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禮讓 文章列表
#
禮讓
約 2,00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A1死亡數據」能真實反映交通安全政策盲點嗎?
交通部近日公布2025年1至2月全台交通事故統計,整體A30死亡人數為469人,創下近六年同期新低,尤以行人死亡62人為2008年統計以來最低,顯示政府在交通安全上的各項政策介入已有初步成效。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長期以來在台灣交通事故通報與成效評估中,「A1死亡數據」(事故發生後24小時內死亡)現階段仍被大量引用與依賴,甚至成為警政交通執法機關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若我們繼續將A1數據作為交通安全治理的核心指標,將無可避免地錯估風險結構、忽略預防本質,甚至誤導施政優先順序。
范振家
2025-05-13 05:40
財經
攜手台北市區監理所 台灣順豐強化駕駛安全管理
台灣順豐重視行車安全及交通觀念,連續5年與台北市區監理所合辦業務交流講座,於8日台北市區監理所所長戴邦芳與相關科室主管出席,對於台灣順豐定期主動提供交通違規改善計畫、事故率降減成效表示肯定,期盼透過持續宣導正確交通安全觀念,朝2050年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的願景邁進。
風傳媒財經中心
2025-05-08 18:53
風生活
理財
汽車
新交通規定今天通過!違者重罰3.6萬元,多數駕駛還不知道
交通部為強化行人安全,針對「未依規定停讓行人」情形擬加重處罰。根據統計,2023年共有83名行人因駕駛未禮讓而死亡,約占全年行人死亡人數的兩成。雖已修法提高罰則,但部分駕駛仍存僥倖心態,交通部近日預告修正裁罰標準,將未禮讓致輕重傷的罰鍰分別提高至1萬8000元及3萬6000元。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5 14:30
風生活
新知
汽車
開車確定斑馬線沒人才轉彎!很多駕駛仍被開罰6000元,警方公布取締標準
隨著科技執法日益普及,「未禮讓行人」成為許多駕駛常見的違規項目。就有車主分享,自己行經一處大路口右轉時,明明已確認路人通過並注意四周,準備起步加速時卻突遭一名身穿黑衣的行人橫衝而出。雖然他緊急煞車未釀成碰撞,但車頭仍因壓到斑馬線而遭到科技執法開罰,不僅要繳交6000元罰鍰,還得請假參加交通安全講習。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4 10:20
風生活
新知
汽車
車子未禮讓行人,影片檢舉竟被判無效!法官曝1關鍵原因,違規也不能開罰
桃園市一名機車騎士因未在行人穿越道前暫停禮讓行人,遭警方依民眾檢舉影像舉發,不僅吃上1200元罰單,還被要求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未料騎士提起行政訴訟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審理時發現,民眾檢舉時已超過法定期限一天,最終認定處分違法,裁定撤銷罰單,全案仍可上訴。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2 14:27
風生活
即時
嘉義
為何眠月線頻繁出事?美籍情侶闖鐵軌最高重罰5萬 山友曝1原因恐成關鍵
阿里山森林鐵路眠月線近日再度發生遊客違規事件。一對前往眠月線的美國籍情侶於祝山線鐵道行走進入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遭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嘉義縣警方聯合查獲,最終依《鐵路法》規定,2人將各自面臨新台幣1萬元至5萬元的罰鍰。
王宇薇
2025-05-02 13:09
新聞
政治
「李在明要小心被暗殺!」邱毅斷言韓國總統大選結局:韓悳洙參戰有兩條路
近半年,韓國政壇屢屢引發國際關注,前總統尹錫悅被彈劾下台後,韓國依法將在6月3日選出新任總統,甫辭去代理總統職務的前國務總理韓悳洙今(2)日宣布參選總統,並承諾當選將即刻推動修憲。對此,前立委邱毅今(2)日在臉書盤點近期韓國政壇兩件大事,並提醒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最後一個月要小心一件事。
李瑋萱
2025-05-02 12:11
風生活
新知
文化
2025白沙屯媽祖》為何香燈腳進香途中不能鑽轎底?廟方曝下禁令真正原因,但有1狀況例外
在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盛大活動中,「鑽轎底」是一項具有深厚信仰意涵的傳統儀式。信徒們透過這個動作祈求平安與庇佑,但對於報名參與的香燈腳來說,卻被明確要求「不能鑽轎底」。這背後,究竟有哪些信仰意涵與傳統規範值得我們了解?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5-05-02 00:40
風生活
即時
桃園
未禮讓行人挨罰1200元!騎士「不服這件事」提告 法院認定程序瑕疵撤銷了
2024年6月,一名騎士行經桃園市中壢區一處路口,因行車記錄器拍下「未暫停禮讓行人」而被罰1200元,隨後提起行政訴訟,最終,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認定檢舉人逾期1天才提出檢舉,違反相關規定,裁定撤銷原處分。
黃卓霖
2025-04-30 15:17
風生活
即時
汽車
「你開車會被行人撞死?」交通部強勢護新制,駕駛未禮讓行人「最高重罰36000元」
台灣道路經常因汽機車不禮讓行人而險象環生,被嘲弄是「行人地獄」,交通部正研擬修法強化罰則,預計最快今年6月上路。此舉引發網友抱怨,認為政府忽略行人違規,只想往駕駛身上拿錢,沒想到遭交通部粉專小編霸氣回嗆:「行人本來就是弱勢,難道你開車、騎車會被行人撞死嗎?」
龔渝婷
2025-04-30 11:22
風生活
新北
6000元飛了!駕駛禮讓行人「示意先通過」,還是被罰錢,法官解答曝違規原因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為保護行人安全,駕駛遇到行人過馬路時必須暫停禮讓,違規將遭罰,而近期在新北市有一名駕駛,因在行人穿越道前未暫停禮讓行人,被警方開罰6000元並要求參加交通安全講習,他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認為自己當時行人站在人行道上、並非走在斑馬線上,不過,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近日判決駕駛敗訴,全案確定。
江庭榛
2025-04-27 12:20
風生活
新知
汽車
考駕照新制上路!6/1起嚴格實施,「少1動作」一次扣32分直接不及格
交通部公路局宣布,自6月2日起,汽車駕駛考試將新增兩項與行人安全相關的扣分規定,包括「未於行人穿越道前減速禮讓」與「未確實進行指差確認」。只要考生未確實執行這兩項動作,將直接被扣除32分,低於70分即為不及格。
中央社
2025-04-26 11:22
風生活
台南
汽車
5400元繳國庫!新科技執法狂抓3項交通違規,「魔王路口曝光」很多車主收罰單才知道
科技執法逐漸成為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各地警方加強違規行為的自動偵測和取締,藉此提升道路安全和效率。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南市警察局彙整今(2025)年第一季科技執法的取締件數,違規熱點前兩名皆落在仁德區,第一名為中山路與中正路三段口,第二名則為中山路與文德路口,第三名則為永康區的中正北路與永安路口,是今年正式上路取締的新科技執法。
王若桐
2025-04-25 11:22
風生活
即時
新北
汽車
卡救護車整整17秒!20名帝王行人搶走斑馬線「沒一個讓」駕駛全看傻 警:有得罰
新北市淡水區日前發生一起引人關注的交通事件,多名行人在捷運紅樹林站前的行人穿越道上,未停步讓執行任務的救護車通過,導致救護車被迫減速等待。此事件經過一名李姓駕駛拍攝後引發熱議,再次喚起對緊急車輛通行權的重視。
龔渝婷
2025-04-25 11:16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黃國昌挑戰精算師朱立倫
2016年中央政府改選,時代力量頂著太陽花學運的Buff一舉進入立院並成立黨團,且手握下一屆總統選舉提名門票。黃國昌成為許多第三勢力支持者的共主之一,而時代力量則因民調遠高於其他第三勢力,也不假思索以各種方式婉拒兩屆選舉與其他小黨之間的聯盟,最後走入泡沫化。
陳玉鑫
2025-04-25 05:30
風生活
汽車
沒注意1800元就飛了!1交通新制加強取締「抓到違規立刻開罰」,很多駕駛還不知道
交通路口安全攸關用路人生命與財產安全,特別是在無號誌路口,更容易因搶快、未停讓而釀成憾事。根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4月23日止,屏東縣無號誌路口交通事故已造成16人死亡、1865人受傷,雖然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0人死亡與229人受傷,仍不容忽視。為了進一步降低事故風險,屏東縣警察局自4月21日起推動「無號誌路口執法專案」加強取締,重點針對設有「停標誌」、「停標線」或「閃光紅燈」的交叉口,針對未確實停車再開的違規行為加強取締,截至4月23日,執法3天就告發了820件違規,民眾仍需多加留意遵守交通規則。
施俞婷
2025-04-24 16:37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徹底執法比修法更能保障行人安全
台灣是行人地獄的名聲早已不是傳說,即使政府不斷的提高刑責,但是問題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出現更多令人無法想像的結果,就像之前網路流傳1支影片,就是桃園市有2名小學生準備要過斑馬線,在行穿線中甚至還高舉右手30秒,結果竟然有10輛車無視這兩名小學生直接開過去,最後導致學生被逼退走回人行道。
李坤隆
2025-04-24 05:30
風生活
新知
很多乘客都常犯!搭捷運隱藏規則曝光,網嘆「一堆人不知道」:非常自私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常會遇到旁邊的人腳張很開的情況,壓縮到旁邊的空間,讓人覺得很不舒服,日前就有網友分,享自己搭捷運時,一旁的大哥腳打很開,害她的位子變超小,貼文一出引發共鳴,大家都說自己也很常遇到這種狀況,十分令人頭痛。
黃慈語
2025-04-23 16:33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陳國祥觀點:遊戲規則不利於反罷,轉守為攻才能制霸!
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拋出倒閣主張,欲藉此反擊民進黨「大罷免」帶來的聲勢及威脅惡罷,立即在黨內捲起千堆雪,成為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之下能否繼續掌控立法院的一個重大抉擇。
陳國祥
2025-04-23 06:30
風生活
職場
商業
談判要先出價,還是後出價最好?從關稅戰看3大背後策略,看懂川普的談判技巧!
編按:從川普關稅戰學談判:先出價的人贏比較多?在談判桌上,誰先開口喊價,往往能左右整場勝負。NBA傳奇喬丹靠著第一個出價,創下史上最高年薪;愛迪生反問對方願意付多少,意外獲得20倍回報。那麼,我們該不該當第一個開價的人?
時報出版
2025-04-20 1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