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民主體制 文章列表
#
民主體制
約 1,9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綠營綁架社運史─被操控的台灣公民運動
十一年前,作為一名太陽花運動的支持者,我曾堅信社會運動能夠挑戰權力、推動改革、深化民主。然而,這些年來,目睹民進黨將社運簡化為政治工具,甚至粗暴地將各種不同理念的運動納入其「綠色體系」內,我感到無比憤怒與失望。民進黨試圖塑造一套線性且封閉的社運歷史敘事,從「黨外運動」到「太陽花學運」,再到今日的「青鳥行動」,彷彿所有公民運動都理所當然地與民進黨同一陣線,並削弱了台灣公民運動原本多元而豐富的面貌。
樓一甯
2025-05-14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臺灣病態政黨政治的解方
隨著2025年新加坡大選落幕,人民行動黨(PAP)再次以壓倒性優勢取得國會多數,持續鞏固其自1959年以來從未中斷的執政地位。這場勝選不僅象徵著政黨穩定性的延續,也再次彰顯一種在當代民主政治中少見的治理典範:一個以技術官僚治國、政策績效導向、長期戰略思維為核心的政黨,如何在開放經濟與高社會期待下維繫政權正當性與執政效率。面對這一制度性成功的案例,臺灣政治與社會是否也該反思,我們是否缺少一個像人民行動黨那樣的政黨?一個不以激情動員為能事、不以民粹為基礎,而真正以治理能力、整合意志與政策規劃為本的政黨。
邱泰達
2025-05-12 05:3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美國的真面目,他們眼中的濟州島:《濟州四‧三》選摘(1)
「美軍偵察機在上空飛行,美軍吉普車奔馳於指揮戰鬥的第一線,在近海警戒的美國軍艦,則不斷冒出裊裊黑煙。」一九四八年六月六日,韓國國內多家報紙引用了朝鮮通訊社的報導,做出了前述的新聞報導。這一幕猶如美國戰爭電影中的場景。脫離殖民統治的三年後,濟州島的情況就是如此。美軍偵察機在濟州島上空飛來飛去,另外,不管是海岸線,還是山腰地區,不時可以看到載著美軍軍官的吉普車急速穿梭,而在濟州島的沿岸海域中,總有美軍艦艇停泊。
許湖峻
2025-05-12 0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科技
商業
笑蜀專文:從軟性政變到人種替代—馬斯克的戰爭
埃隆·馬斯克(ElonMusk)已經宣佈退出白宮,是否屬實,仍待觀察。但即便真的退出,也僅是其個人仕途的變故,而決不意味著馬斯克主義的終結。代表了美國技術極右翼的馬斯克主義,對美國政治仍具強烈支配力,是毋庸置疑的,決不因馬斯克個人的進退而稍衰減。
笑蜀
2025-05-11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風評
文化
風評:紀念歐戰不提抗戰,賴清德自我矮化?
總統賴清德8日上午出席外交部主辦的「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茶會」,開頭便強調這是台灣首次紀念歐戰,「象徵我們與國際社會更緊密的連結」。茶會前播放的影片,細數歐戰期間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領導人「奮戰到底」的發言,贏得勝利後,才有戰後團結的「民主陣營」。這段影片反映了賴政府舉辦這場活動的主旋律:自由必勝、侵略必敗。
主筆室
2025-05-09 07: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黃士修觀點:主權基金的產權界定和制度經濟學
行政院和央行近期均表態,考慮設立主權基金,相關議程也進入立法院討論。外界關注焦點,則多著重於操作原則和投資標的。
黃士修
2025-05-09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不顧老百姓死活,終必會被人民拋棄
在野黨426上凱道戰獨裁,25萬人向賴清德發出怒吼,但是假借司法之手戕害在野黨的手段卻仍繼續肆無忌憚進行著。賴清德自上任以來,以其鮮明的台獨立場和強硬的政治手腕,曾吸引了一部分支持者的擁護。然而,根據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的民調出現下滑,執政表現滿意度首次出現死亡交叉,這反映出他的政策走向和治理方式正引發越來越多的民眾不滿。國民黨提出罷免賴清德的行動,儘管成功的機率不高,但其政治意義不可忽視。這一提案反映了在野黨對執政黨的不滿,並試圖藉此在政治舞台上進行反擊和自我振興。
王義雄
2025-05-08 06:50
新聞
政治
德國在台協會罕見點名譴責朱立倫:台灣制度絕不可被類比納粹
總統賴清德將於歐戰勝利80週年前夕,舉辦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戰事的紀念活動並發表演說。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批評,稱「歐戰勝利是消滅獨裁者、消滅法西斯,賴清德今天對在野黨的作為,是在做希特勒做的事情」。對此,德國在台協會今(7)日晚間罕見以英文發表公開聲明,點名譴責朱立倫發言,表達「深切的失望與憂慮」。
黃信維
2025-05-07 23:0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還在談論民主?很遺憾,我們不配
不時聽到這樣一種論點——台灣民主之所以不成熟,主因是統獨意識形態干擾。這話的潛台詞是:由於來自中共的威脅,台灣不得不犧牲民主原則以建立護城河,而這不但是追求獨立的的必要條件,甚至是保護民主的務實作法。
雁默
2025-05-07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法律人不該以專業充當政客棋子
當全球陷入「川普風暴」之時,台灣的執政黨卻將大罷免進行的如火如荼。民進黨想「獨裁」一點也不奇怪,但司法檢調體系為執政者的需要服務,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孫恭正
2025-05-06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蘇永欽觀點:從制度邏輯看大罷免
有如森林野火的大罷免燒到今天,我真的已經無言,罷免制度見於憲法當然是事實,但制度的設計和操作,仍需要隨事物本質和社會變遷去做穩妥的選擇。不由得又想起GiovanniSartori,已故義大利政治學者,對憲政制度所做扭曲的比喻:好像把小石子丟進運轉中的機器,特別生動!容我再一層層的簡單剖析。
蘇永欽
2025-05-05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危害教育中立,臺美難弟難兄
臺灣從反中、仇中成為政治主旋律,到中國大陸成為境外敵對勢力,教育首當其衝,繼歷史課綱修改,預料還會有後續由政府意識形態主導史觀教育的事件。日前批判課綱「去中化」的高中國文老師區桂芝接受央視訪問遭到檢舉調查,教育部三月底遂發函各地方政府轉知各級學校應依《教育基本法》規定,落實「教育中立」原則並強化教師專業自主,部長旋即又強調:教師教學應「謹守分際」,「國家主權、國家安全與國家認同」是學校人才培育的核心,教育現場的所有人員應致力於讓青少年建立「正確認知」,成為具有「正確國家認同」的新世代。
諄筆群
2025-05-05 05:50
新聞
政治
喊話罷免35藍委二階都要達標 賴中強點名這5人:進行最後衝刺
罷免35位藍委進入二階連署最後倒數,因仍有數個藍委連署尚未達標。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今(4)日在臉書發文喊話,衝刺國民黨立委顏寬恒、江啟臣、邱若華、楊瓊瓔、丁學忠等人,大家要防衛台灣民主,抵抗中國透過傅崐萁集團、中國國民黨人對台灣民主體制的癱瘓與攻擊,台灣民主防衛隊的35區隊員,都要達陣成功。
黃信維
2025-05-04 16:31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台灣的修昔底德陷阱
今日的台灣,正深陷於美中「ThucydidesTrap」的結構性對抗之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即曾多次指出,台灣位處美中科技與戰略競爭的最前線,是「地緣政治最危險的地方之一」;這樣的結構並非台灣能主動選擇,而是被夾在兩大強權間難以避免的結果。
冷觀者
2025-05-03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賴清德罷免聲浪,拆解臺灣民主的韌性與危機
2025年春,高雄的午後,一場悄悄進行的連署行動在青年公園旁展開。幾張簡陋的摺疊桌,幾把藍色陽傘,一疊疊白色紙本上寫著斗大的字:「罷免賴清德,還我未來。」來往的行人,有些匆匆一瞥,有些停下詢問,有些遲疑再三後,拿起筆簽了名。「不是說支持誰的問題,是我們生活真的太難了。」一位年約三十的男子苦笑說。
徐聖傑
2025-05-03 05:40
評論
政治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有獨裁的本錢嗎?
為了抗議民進黨政府威權復辟、以司法迫害在野黨,國民黨與民眾黨在4月26日走上凱道,來向賴政府發出怒吼。426凱道集結,是在野勢力一次重要的民主表態,這不僅是在野陣營的行動,更是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發展的人民共同的行動。面對民進黨政府的種種不當作為,在野黨必須更加團結一致,展現人民的力量,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唯有確保政治力量的相互制衡,才能維護台灣民主的健康發展,避免台灣再重蹈威權統治的覆轍。
王義雄
2025-05-01 06:50
新聞
國際
川普百日》軍事與經濟凌駕一切,國際特赦組織:川普是人權倒退嚕的「超級加速器」
美國總統川普在29日迎來第二任期就職百日,同一時間,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International)發布年度報告,直指川普的外交政策正在加劇全球人權惡化的趨勢。報告指出,川普政府讓軍事與經濟利益凌駕於人權與外交之上,並打壓多元與包容價值,全球民主體制與普世人權正面臨重大威脅。
吳辰君
2025-04-30 08:30
新聞
政治
美智庫「全球安全聯盟」訪民進黨 聚焦台海安全與民主韌性
美國智庫「全球安全聯盟(AllianceforGlobalSecurity,AGS)」首屆代表團於28日拜訪民進黨中央黨部,由創辦人喬舒亞.伯金(JoshuaBurgin)率領,成員涵蓋美國、德國、比利時、瑞典及波蘭等5國共10位跨大西洋安全領域專家。民進黨由立法委員張雅琳、台北市議員趙怡翔、國際事務部、青年事務部及國會幕僚群接待,雙方就台灣國內現況、區域戰略及情勢、中國影響力作戰、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防安全合作等議題深入交流。
黃信維
2025-04-29 18:19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許文忠觀點:撥開「統戰」迷霧,以自信與務實看待兩岸交流
近年來,「統戰」一詞在台灣社會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幾乎成了兩岸交流中一個難以迴避的敏感詞彙。特別是當我們看到「青鳥」行動所傳達的憂慮,或是網路上如「八炯」等意見領袖對其鋪天蓋地的示警,似乎任何與對岸的互動,都可能被迅速貼上「滲透」、「收買」的標籤,描繪成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這種氛圍下,許多人感到不安與疑懼,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兩岸數十年的分隔,不同的政治體制與歷史記憶,自然會讓人們在面對對岸時,多一份警惕與防備。
許文忠
2025-04-29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觀點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賴清德召喚出「天安門」的集體心魔
4月26日「戰獨裁」抗議集會,20萬人在風雨中走上凱道,發出對賴清德政府的怒吼。賴清德的回應輕描淡寫,嗆聲「戰獨裁應該要去北京天安門」。用簡單一句話想要堵住20萬人不滿的心聲,說明了這場街頭示威,根本不可能改變其執拗的內心,甚至令他「為反而反」,讓內外局勢更加驚心動魄。
張鈞凱
2025-04-28 06: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