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歐戰勝利80年 賴清德隔空回應習近平 掀兩岸歷史敘事之爭

總統賴清德8日出席「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茶會」。(資料照,柯承惠攝)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80週年之際,兩岸領導人都有發佈相關投書引發外界關注。在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地緣政治走勢成為當今影響北京對台政策上的突破口。

習近平在訪問莫斯科前夕,發表題為「歷史照鑑未來」的文章,宣稱「中俄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和歐洲主戰場,付出巨大的民族犧牲,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只是,通篇未提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期間的貢獻。

習近平稱,「我們要以史為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賴清德則於8日上午在台北賓館舉行「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茶會」, 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及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谷力哲、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等多位歐洲各國駐台代表出席。

賴清德表示,無論用什麼理由或意識形態,以武力侵略其他國家,都是不正義的罪行,而且必定失敗;團結捍衛家園與自由民主的夥伴,終將會獲得勝利。

同時他也提到,當年軸心國,現在都成為百分之百的民主國家,並且享有真正的和平與繁榮,得到世界的尊敬。這證明瞭,唯有自由和民主,才能真正帶來國家的發展,唯有尊重人性尊嚴,才能成為受到敬重的國家,而威權和侵略,只會帶來殺戮、悲劇以及更多的不平等。

而習近平的講話則是藉歐戰勝利傳遞對台訊號,官媒新華社發佈的文章稱,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都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不容置疑,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權威性不容挑戰。「無論台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外部勢力如何搗亂,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上述兩人的講話完全不同,亦有各說各話的意思。習近平的講話稿在結尾處還不忘暗批美國的霸權行為。習近平稱「80年前,包括中國、蘇聯在內的全世界正義力量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80年後的今天,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

上述內容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僅有官方新聞報導,連賴清德的講話有民眾採取迂迴的傳播方式在「知乎」上發佈後火速刪除,平台管理員稱這是「台獨講話」。

海外學者稱「針鋒相對互回擊」

旅澳中國政經學者司令表示,這和蔡英文時期有些類似。往往是在重要的歷史時刻,中國方面表態發言之後,台灣就會談話予以回應。可謂是針鋒相對已成慣例。

司令也表示,這是駁斥北京關於把二戰成果移花接木的系列論述, 強調中華民國在歷史上擁有過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地位。

他還提到「賴清德講話中的「民主自由論」,其實是對1949年兩岸分治之後長期存在的不同社會制度的一種強調——中國的專制和台灣解嚴後建立起來的民主社會制度,這種差異存在一天,北京在國際場合時就不要再談起「統一」。而賴清德的講話也更加明確了本屆政府的施政綱領,即「面對來自北京的武統論調和現實挑戰,一味祈求是得不到和平的」。

從側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人類社會傷亡最為慘重的一次現代戰爭,司令還表示,這種巨大的傷亡應該是兩岸今天「尋求和平解決問題」最大的歷史教科書。

「穩固的中俄關係」給各國與中國交往提供參照

旅澳中國政經學者司令對此表示,現在川普關稅政策讓中國不僅與美國關係更加疏遠,也影響了中國和整個西方的關係。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習近平將與普京紅場閱兵,中俄深化戰略關係「聯手抗美」? 更多文章

北京因此也意識到一點,就是「經貿層面無論曾經和西方國家打得多麼火熱,只要戰略層面存在意識形態差異,終有一天會暴露分歧分道揚鑣」。基於上述歷史教訓,中國做出倒向俄羅斯一邊的決策不僅是慎重的,也是不容易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