚淺認知 (perception)。
作為一個政治家,汪是忠(中國國民)黨愛(中華民)國的。誠如一些學者、專家所言,汪的一生政治生涯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像他是反共的,只不過絕對不是100%地反共。進一步言,如果他和戴笠能夠活到韓戰爆發的前後,他們和反共的蔣介石就不必在1949年12月轉進台灣地區了。
由於汪並非100%地反共,這也就是為何中國共產黨敢於2023年12月~2024年1月還原歷史、放映了由官方中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首次播放的《問蒼茫 (The Forerunner)》。此舉至少首次平反了被貼上作為公敵的大(狗)漢奸這個標籤的汪50%。
在中共的內心深處,汪是否為賣國賊總的來說乃是一個假議題或者充其量是次要的,因為中共在抗戰結束之後已經收編了汪的95%追隨者或者為汪政權工作的人馬。
在《問蒼茫》放映之前,亦即於2007年11月,國民黨在113週年黨慶活動只平反了汪5%。
特別糟糕的是,去年11月24日也就是說汪剛好過世滿80年又14天,國民黨的第21屆第4次全國代表大會首次結合了130週年黨慶;然而,作為一個藍色和紅色的混合體的紫色國民黨的主席朱立倫在他的講演中卻一個字也沒有提到汪。
汪精衛最在乎的是中共這個黨是否會清算掉國民黨
這一節的標題解答了為何汪反共,別無其它原因,不過有必要加上一些文字亦即汪也不會讓任何政黨把國民黨改變為在野、反對黨。
清算的英文字是 liquidate,類似 kill 這個血腥動詞或者趕盡殺絕這四個中文字。
總的來說,從頭到尾在汪的政治生涯,他並沒有要清算中共這個黨的念頭。如果有的話,他就是中國人打中國人了。
也善於搞辯證法 (dialectics)的中共在成立政權之後也沒有100%地清算國民黨。它包容了以宋慶齡為首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95年1月,自1993年3月成為國家主席的江澤民首次提出了八項主張,其中的第四點就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2019年1月,作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也首次推出了台灣方案。此舉是為了爭取那一些認同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和平統一等等等等的台灣地區同胞對大陸地區的支持。
由於中共不會先對台灣地區同胞開第一槍也因為它信心滿滿能夠至少在大陸地區執政下去,它是不會在金、馬、台、澎趕盡殺絕國民黨的。換言之,如果汪還活到今天,他是會時常赴大陸地區和共產黨人進行交流的。
第一,汪並不100%地排斥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烏托邦等等等等。這是因為國父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說的很清楚: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更何況,汪接受孫的類似烏托邦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個意識形態。
(相關報導:
許劍虹專欄:靠漢奸拉拔起來的中共空軍
|
更多文章
)
當汪主持廣州國民政府時,他也得到共產國家蘇聯的支持。他也提拔過毛澤東。後者還領取了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一個月薪水120元銀幣/大洋(俗稱袁世凱大頭)。簡言之,三民主義和中共所講的雷同99%。1%的不同點在於:如果你是前者的支持者就高呼三民主義萬歲,而如果你是後者的擁護者就吶喊共產主義萬萬歲。
一個作者指出,中共領導人像是陳獨秀早就認定汪為國民黨內的左派領袖,也只有他可以削弱和抑制蔣的軍事獨裁傾向。也有另外一個中共黨員說汪是以那個面目出現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筆者基本上同意那兩位觀察家的觀點;不過,汪還是有別於國民黨內也被劃分為左派的親共這一派系。總的來說,汪在任何的時間與空間環境之下不會對中共100%的不友善(也就是說頂多51%的不友善)只要中共不清算國民黨或者取代國民黨為執政黨。
第二,1927年5月,汪親自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駐中國代表 M. N. Roy 有所互動。為了得到汪的信任,後者也給前者過目一份只有極少數核心黨員才能夠看到的一份絕對秘密文件。裡面是說中共將成立中國工農紅軍(Chinese Red Army)。就像他自己所言,汪立即感受到說國民黨的生命將根本受到危害。就這樣子,分共這個概念在他的腦海浮現出來。
第三,一個文獻指出:1927年4月,蔣開始清黨。到了1928年上半年,中共黨員人數從25,000多名銳減至10,000人。另外一個文獻則提到另外一個數據說該黨員人數當時有5萬多。1927年8月1日,中共將領周恩來、葉挺、賀龍和朱德率領部隊發動南昌起義但是被迫向南方撤退至廣東省汕頭地區;之後,他們不得已再度轉進福建省邊區。六天後,中共中央召開了八七緊急會議,強迫了當時的總書記陳獨秀辭去他的職務、確定了以武力奪取政權的總方針以及首次聽到毛澤東在會議上所提的著名論斷也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隔天,汪在武漢下令處決中共黨員。
在撰寫這一篇文章之前,我信以為真說汪和蔣一樣於1927年4月的前後處決了不少的中共黨員。可是,軍事歷史研究者許劍虹在他的2022年6月19日的《風傳媒》文章引述了汪的話說他並沒有親自或者下令殺過共產黨人。我選擇了相信汪本人和許的話。去年,許還寄發了一個電子郵件提醒我說當汪在武漢國民政府執政時並沒有什麼軍隊。誠如許所言,汪乃痛恨蔣的軍人干政、長臂管轄。許也指出說是蔣收買了汪的部隊,而且是以那一些部隊的名義以武力或者暴力來消滅中共的。
第四,汪的確擔心說當日本帝國侵略中國時,中共會借著機會坐大。局勢的演變的確如同他所言。當時的英國首相 Winston L. S. Churchill 和戴笠也體會到說一旦打敗了以納粹德國、小日本和法西斯義大利為主的軸心國緊接著就要面對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勢力。
不過,由於在抗戰期間,中共多少和國民黨合作和協作了,汪也就樂意地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在有必要時拉中共一把,例如汪提供了一些情報給中共的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為新四軍,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留在南方八省進行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由此觀之,絕對、絕對、絕對不能夠排除說汪就是戴笠的下線。
(相關報導:
許劍虹專欄:靠漢奸拉拔起來的中共空軍
|
更多文章
)
如同上一段文字所講的,汪的預測成為事實。1946年5月,大規模的內戰終於爆發。中共說是國民黨先在中原地區開了第一槍。我也相信。1949年4~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全渡過了長江。如果當時汪還健在的話,他肯定毫不猶豫的會選擇站在蔣的那一邊亦即號召他的以前60萬人馬的和平軍和蔣一起來對抗解放軍。
第五,在日本主子的吩咐下,汪於1941年5月成立了一個龐大的反共軍事組織也就是清鄉委員會。這個組織也要面對當地的土匪。從《死敵》這一部電視影集,觀眾得知在1949年秋天,湖南省境內竟然還是有被國民黨保密局【前身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軍統(局)】拉過去的土匪來對付中共的解放軍。筆者想要表達的是,雖然兩年之後汪的那個組織被最高國防會議撤銷,改由汪政權的行政院清鄉事務局與地方政府來管理但是它被沒有被真正地利用來掃蕩中共新四軍的游擊隊和殘餘份子。
第六,許指出汪曾經延續了「聯俄容共」這個路線和政策也盡量的在黨內栽培像是毛澤東這一號人物。後來,為何汪使用了分共這個概念,而它的真正意思為何?
汪鐵定是針對容共這個概念而來創造了(和平地)分共(亦即將共產黨人請出武漢國民政府)這個概念。
「聯俄容共」是1923年由吳稚暉率先使用的。後人把它視為國共的第一次合作。1927年,吳認為中共與蘇聯的密切聯繫會危害中國未來之發展,並有破壞中華文化之嫌疑,因此大力主張黨內清黨。是誰宣佈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結束?汪也。通過蔣的親信吳,蔣也得知 Roy 的底牌。
為何孫會接納「聯俄容共」這個路線和政策?這是因為在得不到實行資本主義的西方國家的無條件或者合理範圍之內的援助之下,孫在晚年只好尋找蘇聯的協助也就是引進後者的政治訓練、軍事及財務的援助。中共則將該時期國民黨的路線和政策稱之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是所謂的新三民主義/毛的新民主主義。
2025年1月12日,我看到了一個投稿者所談到的十如十美。十個“如”:如山 如海 如林 如雲 如寬闊 如真 如善 如美 如意 如喜悅,而十個“美”則為美麗 美好 美言 美心 美自在 美景 美味 美夢 美滿 美人生。中文的片語是否也有最起碼十個“分”呢?
我並沒有在字典或者網頁單獨找到分共這個概念的定義。許的認定為國共分家。是否也有其它的可能性呢?
分開:很接近分共也就是把國民黨和中共分開來。在《諜戰英豪》的第20集的第20~21分鐘處,一個侵略中華大地的日本軍官提到分兵這一個概念:“是。。。他們分兵。。。。【那一個連】怎麼分兵。。。。他們用一半的兵力和我們周旋。。。另一半卻從地道里撤走。。。。”
分手:此一含義為不排除說國共兩黨會復合,也的確如此像是等同於抗戰時期的第二次合作和協作
分裂:此一片語像是寧漢分裂所代表的,帶有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加上後續有可能出現的以武力或者暴力封殺、去除對方的含義。故,也有作者說分共 = 同中共決裂。此與和平的把中共請出武漢國民政府有所不同。
分權 (separation of power):亦即把部分的黨內權力交給中共
分享(在21世紀的上海市,共享單車為一個機制 (mechanism)的例子):好比說在《問蒼茫》,國父的長子孫科打了一個比喻:國共兩黨是在穿著同一條褲子或者當國共在抗戰結束時分享打敗日寇的果實和喜悅
總而言之,頭3個分和最後第10個分比較和汪的分共分不開。順便一提的是,分享是和 international regimes (ir, 國際共善的第一階段)這個理論有大幅度雷同之處。由於篇幅關係,我只點到為止。
一個和分享有關的理論就是 international regimes 【ir (國際共善的第一階段)】。在1920年代初就已經至少有一個條約是和 ir 有關。由於篇幅關係,我只點到為止:在任何一個 regime 之下,大家都會體會說必須要合作和協作來共同解決他們在某一個 area 所面對的議題,所得出的結果是對大家(含敵對勢力)都好。
汪和蔣非常、非常不可能懂這個理論,因為至今99%的中國人/華人也都是對它一知半解。但是,汪能夠體會到說一旦應用 ir,中共在淪陷區將也會分享到好處,譬如維持和持續人人有飯吃、可有自己的住處居所這個機制和舉措(measure)。
餘論
本文嘗試解讀汪的內心世界。如果讀者覺得合乎邏輯,我作為學術界的一個退而不休的讀書人就算是及格了。
非常遺憾的是,沒有幾個在台灣地區和海外的國民黨黨員加上汪的後代積極的要求他們的黨中央加大平反汪的百分比。我認為蔣在抗戰時期的功勞和苦勞佔75%。剩下的百分比就要這麼地安排:馬占山,5%以及汪與那一些為中華民國犧牲和奉獻的各黨派的情報人員(包括戴雨農)與軍隊,20%。如果要超過或者打平蔣的75%,汪在國民黨內的百分比就要加上中共所給的百分比。到目前為止,中共的百分比只算到1927年底,因為《問蒼茫》歸納、演繹到那一個時間點。
很悲哀的是,抗戰結束之後,中共在東北地區大膽地收編了不少害怕被國民黨貼上大小漢奸這個標籤或者不願意被國民黨制裁的滿洲國政府的軍隊和汪政權在淪陷區的和平軍。又中華民國的格局和治理地盤可謂越來越小。台灣地區的國民黨已經95%地失去了為汪政權工作的人馬的向心力加上在1949年10月1日之後被毛人鳳所指示、強迫留守在大陸地區或者無奈地投靠中共的所謂的大小漢奸的後代的支持。簡言之,我認為中共是算計好了才放映《問蒼茫》的。
(相關報導:
許劍虹專欄:靠漢奸拉拔起來的中共空軍
|
更多文章
)
自古以來就有情報人員。很多他們的言行加上不少的作品元素像是故意地(配合)演戲、動作、懸疑、詭計、背叛、緊張、刺激、驚悚 (thriller)、衝突、對抗、煽情等等等等是會重複的。
*作者為前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24年4月,俞劍鴻中文專書《汪精衛:你不知道的真相》在美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