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軍事戰略 文章列表
#
軍事戰略
約 59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環繞地緣政治要衝,濟州島上的美蘇論戰:《濟州四‧三》選摘(2)
濟州島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即因地緣政治位置而受到列強的注意。美國媒體從一八八○年代末到一九○○年代初,一直將濟州島的地緣政治位置稱為「要衝」,在韓半島脫離殖民統治後,進入南韓的美國第二十四軍軍事專家是如此評價濟州島的:「就算是簡單地瞥一下地圖,也能知道這座島(濟州島)位在一個極具戰略性的位置(extremelystrategiclocation)。」
許胡峻
2025-05-13 0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林金順觀點:用極而絕,雖勝必蹶─冷眼看以、美極絕戰略與賴政府戰道之偏失
自古為政之道,都依「世道法則」而行,自然法則貴在均衡不偏,守中不極,乃能持衡與持久不絕,以色列對巴國的種族滅絕,以及美國稱霸百年而驟衰,就是違逆此一法則,足以做為民進黨當前執政之鑑誡。
林金順
2025-05-11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防衛難以固守、重層無法嚇阻─國軍戰略必須調整,為什麼?
回顧民國38年國軍隨政府播遷來台,國軍的軍事戰略即隨著時代的脈動歷經「攻勢作戰」、「攻守一體」、「守勢防衛」、「積極防衛」、「守勢防衛」等時期演變,而發展成現行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註:坊間曾質疑所謂「重層」究竟是幾層?但一直未見軍方公開予以釋疑)。
李志堯
2025-05-07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在美軍基地拍攝數千張照片被警方逮捕只能釋放 韓國為何無法法辦中國間諜
韓國警方24日表示,兩名中國籍男子因在駐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外拍攝戰機畫面而被逮捕,這已是他們本周內第2次因相同行為被拘留。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25 1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軍事
這項法案讓美國造船業市占落後中國5000倍 為何美軍反對廢除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採取重大行動,旨在振興美國嚴重落後於中國的造船產業。4月10日,川普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啟動一系列促進產業成長的政策措施。該命令要求相關政府機構制定「海事行動計畫」(MaritimeActionPlan),同時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具體建議清單,以應對中國在造船領域被指控的「不公平競爭行為」。這一舉措凸顯了美國政府對造船業戰略重要性的重新評估。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21 12:26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清朝滅亡後,百萬清軍都去哪了?揭密課本沒說的真相,其中一支竟藏了75年後才被發現
清朝統治中國近300年,八旗對清兵入關和此後維持政局的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隨入關成為統治中原的支柱。然而,隨著時代演變,八旗軍在清朝覆滅後,百萬清軍都去哪了?事實上,其中一支殘餘部隊竟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08 17:45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不畏川普制裁!中國反擊限制「工業維他命」出口,專家:直擊美國軍工痛點
隨著美國政府對中國徵收對等關稅,中國迅速作出反制,宣佈對七類中重稀土物項進行出口管制,涉及釤、釓、鋱、鏑、鑥、鈧、釔等關鍵稀土資源。這一舉措對美國軍工及高科技領域構成重大挑戰,成為中美貿易戰中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下班經濟學
2025-04-07 17: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華盛頓、莫斯科、北京與特拉維夫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
——「秩序不是保障,而是實力的制衡與妥協」。
韋安
2025-04-04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調整軍事戰略 華郵:遏制中國奪取台灣,施壓台灣「大幅提升」國防預算
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29日獨家報導,根據一份機密的內部指導備忘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Hegseth)已重新調整華府軍事戰略,著重遏制中國奪取台灣的行動及強化本土防衛;基於人員及資源有限,五角大廈將「承擔」歐洲及其他地區的風險,以達成這一目標。
中央社
2025-03-30 12:43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美中攜手為「自由中華」而戰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筆者在布里斯堡國家公墓向52位中華民國空軍烈士致敬之後,繼續趕路到德州斐德烈克斯堡(Fredericksburg)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NationalMuseumofthePacificWar)參觀。斐德烈克斯堡是前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尼米茲(ChesterW,Nimitz,Sr.)將軍的故鄉,因此這座博物館設立於此注定與這位擊敗日本的美國海軍上將有深厚淵源。
許劍虹
2025-03-30 07:2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法理包裝的對抗路線─賴清德正在把臺灣推向戰爭
近期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確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強調國防預算將提高至GDP的3%,這一連串舉措無疑是將整體國家路線導向對抗與軍備競賽,其後果令人憂心。國人必須正視一個事實:賴政府不是在強化和平,而是正在從法理、制度與預算全面準備迎戰,正將台灣引向戰爭的道路。
邱泰達
2025-03-30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布洛薩專文:獨立事實與主權幻想─台獨論述如何說不通
2024年5月20號上任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不厭其煩地唱一段小調:由現在起,不需要隆重宣佈台灣獨立了,畢竟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國家,所以是主權國家。台灣既然已經獨立成一個主權,無所謂宣不宣布。這個說法在上一任總統蔡英文任期已經出現,但賴清德把它鑄成國家官方綱領。
布洛薩(Alain Brossat)
2025-03-28 07:10
新聞
政治
軍事
國防四年期總檢討出爐「比4年前多11頁」 軍方作戰思維有哪些轉變?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相較於4年前的QDR,這次篇幅多增加了11頁,這4年間軍方新增哪些項目?戰略上又有哪些轉變?
張曜麟
2025-03-18 18:15
新聞
政治
軍事
今年漢光演習想定「2027共軍犯台」 實兵操演天數翻倍 重點鎖定6大科目
國軍年度重大操演「漢光41號」今年大幅增加演練時間,從過往的5天4夜實兵演練,增加成一倍的10天9夜,國防部指出,7月份「實兵演練」規劃於9日至18日,採實兵、實地、實時及部份對抗操演方式進行,並以步兵旅全旅擴編動員、聯合反封鎖、防禦性布雷、物資分散屯儲、新式武器裝備作戰效能及軍民整合等課目為本次演習重點,
張曜麟
2025-03-18 17:17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軍大舉推進、烏克蘭士兵連夜逃跑:專家怎麼看澤倫斯基的庫斯克攻勢?
3月初,烏軍在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的戰況急轉直下;烏克蘭去年8月一度上千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領土,讓烏克蘭士氣大振,在北韓部隊的幫助下,俄軍逐步收復多個城鎮。根據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fortheStudyofWar)17日的最新資料,烏軍目前已撤出大部分的庫斯克領土,只控制著沿烏俄邊界的一小片土地。
李岱青
2025-03-18 17:04
新聞
政治
軍事
台灣軍事戰略重大轉變 防禦體系不只傳統陸海空 更首度納「太空」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其中在軍事戰略上,國軍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方向,並強調在「機動、敏捷、致命、成本效益、隱匿」原則,並首度納入太空等多重空間領域的防禦體系。
張曜麟
2025-03-18 14:50
新聞
政治
軍事
賴清德首本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出爐 台灣軍事戰略正式定調「這8字」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本次之主軸為「建構敏捷應變戰力與全社會防衛韌性,確保國家安全」,區分為6章論述,說明整體國際戰略環境變動與我國面臨的國防安全挑戰,凸顯我國在印太地緣戰略的關鍵地位。其中,在國防戰略上,將以「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軍事作戰整備方向,同時將協同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執行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強化防衛韌性。
張曜麟
2025-03-18 14:11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台灣真的做好備戰了?
報載賴總統3月13日宣布因應中共5大威脅的17項策略,並首次將中共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中共國台辦當晚即回應表示,一旦台獨分裂勢力突破紅線,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14日表示,國防部已隨時做好備戰工作。
李志堯
2025-03-18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劍指第三島鏈?中國軍艦為何無預警在澳洲外海實彈演習
中國解放軍海軍特遣隊三艘軍艦上月底(2月21日至22日)航行至澳大利亞東岸塔斯曼海在無預警情況下進行「實彈演習」,並在此後一個星期向南繞過澳洲最南端。中國軍艦的多日演習和環繞澳洲航行,引起澳洲和紐西蘭輿論關注及政壇強烈反應。
BBC News 中文
2025-03-09 09:04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賴政府低估美國政局變數,忽視台灣立場危機!
身為賴清德總統的長期支持者,我多次撰文捍衛其政策,製作2019年總統初選網站,並有機會與總統交流。黃國昌曾反黑箱、主張罷免門檻降低、抨擊民進黨年金改革刪減不足,如今立場完全相反。然而,他近日對國安團隊的部分批評,我不得不認同。2021年2月,我曾與總統討論美國2020年大選爭議、杭特·拜登醜聞、裴洛西內線交易疑雲及社群媒體言論審查等議題。從總統回應中,我深感相關單位對美國政局的掌握與彙報嚴重不足,當時即令我不安。
陳鋐毅
2025-03-08 06: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