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歷史上的今天 文章列表
#
歷史上的今天
約 50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歐戰勝利80年 賴清德隔空回應習近平 掀兩岸歷史敘事之爭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80週年之際,兩岸領導人都有發佈相關投書引發外界關注。在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地緣政治走勢成為當今影響北京對台政策上的突破口。
田暢
2025-05-08 19:52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認同台灣」到永續經營台灣有幾位呢?
過去台灣最主要的兩項農作物是甘蔗與稻米。
貝洛雅人
2025-04-19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林繼周觀點:自由─從誕生到死亡,以及美國的命運
如果我們旅行到具有古老歷史的歐洲大城市,會看到許多宏偉的建築--教堂、宮殿、高塔等等--象徵著昔日帝國和民族的榮光。但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個例外,它的天際線相對來說十分平坦,市區由相連的矮樓和縱橫交錯的水道所構成,也沒有特別壯麗的歷史地標。阿姆斯特丹的偉大建築是看不見的--它是自由誕生的地方。
林繼周
2025-04-07 07: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蔣介石的中華民國為美國奠定戰後亞太秩序
參觀完了位於德州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後,筆者再度驅車到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參觀另外一座規模更大,內容更為豐富,有美國國會支持並且由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經營的國家二戰博物館(NationalWorldWarIIMuseum)。該館成立的時候還只是國家D日博物館(NationalDDayMuseum),以紀念二戰歐洲戰場為主,專門與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打對台。
許劍虹
2025-04-06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華盛頓、莫斯科、北京與特拉維夫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
——「秩序不是保障,而是實力的制衡與妥協」。
韋安
2025-04-04 07:0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風歷史
產業觀點
商業
文化
新知
世界
汽車
【安全至上的百年車廠】由VOLVO締造的北歐坦克,你熟知的三點式安全帶也是他們發明,拯救超過百萬人性命!
論起性能超跑不外乎牛馬蛙,提及奢華質感會想到德系BBA,但若要說起堅固安全,我相信答案就如真相永遠只有一個,素有瑞典坦克之稱的VOLVO。這間成立即將滿百年的北歐車廠,品牌精神一直都在強調「安全」,許多改變當今用車習慣的配備可以說皆由他而起,近年也開始朝電能及智能雙重轉型,究竟VOLVO為何對於車輛安全有無限的堅持及追求呢?還請聽我們娓娓道來。
林家群
2025-03-18 16:25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孫中山逝世百周年─永遠不失影響力的兩岸近代之父
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他在中華民國控制下的台澎金馬地區是國父,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大陸地區則是「革命先行者」。名稱看起來雖然不同,卻具有相似的正面意義,這使得孫中山成為少數甚至可能是唯一同時獲得台北及北京領導人敬仰的近代中國歷史人物。當然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兩岸的架構之外,他在海外華人心中的影響同樣是無遠弗屆。
許劍虹
2025-03-09 0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科技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與馬斯克結合為「新自由帝國主義」?台灣脫困之道在於放棄自嗨的「這個想像」,並看破美國民主虛妄
川普(DonaldTrump)與馬斯克(ElonMusk)的緊密合作,讓世界看到美國新政府的另一方面貌。不過學者王智明認為,川馬兩人的結合,其實是新自由帝國主義的象徵,台灣恐怕將因美中新一輪的對抗而傷痕累累,和解仍應該是台灣前進的方向。傅大為則對西方民主實踐做出批判,在他看來,美國民主意識形態與國際流氓霸權合為而一,台灣需要看破美國民主意識形態的虛妄,同時與中國大陸和解,開始認真討論海峽兩岸的未來。
張鈞凱
2025-03-04 08:40
風生活
即時
風歷史
各大品牌「歡慶228」挨轟了!「教科書級」文案是他們,超過2.5萬人盛讚
228和平紀念日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反省與紀念日,然而,每年這段期間,許多業者為了促銷,卻仍使用「歡慶228」等字眼推出優惠活動,導致爭議不斷。近日,一些品牌因不當行銷遭到網友痛批,反觀摩斯漢堡則因一篇沒有優惠、沒有促銷的貼文,成功展現對歷史的尊重,被大讚是「教科書級」的行銷範例,吸引超過2.5萬人按讚。
張啟敏
2025-03-01 10:56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戚嘉林觀點:深入探索228事件真相,夯實歷史「轉型正義」
228事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極其深遠。島內藍綠陣營各自年年大肆舉辦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惟其論述,不乏選擇性記憶,眾所周知,如今已經異化成一個統獨認同的歷史事件,綠營論者將228事件視為分離意識的起點。
戚嘉林
2025-02-28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灣會成為烏克蘭嗎?
2022年俄烏戰爭打響,當時全世界民主陣營都支持烏克蘭,「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口號也出現在臺灣街頭。三年後的今天,川普再次登上舞台,烏克蘭成為川普外交的第一把刀。上任三周內,達成與俄羅斯會談,並將烏克蘭與北約盟國排除在外。美國國防部長在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上表示,烏克蘭想要拿回烏東與克里米亞是不切實際的,更不用說最初加入北約的主張。
潘科伸
2025-02-24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韋安觀點:龍應台、郭正亮被出征─和平主義者為何總被認為「不愛國」?
任何時代,一個國家社會與外部有敵對緊張關係時,那些主張溫和路線的「和平派」、和平主義者,都可能背負辱罵、質疑、痛恨,也常會被指控為「不愛國」、「叛國」,或承擔法律追責,甚至被投進監牢。
韋安
2025-01-27 06:4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趙心屏專文:Podcast時代─來聽廣播劇
最近我追劇追到不可自拔,不是電視劇,而是廣播劇,由上官鼎所著的武俠小說《妖刀與天劍》所改編的廣播劇。戴著耳機沉浸在劇情中,一集接一集沒法停,嘆服上官鼎怎麼能將明末亂世與現代商場的心機串連得如此完美,中國、日本、香港、台灣…的幾條故事線,布局與發展實在吸引人!神秘妖刀與天劍對決的驚險場面,鄭芝龍與鄭成功一個叛國、一個全心反清復明的父子恩怨,隨著耳朵裡聲音演員和音樂音效十足到位的演繹,一幕幕畫面彷彿在眼前上演,聽完最後一集有種失落感,結束了?意猶未盡啊!
趙心屏
2025-01-16 05:5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已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黃國昌疾呼:向賴清德獨裁威權體制宣戰
民眾黨今(10)日舉行「拒絕綠色威權,還我司法正義」集會,號召支持者上街抗議司法不公,主辦單位宣布現場超過10萬人。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痛批,民進黨已經成為自己過去最討厭的模樣了,把司法檢調當成自己政治追殺的工具,今天就是向總統賴清德獨裁威權體制宣戰的時刻。
羅立邦
2025-01-11 18:19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韋安觀點:那些記得的和忘記的陳水扁—子彈 VS 拆彈
兩顆子彈─高鐵挑戰─「南科」難題
韋安
2024-12-15 06:3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消費
2024 KYMCO RTS R 165山道、賽道雙試駕,犀利到讓幕府忌憚的妖刀村正
2024年6月,正當KYMCO光陽即將邁入60週年廠慶之際,一款名為RTS的全新座駕就此映入世人的目光當中,並在推出氣冷125、水冷135的同時,預告將在同年的義大利米蘭車展上正式發表165車型。
黑侍樂讀
2024-12-10 18:27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魏玓觀點:自命不凡與輕忽現實── 《餘燼》和鍾孟宏錯在哪?
鍾孟宏編導的新作《餘燼》上映以來,頗受矚目。但原因並不是電影叫好叫座,而是因為受到了排山倒海的負評。負評的主要意見,一方面不滿鍾孟宏在《餘燼》中對於白色恐怖的再詮釋,另一方面也對於他的導演手法多所否定。
魏玓
2024-12-04 05:50
新聞
國內
財經
吳東進扮推手 新光醫院攜手雙強啟動生成式AI合作計畫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董事長吳東進主動促成下,新光醫院、陽明交通大學、群聯電子,今(12)日共同舉辦生成式AI合作計畫啟動儀式,欲結合三方專業優勢,推動生成式AI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將聚焦於提升醫療診斷效率、優化病患照護,以及加速健康數據分析,為智慧醫療開創新視界。
陳怡慈
2024-11-12 22:28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宜民觀點:如果齊柏林先生還健在
從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林、稻田、魚塭、城市等景觀,我們看見的臺灣是如此美麗,但也看到了各種環境面對人們的開發而造成的改變、破壞和傷害。土地累積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沉澱了一層層的汙染。透過各個不同主題章節的串連,我們化作飛鳥,一起看見臺灣,一起去看這個島嶼的美麗哀愁。(齊柏林,看見台灣)
陳宜民
2024-10-05 05:5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從國旗角度談俄國與中共扭曲的二戰史觀
雖然仍深陷烏克蘭戰場的泥沼之中,俄羅斯還是必須紀念一年一度的「二戰勝利日」。與過去氣勢恢宏的情況相比,這兩年在紅場前舉辦的「勝利日」閱兵都顯得非常冷清,只有一輛懸掛著「勝利旗」的T-34戰車現身在世人面前。俄國是站在被侵略的蘇聯立場上紀念80年前的戰爭,諷刺的是今日的俄軍卻更像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的德軍,在烏克蘭軍民的英勇打擊下呈現了疲憊的態勢。
許劍虹
2024-07-07 07: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