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潘科伸 文章列表
#
潘科伸
約 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看不見的獨裁,需要看得見的正義
426的凱道集結眾多許久未歸的藍營,還有眾多民眾黨支持者一同參與。相較於上周419反統戰大遊行,這場活動所創造的聲勢無疑是巨大的。作為沉默已久的藍營站出來,以及分裂的在野再次團結,這場罷免戰爭,不再只是綠營的主場。
潘科伸
2025-04-30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別讓罷免成了「二次革命」
自去年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臺灣政壇持續動盪不安。在朝小野大的國會局勢下,總統與在野黨的爭鬥不斷升級,甚至動用了極端的罷免手段來打擊政敵,造成朝野對立愈演愈烈。這不免令人聯想到民國初年,贏得國會的國民黨與手握兵權的袁世凱之間的權力鬥爭。
潘科伸
2025-03-12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沉默的在野.沉沒的民主
再過2個月就是賴清德上任滿週年,也是朝野全面鬥爭的一週年。從青鳥抗爭、基市罷免,再到如今大罷免運動,朝野之間誰是贏家,各有所執,但最大的輸家,一定是人民。要形容過去一年的臺灣政壇,就是政治兩極化、媒體失衡化、政府恐嚇化、鬥爭常態化、施政停滯化,在可見的未來,我們似乎除了棒球外,就沒有什麼可希望的。究其原因,就是一個選擇沉默的在野,才塑造一個又殘又暴的政府。
潘科伸
2025-03-10 05:4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川普「右」在搞
在過去三年中,美國透過軍援烏克蘭,以抵禦俄羅斯的威脅,並藉此維護北約體系的穩定。然而,川普上台後卻大幅改變過去的策略,以偏向俄羅斯的方式,試圖促成俄烏雙方停火。許多人將川普的政策轉變視為強硬商人的作風和利益主義的體現,認為他只重視眼前的實質利益,而忽視長期盟國關係的重要性。
潘科伸
2025-03-04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灣會成為烏克蘭嗎?
2022年俄烏戰爭打響,當時全世界民主陣營都支持烏克蘭,「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口號也出現在臺灣街頭。三年後的今天,川普再次登上舞台,烏克蘭成為川普外交的第一把刀。上任三周內,達成與俄羅斯會談,並將烏克蘭與北約盟國排除在外。美國國防部長在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上表示,烏克蘭想要拿回烏東與克里米亞是不切實際的,更不用說最初加入北約的主張。
潘科伸
2025-02-24 06: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德國為何向右轉?
2024年全球選舉年結束,歐陸國家選擇了右翼政黨,而美國再次選擇了川普。這一結果不僅讓烏克蘭感到不安,也為整個歐盟體系帶來了挑戰。德國的另類選擇黨和法國的國民聯盟等右翼勢力的崛起,將為歐盟帶來巨大的衝擊。此外,新川普時代的威脅可能使全球化與自由化的左傾風潮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將是一種新興的民族主義潮流。
潘科伸
2025-02-23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可恨的鬥爭,可憐了人民
《財劃法》距首次修法已超過25年,而經過多次國土規劃與劃分調整,如今中央與地方佔全國總收入比從60比40,改為75比25,且分配款大多落在六都上。這樣的條件下,地方勢必要看中央的臉色做事。只要天時、地利、「人和」下,地方官絕對不愁沒政績;但要是「人一不合」,地方將承受極大的壓力,而基隆捷運就是很好的例子(從地方0出資,再到分攤72億)。
潘科伸
2025-01-08 05: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交流,不是從理解中曲解
上周馬英九基金會帶領大陸7所大學學生來臺交流。起初大家的熱度只停留在馬龍身上,但近日復旦大學女同學脫口說出「中國台北」一詞,戳到不少人的敏感帶,使這次交流團的熱度被炒到高點。儘管大陸交流團走到哪裡,都有不少臺派人士踩點抗議。彼此的關係看似跌到冰點,但卻凸顯出兩岸交流的重要性。
潘科伸
2024-12-09 06: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朝鮮的行動,東亞的脈動
上週(10/15)朝鮮軍方將通往南韓的京義線與東海線鐵公路炸毀,南韓也隨後在邊境向北韓開火,半島情勢在此刻緊張起來。在爆炸的前一日,中共也在台海發動聯合利劍軍演,並在13小時內結束此次軍演。
潘科伸
2024-10-26 05: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罷免尚未結束,同志仍需忍受
上週日(10/13)17點,隨著不同意罷免票超過8萬大關,國民黨市黨部開始施放煙火慶祝。面對落後近1.5萬的票數落差,「山海公民拆樑團體」也在隨後宣布罷免失敗。這場近8個月的罷免選戰,最終以不同意罷免的勝利宣告結束。
潘科伸
2024-10-18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罷樑不是生活,惡鬥不是日常
隨著大選與朝野司法戰逐漸退溫,這兩週的基隆儼然成為政黨鬥爭的新戰場。先是由台灣公民陣線與經濟民主連合宣布加入罷樑陣營,緊接著封關民調陸續出爐,本週的颱風假也被捲入罷免議題。
潘科伸
2024-10-07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主靠什麼?
近期民進黨38周年黨慶,那個由無數懷抱理想的前輩,所創建的政黨,如今已走向一個與黨外背道而馳的道路。自解除戒嚴開始,台灣實施民主改革已過37個年頭。無數位前輩與世代,奉獻自己的心血,只為了能打倒眼前國民黨威權。然而,當這些黨外大老看到如今的台灣,不知會有多少感慨。
潘科伸
2024-10-06 05: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台灣要成為強權的航母嗎?
自國府遷台以來,台灣的安全就成為強權的博弈棋盤。我們雖與對岸長期對峙,但與美國之間的同盟卻又存在隱患。一方面依賴美方的軍事保障;另一方面卻又成為美方與中共的博弈旗子。
潘科伸
2024-10-03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當陽光反照,正直與善良就會回來
距離國會抗議事件已過去一周(524),這一周也是台灣民主最動盪的篇章。從517、521到今晚的524,抗議黑箱的群眾此起彼落地上街,似乎只有出來抗議,才能平息對台灣社會的不滿。然而現在早已不是2014,網路的世界早已不是「側翼」的主場。而「側翼」為了幫頭目爭氣,只好走出家門,將青島東路打造為「另一個台灣」。
潘科伸
2024-05-29 05: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沒有識讀沒有真相─藐視國會、踐踏民主的就是民進黨
520賴清德就職演說中提到,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臺灣。隔天晚上521就發生3萬人國會抗議活動,民主、和平與繁榮三字就顯得格外諷刺。「仇恨XXX」成為人們口中的「正義」,「藐視國會」成為群眾眼中的「民主」。521的夜晚有318的影子,卻沒有318的精神。從追求「新政治」的精神,到「打倒XXX」的口號,台灣究竟在哪一步?
潘科伸
2024-05-23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年輕人不是民進黨的工具
05/17的晚上,似乎又回到10年前的景象。一樣是民進黨在場內慘敗,在場外互幹。只是經歷8年多的洗禮,那股熱情與正當性,早已不復存在。中午國會再度出現久違的鬥毆場面,但再激烈的暴力,也無法挽回人數劣勢的局面。無法在立院發揮作用的老柯,只能透過場外動員的方式爭面子。
潘科伸
2024-05-20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