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今(13)日於台灣正式發表全新產品線Galaxy S25 Edge,主打「極致輕薄」設計,厚度僅5.8mm、重量僅163g,成為Galaxy S系列史上最薄旗艦手機。
不過,在機身設計與便攜性獲得突破的同時,也引發消費者討論:為了輕薄外型,是否願意付出相機規格、電池續航與價格的代價?
Galaxy再造「輕薄旗艦」 定位介於S25+與Ultra之間
Galaxy S25 Edge是三星今年S25系列之外,首度推出的全新子產品線。延續旗艦系列的核心設計語言,S25 Edge 以「便攜化旗艦」為訴求,瞄準追求外觀設計與效能平衡的族群。
S25 Edge搭載Snapdragon 8 Elite處理器、2億畫素主鏡頭、支援全套Galaxy AI應用,S25 Edge與S25 Ultra具備相同等級的核心性能;不過電池容量僅為3900mAh,並未支援eSIM,且快充功率維持在25W(約30分鐘充至55%)。
台灣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副總經理邱柏青表示,「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消費者希望旗艦手機具備更好的便攜性與設計感,因此打造出S25 Edge這款全新產品線。未來會依市場反應,研議是否延伸為常態性系列。」

輕薄背後的突破:鈦金屬機身+新一代散熱模組
S25 Edge 所採用的工藝也值得關注。機身框架為堅固的鈦合金材質,正面搭載康寧最新Ceramic II玻璃,強化耐刮與抗摔性能,旨在回應市場對「輕薄機種=易損」的疑慮。
為解決有限空間下的散熱挑戰,S25 Edge導入優化後的Vapor Chamber散熱系統,不僅厚度更薄,散熱面積也進一步擴大,確保長時間使用下的效能穩定性。
同時藉由AI電池管理系統與高效率動態顯示引擎(mDNIe),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補足因電池容量縮減而可能造成的續航壓力。
規格縮減、售價提升 消費者如何抉擇?
S25 Edge台灣版本推出兩種容量:12GB+256GB建議售價新台幣37900元,12GB+512GB則為41900元,售價定位約略落在S25 Plus與S25 Ultra之間。
不過從功能上來看,該機鏡頭數量較少、電池容量略小、快充功率低於部分同級對手,引發部分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質疑。有媒體提問,是否會影響S25與S25 Plus的市場銷量?三星強調,目前不會調整既有產品供應策略,會先讓市場「自由選擇」。

三星布局新族群 輕薄手機能否撐起一條線?
Galaxy S25 Edge某種程度上反映三星在旗艦機市場的策略再分化:一方面持續強化Ultra機型作為頂級攝影與效能平台,一方面也針對講求機身設計與使用便利性的消費族群推出新選擇。
在受訪時,邱柏青坦言,「這是一款帶有試驗性的產品,但如果使用者反應良好,我們不排除持續發展這條產品線。」 (相關報導: 先別太開心!股市狂歡中美關稅停火 專家示警注意「這現象」:市場有警訊 | 更多文章 )
隨著市場對摺疊機、AI手機與輕薄機種的接受度提升,三星藉由S25 Edge觀察消費者對「外型美學 vs 功能完整」的取捨傾向,也將影響未來產品設計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