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電子產品 文章列表
#
電子產品
約 1,8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財經
台幣暴力升值告終?專家解析升值目標值:美國不需要傷害台灣
美中貿易戰出現和緩跡象,上周全球持續關注美國對等關稅之際,新台幣在5月2日、5日兩個交易日盤中皆大升超過1元,匯率觸及29.59元,一度引發市場恐慌及外幣換匯潮;今(13)日則收在30.45元,已是連續近一周交易日收低。對此,經濟學家吳嘉隆評估,有人說(美元兌)台幣會看到28、27、25元,但他認為,台幣升值已經結束了。
李瑋萱
2025-05-13 22:0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BBC解析「美中交鋒第一回合」:到底算誰贏?90天後又會怎麼樣?
這是全球貿易戰主要戰線上的一場停火。全球市場再度上揚,貨櫃船得以重新航行穿越太平洋。
BBC News 中文
2025-05-13 17:47
新聞
國內
財經
三星超薄新旗艦Galaxy S25 Edge登場!消費者願為外型犧牲相機與續航力嗎?
三星今(13)日於台灣正式發表全新產品線GalaxyS25Edge,主打「極致輕薄」設計,厚度僅5.8mm、重量僅163g,成為GalaxyS系列史上最薄旗艦手機。
魏鑫陽
2025-05-13 13:36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熱議華爾街
商業熱議》中國最大IC代工廠業績亮眼!中芯Q1淨利大增100%+,北京找到方法突破晶片圍堵?
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公布第一季業績,淨利大幅增長,主要因為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以及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客戶提前拉貨。中芯國際的第一季淨利,較上年同期增長逾一倍,至1.880億美元。公司指出,由於地緣政治不確定增加,一些客戶提前下單備貨。與此同時,中國政府......
金牛幫幫忙
2025-05-13 11:30
風生活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中美關稅休兵90天,磋商機制啟動!川普示弱還是另有佈局一文看懂
中美兩國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了備受全球關注的高層經貿會談。雙方不僅宣布互降部分關稅,暫時緩解了持續多年的貿易戰緊張局勢,更達成共識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為未來雙邊經貿關係搭建長期溝通平台。這一突破讓外界不禁猜測:川普此次是否示弱?還是另有深謀遠慮?
下班經濟學
2025-05-12 16:19
風生活
理財
商業
新知
不是momo、PChome!這1超強電商逆勢成長「營收高達79億元」,直逼台灣龍頭寶座
本土兩大電商日前同步公告第一季財報,台灣線上零售龍頭momo富邦媒公布,第1季歸屬母公司淨利新台幣8.6億元,每股盈餘3.41元;PChome網路家庭集團公布第1季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損1.48億元,每股淨損0.79元,虧損幅度較前2季收窄,值得注意的是,美商酷澎第1季業績淨營收達79億美元,主要成長動能之一為台灣市場挹注。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12 16:04
新聞
國際
兩岸
聯俄抗中的「反向季辛吉」戰略,到底有沒有效?普京與習近平紅場閱兵給答案
5月9日,普京和習近平一同出現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台上,並且慷慨地稱習為「主要嘉賓」。
BBC News 中文
2025-05-11 07:42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美中終於坐上談判桌,雙方將走向脫鉤或妥協?牽動台灣經濟命脈的談判大戲開始前,你該知道些什麼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大幅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後,由於雙邊每年的貿易額在6000億美元左右,全球經濟也隨之面臨重大考驗。雙方代表5月10日終於在瑞士展開高層貿易談判,力圖挽回部分經貿關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Greer)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各自領銜的代表團,將牽動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走向。
國際中心
2025-05-10 21:01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科技
經濟
韋安觀點:中國「新三樣」─川普VS習近平另一場「美中貨幣隱形大戰」!
「當『新三樣』替代『舊三樣』:中國新能源革命會重塑世界秩序?」 「一邊是石油美元防線,一邊是新能源攻勢:川普與習近平另一場世紀博弈?」
韋安
2025-05-10 07:00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熱門商品銷量和獲利銳減:日本大廠Panasonic要重整公司,擬在全球裁員1萬人
日本企業Panasonic控股公司(舊名松下電器)宣告,將對內部多項業務進行大規模重整,尤其是該品牌最重要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為了改善企業體質,計畫在全球範圍裁員大約一萬人,同時還要裁減合併績效不佳的部門,但官方聲明中,並沒有明確點名哪些部門可能面臨縮編。
李靖棠
2025-05-09 18:45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為何不能讓中國下跪?學者:習近平已做好對抗準備,而且川普政權越來越像中國
在紐約大學哲學系擔任客座教授的戈爾拉赫(AlexanderGörlach)8日在《新蘇黎世報》發表客座評論,談「川普為何不能讓中國屈服」。戈爾拉赫說,北京已經從川普1.0吸取教訓,並為貿易戰開打做好準備—習近平似乎已準備好對抗美國的關稅政策。
國際中心
2025-05-09 12:18
新聞
政治
財經
美中科技戰誰占上風?郭正亮提黃仁勳1句話:這公司恐搶輝達訂單
中美關稅戰升溫,雙方你來我往超過2個月,針對彼此進口產品所加徵的關稅幅度均突破100%,也是美國國內缺貨問題越來越嚴重,前立委郭正亮7日在個人YT節目《郭正亮頻道》指出,隨著進口商品價格提升,美國未來在貿易戰中會難以勝出,甚至經濟也將遇上嚴峻的挑戰。
傅乙珮
2025-05-09 08:4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川普魯莽霸凌,干擾全球動搖國本
2025年1月20日,川普再度入主白宮,面對的是一個財政狀況堪憂的美國:每年1.8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92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以及高達36萬億美元的國債重擔。特別是2025年6月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國債,迫使川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激進的開源節流政策,但是這些政策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而加速了美國霸權體系的瓦解。
成吉鹿
2025-05-08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中美貿易戰外溢效應擴大 印度憂慮成為中國商品傾銷新戰場
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64歲的蒂魯納瓦卡蘇(Thirunavkarsu)經營的紡紗廠運作明顯放慢。
BBC News 中文
2025-05-06 15:14
風生活
商業
經濟
台積電美國廠撐得住嗎?川普喊製造業回流,專家揭3致命問題:根本沒人願意做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吹響「製造業回流」戰鼓,以高關稅作為核心手段,聲稱要「讓美國製造業重返榮耀」。但這一政策真的可行嗎?投資達人「股人阿勳」直言,美國製造根本是一句政治口號,不但無法實現產業回流,反而可能引發通膨與訂單外流潮,最終「傷人七分、傷己三分」,甚至讓中國成最大受益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5 10:53
風生活
房地產
理財
買房要裝傳統鑰匙鎖還是電子鎖?過來人秒選它「用10年沒換過」:後悔沒有早點買
隨著科技進步,許多人的家門已不如以往使用傳統鑰匙鎖,而是使用電子鎖,以密碼或指紋等方式提升社區或大樓的安全性。近期有網友表示,在考慮大門要不要換電子鎖,原因是不用拿鑰匙開關門,能省下時間,不過,經查詢,價格約落在一兩萬,平常也要維修,讓他好奇詢問,「真的划算嗎」。
江庭榛
2025-05-05 09:00
評論
財經
專欄
兩岸
許詠翔觀點:台灣人為何覺得裕隆「可割可棄」
當川普在「關稅解放日」宣布台灣的高關稅稅率那一刻,有一群人主張「不要再保護裕隆了」,裡面甚至不乏兼具學養實務經驗的財經名家。幾十年來台灣為了保護裕隆──應該說汽車國產政策,力行拉高進口車門檻政策,時至今日,在差不多時間用差不多策略韓國現代汽車已經是穩穩地全球前5大汽車集團,但裕隆呢?別說跟「跨國汽車集團」這個名詞絲毫沾不上邊,甚至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都東倒西歪,怎麼能不被千夫所指,被當棄子呢?
許詠翔
2025-05-04 06:20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新台幣匯率狂飆,對台積電、半導體業有多傷?張忠謀曾經這樣說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期大幅升值,今(2)日終場以31.064元作收,單日強升9.53角,升幅高達3.07%。對於營收以美元計價的台積電而言,估計新台幣匯率升值1%,將衝擊營業利益率下降0.4個百分點。
林彥呈
2025-05-02 21:18
品味生活
理財
中信金控落實責任採購 獲「TOPS台北好購」採購貢獻獎暨臺北市環保局「綠色採購績優單位」
中信金控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積極響應政府綠色採購政策,以實際行動落實永續經營,今日中信銀行、台灣人壽榮獲2025年第一屆「TOPS台北好購」採購貢獻獎之金獎及銀獎。無獨有偶,中信金控去年採購金額達新臺幣10.35億元,今年第16度獲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民間企業與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
唐可欣
2025-05-02 18:25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面對川普關稅挑戰,庫克有解方:今後售美iPhone,大部分不會在中國生產
蘋果公司表示,將大部分銷往美國的iPhone和其他設備的生產從中國轉移出去,以回應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的關稅政策。
BBC News 中文
2025-05-02 16: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