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暴力升值告終?專家解析升值目標值:美國不需要傷害台灣

新台幣月初暴力式升值,一度引發市場恐慌和換匯潮。(資料照,顏麟宇攝)

美中貿易戰出現和緩跡象,上周全球持續關注美國對等關稅之際,新台幣在5月2日、5日兩個交易日盤中皆大升超過1元,匯率觸及29.59元,一度引發市場恐慌及外幣換匯潮;今(13)日則收在30.45元,已是連續近一周交易日收低。對此,經濟學家吳嘉隆評估,有人說(美元兌)台幣會看到28、27、25元,但他認為,台幣升值已經結束了。

吳嘉隆近日在《Catch大錢潮》節目中指出,所謂「貨幣升值」是美國對順差國施加壓力工具,逼你拿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例如增加對美採購、投資,降低關稅、掃除貿易障礙等,但「市場開放」才是美國想要的。而台幣出現升值預期心理,一個說法是美國會對順差國加壓讓其貨幣升值,特別是亞洲國家,這也是韓國央行總裁先前提到的,但他認為台幣升值已經結束了,且不會再來一次。

吳嘉隆進一步說,對台幣升值的預期心理,其實側面反映出台灣出口商、壽險公司手上有龐大的美元資產,且資產數量可能超過中國所持有的美債,大家忽然發現,台灣原來是大戶;再者,所謂的「海湖莊園協議」研究報告其實只是一種見解,不可能說要看到「13.3」,美國其實沒有什麼升值的目標值,純粹是加壓力用的,例如30加壓有效就30元,28就28,因為美國不需要傷害台灣,否則投資減少反而不符合美國利益。

關稅恐釀停滯性通膨?吳嘉隆:Fed在等降息正當性

另外一點,吳嘉隆提到「恐慌性拋售」,他指出,這在股票市場、外匯市場都不可能持續,這次台幣也是(升值)兩天,恐慌性拋售美元,當情緒消退後,馬上就拉回去。再者是關稅,吳嘉隆認為,許多左派媒體唱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說關稅會讓通膨惡化,但如今數據正在改善,他評估不會有停滯性通膨,且油價可能跌破50美元,美國聯準會(Fed)仍在觀望,待確認油價、租金、工資等數據能抵銷掉關稅衝擊,不至於讓通膨惡化後,屆時就有降息的正當性了。

針對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於匯率的喊話,吳嘉隆指出,央行釋放重要訊息,指美國財政部沒有對台灣施加升值壓力,有人寧可相信韓國央行,但他認為,美國對韓國和台灣的待遇不會一樣,因為如今韓國總統很可能是親中派當選,美國當然要加壓,韓國以為他們受到的壓力和所有亞洲國家都一樣,但談判的時候,韓國不會知道美台談了什麼。吳嘉隆認為,楊金龍沒有講謊話的必要,美國或許在關稅上給台灣壓力,但貨幣升值應該沒有,因為美國知道,買台灣的AI伺服器、電子產品等,這不是升值能解決的。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