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事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極其深遠。島內藍綠陣營各自年年大肆舉辦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惟其論述,不乏選擇性記憶,眾所周知,如今已經異化成一個統獨認同的歷史事件,綠營論者將228事件視為分離意識的起點。
因為,228事件與台灣光復,在時間上是緊密相連,綠營將其228向前連結陳儀政府失政,藉以否定台灣光復;向後連結國民黨執政的白色恐怖,環環相扣,將其與民進黨的政治目標相連結,建構分離意識。
為此,綠營論者蓄意將228事件簡化,將本來就貪腐的國民黨政府,無限上綱的妖魔化,稱國民黨統治粗暴,「馬上腐敗」,將導致次(1946)年夏100倍超級惡性通貨膨脹大蕭條的原因,完全歸咎於陳儀政府的失政,稱228事件台灣人是受害者,加害者就是「外來政權」,從而將228事件定性為「官逼民反」,藍營亦不乏認同「官逼民反論」,從而合理化綠營228論述的正當性。
至於228事件本身,綠營論者完全不提前八天遭殺害,死難的一百名外省人,僅強調3月9日後軍隊鎮壓,死難的七八百名本省人,甚至將事件定性為「228事件是中國政權對台灣的殖民大屠殺」。
當時,台灣本省人有600萬人,在台灣的外省人僅13,000人,僅佔台灣總人口的0.02%,主要是軍公教,散佈在主要城市,其他二級城市及鄉鎮農村就很少見到外省人,雙方接觸有限,客觀上沒有所謂的重大文化衝突,即使有省籍矛盾、政治矛盾、貪腐矛盾、階級矛盾等,其實所有的矛盾僅聚焦僅限於公務領導層,對一般本省人的影響是相當有限。所以,而且其中的任何一種矛盾的嚴重性,完全不足以造成全島性的災難。但是,惟有半年多物價即飛速上漲100倍的超級惡性通貨膨脹,才能造成台灣民眾每個人生活上的巨大痛苦,才能造成社會動盪的巨大災難,以致於想當然耳的認知是政府貪腐造成的災難,從而痛恨政府。
光復時台灣民眾熱情洋溢歡迎祖國,當時員林市場前的歡迎門,甚至寫道「遺民皈祖國、版圖歸一統」的標語。在這樣的情境下,國民黨政府初到台灣的外省幹部,怎麼可能蓄意在剛抵台灣就蓄意從事製造物價上漲100倍的超級惡性通貨膨脹來加害台灣人?這也是為何陳儀,最後寧死不肯向蔣介石寫悔過書,接受處決。陳儀以死明志,他沒有對不起台灣同胞。因為,祖國抗日戰爭是慘勝,祖國當時沒有能力印製引發物價上漲100倍超級惡性通貨膨脹所需的日圓貨幣。只是,陳儀至死不都不知道,那是日帝在將台灣交還中國前,對我們發動的經濟戰,運了兩飛機的日圓貨幣,發放給在台灣的日軍日僑,引爆物價半年多飛漲100倍的超級惡性通貨膨脹。換言之,只有即使戰敗的日帝國力才有能力發動這場台灣歷史上最慘烈的經濟災難。
(相關報導:
吳統雄觀點:紅花、珍愛、民歌228
|
更多文章
)
再者,台灣曾遭美軍大轟炸300天。當時,盟軍雖然是從事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但是美國空軍在台灣卻對城市平民狂轟濫炸。這張照片是台南大轟炸,街道被轟炸後的慘狀,1945年3月1日,美軍共出動44架B-24重轟炸機,對台南市區投下387枚500磅的燃燒彈,整個城市陷入火海,入夜後大火仍然在焚燒,死屍遍處,當天被炸死約2,000人、1,073棟房屋全燒或全壞。
1945年3月1日台南市大轟炸後成為一片廢墟。(作者提供)
1945年3月1日台南大轟炸後的市區街道殘破景況(作者提供)
這張照片是嘉義市中心被轟炸,全部淪為廢墟的經典災情照片,左上角是嘉義車站。同年1945年5月11日,24架掛載500磅燃燒彈的B-25轟炸機,轟炸嘉義市,當天嘉義市共有750棟房屋全毀。
1945年5月11日遭美軍轟炸後嘉義市車站前滿目瘡痍,左上角是嘉義車站。(作者提供)
這張是最具象徵意義的台北大轟炸照片,就是今天總統府,當時是總督府,曾經被炸的慘狀,同年1945年5月31日,美軍出動117架B-24重轟炸機,以三架一組整齊編隊,飛臨台北上空,以540磅集束破片殺傷彈及1,000磅炸彈濫炸,彈如急雨落下,轟響四起,黑煙籠罩,入夜後火焰仍映照夜空,當天傷亡約3,000人,空襲過後台北市的城市機能僅剩三分之一。
(相關報導:
吳統雄觀點:紅花、珍愛、民歌228
|
更多文章
)
1945年5月31日美軍大轟炸台北市,台灣總督府中彈冒出大量濃煙。(作者提供)
1945年5月31日台灣總督府遭美軍轟炸重創慘況。(作者提供)
美軍大轟炸下,台灣工業慘遭摧殘,日本投降時的產值與戰時最高產值相較,食品工業剩8.0%、一般工業剩15.6%、電力最高負載只有戰時負載的9.4%。全島被轟炸破壞的工廠計202間,其中152間嚴重破壞、27間中度破壞,如此巨大破壞,短期內工廠不可能復工。
高雄「日本鋁業會社」遭美軍轟炸後成廢墟。(作者提供)
但是隔年1946年3月21日,美國報紙《The News》以特大標題刊載「中國人剝削台灣甚於日本人所為」(CHINESE EXPLOIT FORMOSA WORSE THAN JAPS DID)的獨家內幕報導。接著3月28日的《The Washington Daily News》刊載「中國拙劣統治導致台灣工廠生銹失修」(Formosa Plant Rusts as China Bungles Rule)。撰稿的記者威廉‧紐頓(William H. Newton)發稿時,總督府還未修復呢!台北、嘉義、台南等城市也仍未復原,但是美國記者筆下的謊言報導,完全不提當時台灣斷垣殘壁慘狀是美國空軍狂轟濫炸的結果,反而是蓄意抹黑,稱中國人剝削台灣甚於日本人,工廠遭破壞未能復工的原因,居然是中國的拙劣統治,這兩篇報導完全是不實的栽贓。
1946年3月21日《The News》獨家內幕報導「中國人剝削台灣甚於日本人所為」(作者提供)
1946年3月28日《The Washington Daily News》「中國拙劣統治導致台灣工廠生銹失修」(作者提供)
80年後的今天,大陸已經崛起,1945年一窮二白落後苦難的舊中國,已經一去不返。在當下對抗美國的經濟戰,中國大陸已經有能力建立獨立的金融結算系統,新華社記者更是遍佈全球。展望未來,北京不但完全有能力偵測外部勢力對華發動經濟戰,和發動抹黑新聞的宣傳戰,並且肯定有能力反制。故未來絕不會發生台灣光復後的經濟災難。換言之,228事件永遠不會再發生。
最後,展望未來,兩岸應攜手共同書寫轉型正義的228歷史,恢復公允的歷史敘事(大陸稱是「說故事」)。誠如獨派所說,沒有加害者的轉型正義,不是轉型正義。所以,對美軍在台南、嘉義、台北等城市濫炸平民事情,應予批判。對日本在將台灣交還離去前,曾對台灣犯下發動物價上漲100倍超級惡性通貨膨脹的經濟戰,應載入高中歷史教科書中,以示永誌不忘!
最後,本人呼籲,兩岸共同建構正確史觀的228歷史,以「正義史觀」化解島內族群怨懟。兩岸共寫新時代的228新歷史,落實真正的歷史「轉型正義」,共構兩岸全方位客觀公允的228歷史記憶。
(相關報導:
吳統雄觀點:紅花、珍愛、民歌228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