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即因地緣政治位置而受到列強的注意。美國媒體從一八八○年代末到一九○○年代初,一直將濟州島的地緣政治位置稱為「要衝」,在韓半島脫離殖民統治後,進入南韓的美國第二十四軍軍事專家是如此評價濟州島的:「就算是簡單地瞥一下地圖,也能知道這座島(濟州島)位在一個極具戰略性的位置(extremelystrategiclocation)。」
一九四六年十月,韓國國內報紙引述了美聯社從紐約發出的新聞,報導內容如下:「在不久的將來,朝鮮的濟州島有可能成為西太平洋地區的『直布羅陀』。濟州島在當今這個遠距轟炸的時代中,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地位,只要看一下濟州島到東亞各重要地區的距離,就可以得到答案。」
美聯社的報導提及美國要將濟州島軍事基地化,這個問題引起了韓國國內輿論的激烈討論。直布羅陀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路口,也是歐洲列強必爭之地,在地緣政治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而濟州島也是橫跨中國、日本與東南亞的軍事要地。因此,將濟州島比喻為直布羅陀的報導,引起了軒然大波。
美軍政府表示:「有關美國正在濟州島建立常設軍事基地的謠言,是由一連串於濟州島上所發生的不相干事件所編造而成的」。美國斷然否認了要將濟州島變為軍事基地的傳聞,然而,爭議並未就此平息。於是,美軍政府邀請記者親自到濟州島確認情況,試圖壓制爭議。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國媒體已經注意到了濟州島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
一九四八年二月,這次又有傳聞說蘇聯意識到了濟州島的戰略價值,企圖強制佔領濟州島。為了監督與管理即將於同年五月在南韓舉行的選舉,聯合國由澳洲、加拿大、中華民國、薩爾瓦多、法國、印度、菲律賓與敘利亞等八個國家的代表,組成「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
而前面提到的傳聞則出自於菲律賓代表,同時也是菲律賓上議院議員阿蘭茲(Melecio Arranz)的口中。他提到濟州島的「戰略價值」以及與蘇聯的關聯性,這樣的說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他在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四日於菲律賓的演講中,提出了如下主張:「很明顯,俄羅斯(對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組成的決議案)持反對意見(中略)是由於美國的軍事戰略專家們想要掌握濟州島。濟州島就像西太平洋的直布羅陀一樣具有潛力。」
他對濟州島的地理位置很感興趣,甚至認為如果蘇聯入侵南韓,那也是因為蘇聯想要佔領濟州島的關係。二月二十六日,他在馬尼拉的廣播中,提到了與先前演講相似的內容:「軍事方面的考量很明確。南韓擁有濟州島,這裡被軍事專家視為具有潛在且重要的戰略價值,就像是西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一樣。」有關阿蘭茲將濟州島列入「圍堵蘇聯」戰略要地的言論,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也向國務院做了報告。
美國與蘇聯甚至還直接在聯合國,就濟州島問題展開了爭論。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當聯合國還在討論南韓單獨分治政府成立案時,澳洲駐聯合國代表就曾向母國回報說,蘇聯代表葛羅米柯(Andrei Gromyko)在討論南韓問題時,強烈批評美國,並就濟州島問題提出了如下主張:「美國的提議,是試圖干涉朝鮮內政的行動之一,這是想要讓朝鮮持續分裂為兩個地區的舉措。(中略)美國希望在濟州島建立軍事基地。」對此,美國代表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這樣反駁道:「美國對於撤軍有著堅定且絕對的意志,也沒有在南韓設立基地或駐軍的意圖。」
儘管美國代表否認了蘇聯代表的說法,但在二戰後的冷戰體制形成之際,美蘇在聯合國這個國際舞台,公開爭論濟州島的「軍事基地化」,這一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將濟州島變成美國軍事基地的說法,也曾出現在李承晚總統的談話中。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八日,當他與訪問南韓的美國陸軍部次長德雷珀(William H.Draper Jr.)會談時,曾做出這樣的表示:「美國可以期望在濟州島建立海軍基地,如果真的希望,我認為將來韓國政府會同意建設這樣的基地。」 (相關報導: 鍾喬專文:記憶,埋藏在時間的底層 | 更多文章 )
李承晚在這次會談中,向美國提議於濟州島設立美軍基地,雖然德雷珀沒有給出任何答覆,但李承晚這番暗示將濟州島轉讓給美國建立海軍基地的言論,德雷珀也如實地向美國政府回報。自十九世紀末以來,就一直以戰略要地而受到列強注意的濟州島,在冷戰體制形成之際,也持續受到關注。當時駐在首爾的美國官員與外國媒體,早已將濟州島視為美蘇對峙的一個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