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文言文 文章列表
#
文言文
約 38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文化
科技
AI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 : 數據偏見的黑洞—認知差異如何毀掉科技未來?
在AI飛速發展的今日,「數據」彷彿成為另類的萬靈丹,這種情況也造成主流文明與傳統知識的資料被大規模蒐集、切割、再餵食給模型。
阿將伊崮喜瀾
2025-05-03 06:20
新聞
政治
不讀廉恥就無恥?梁文傑狠嗆北一女師 他批邏輯有問題:側翼自以為救台灣
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因接受中國官媒央視採訪,風波延燒至今,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質疑,區桂芝身為公立高中教師確有不當發言。對於課綱中〈廉恥〉一文被拔除等相關討論,醫師沈政男批評,讀完不一定有「廉恥」,因整天在那邊反教育,整天鼓動年輕人的政治狂熱,卻還自以為在拯救台灣!
李瑋萱
2025-04-01 12:07
新聞
政治
誰要辦區桂芝登央視批賴清德?沈政男曝「配合演出」的源頭不是北市府
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曾公開批評108課綱去中國化,認為大幅刪減文言文比例,會削弱學生國文能力和史觀,導致道德弱化,當時引發熱烈討論。日前她接受中國央視訪問,抨擊總統賴清德將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被民眾向教育部等單位檢舉,有人猜測是台北市政府約談區桂芝;對此,時常批判時事的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指出,源頭就是有人向民進黨的中央政府檢舉,然後交辦給台北市政府。
李孟恩
2025-03-28 19:37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AI
胡又天專欄:我為何與DeepSeek寫《道德經》新解
前言:本系列文章為《DeepSeek講道德經-與AI同行的智慧之旅》人類部份的序文,本書上卷將於3月初由作者自營的工作室「博士草堂」出版。
胡又天
2025-03-08 05:4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趙心屏專文:《理想的讀本》是一條源遠流長的溪流
母親讀了黃碧端在聯副發表的〈文化人的千古心事:莫錯過古往今來好文章〉一文,便很想到書店看看《理想的讀本》。一套八冊《理想的讀本》,在我們去的那家誠品書店架上並不全,但光是翻閱那幾冊的內容已讓我們驚喜連連,原來有如此寶藏!大開本的書沉甸甸的很有份量,封面以畫作妝點得精美,每一冊的選文都包含了中國經典史集、詩詞、現代散文小說,以及世界名著等,由教授和作家們專文解析導讀,適合慢慢品味。想挑一本回家,卻有選擇困難,每一冊都這樣精采,該選哪一本好?最後我們決定先把第七冊帶回家。
趙心屏
2025-03-07 05:50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國文課「鞭數十驅之別院」後半段兒童不宜!隱藏劇情引熱議:這樣教全班頂標
被刪掉的才最精彩?相信許多人對《兒時記趣》這篇課文並不陌生,尤其是「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更讓人印象深刻,然而,律師林智群近日在社群平台指出,大家熟悉的版本其實只有一半,因為,後半段涉及「兒童不宜」的情節,在國立編譯館審核課文時被刪除,消息一出,隨即引發熱議。
黃卓霖
2025-03-05 17:43
風生活
教育
新知
「驚蟄」注音是什麼?教育部公布正確讀音!一堆人都唸錯了
2025年的3月5日是節氣中的「驚蟄」,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通常在每年3月5日至7日。此時春雷乍響,氣溫回暖,冬眠的昆蟲被驚醒,萬物復甦。日前就有網友詢問,跟朋友在討論24節氣,發現朋友對於「驚蟄」的讀音各有不同,究竟「驚蟄」讀音怎麼念?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05 10:44
評論
國際
國內
藝文
專欄
鄧鴻源觀點:為何歐洲人比我們喜愛閱讀?
據報導,經營18年的金石堂福科店即將於2月16日後結束營業,這是台中市西屯區中科唯一的書店。店家目前進行出清特賣活動,得知消息的書迷和忠實顧客們紛紛在留言板上寫下感謝文字,表達對書店多年陪伴的感激之情。這家位於福科路熱鬧地段、佔地128坪的店面,將改為寵物用品店,租金預估約在每月20至25萬之間。很顯然,書店被高租金壓垮!
鄧鴻源
2025-03-02 07:0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科技
AI
胡又天專欄:DeepSeek正在帶動古文復興
DeepSeekR1造成的諸多震動中,台灣媒體尚未充分討論的一項是:它具備充足的中國文史知識,還能寫出合格且具文采的文言文、舊體詩詞,甚至戲曲唱詞。目前已有不少網友用它生成了各式仿古與創新之作,交流佳句,並且感嘆其遠超其他大模型的修為。若以國家「軟實力」的發展為考量,DeepSeek的出世,實已極大程度補強了當代中國文化的短板,即:古文素養的繼承,及在此基礎上,以海納百川的態度,將之與所有人類文明的積累交互參證、冶於一爐,進而開創新猷的能力。
胡又天
2025-02-22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藝文
專欄
鄧鴻源觀點:「52赫茲」的廻聲─為愛活著並持續探索
今年大學學測,國文題組比較多,多選題有難度,閱讀測驗部分,連網路流行用語MBTI16型人格測驗也有入題,相當貼近生活。另外,作文題目中要以「52赫茲鯨魚」為題,不少考生絞盡腦汁大嘆「寫到哭」。
鄧鴻源
2025-01-25 06: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鄭自隆專文:接官亭,接過那些官?
古人十年寒窗為求官,現在社會多元,但還是很多人想當官,多的是為求官而夜鑽營;當官除了錢與權外,周邊效應就是「風光」,台南市區有座接官亭,就是清朝官員來台履新,被風光接待的地方。
鄭自隆
2025-01-17 05:50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德國之聲》專訪吳明益:面對暴雨將至,身為作家也要對抗
台灣作家吳明益在訪德期間的一場交流活動,與德國作家施益堅對談。提到台灣如今是中文世界裡唯一的民主國家,吳明益表示,台灣作為全世界中文出版最自由的國家,並非一朝一夕造成。過去他透過香港的出版社閱讀世界文學,如今台灣卻成了香港文化的飛地。
德國之聲
2024-12-15 18:39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崔男觀點:台灣跟得上賴清德嗎?
賴清德正式就任即將半年,兩岸關係與台灣內部政局呈現出戲劇性的變化。
崔男
2024-11-07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台灣政治鬥得熱鬧,對岸擺出文房四寶
久矣,吾不見文房四寶!
滄浪之水
2024-11-02 06:10
風生活
教育
新知
小二數學題「6×9=54」答錯被扣分!家長一頭霧水,老師揭正確解答
國小課業在大人眼裡看起來或許簡單,但其實有不少算式與邏輯問題,連家長們都會感到困惑,先前有網友分享一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目,學生作答「6×9=54」卻被老師扣分,應該要反過來寫「9×6=54」才是對的,文章引來內行人解答,原來是為了訓練學生了解「倍數的概念」。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10-31 15:16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科技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星際巴別塔2.0—矽谷靈媒如何解讀千萬年的「宇宙」密碼?
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人工智慧(AI)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我們的世界。然而,當尖端科技遇上源遠流長的古老智慧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竊思,我們如果能讓AI理解星空下的篝火談話,解讀千萬年流傳的智慧密碼,會不會為我們開啟一扇通向未知領域的大門?
阿將伊崮喜瀾
2024-10-24 05:50
風生活
娛樂
世界
2024 Netflix韓劇推薦》疲憊的心徹底被治癒!10部人生必看神劇,結局後勁超強值得一看再看
「我覺得我的人生好像過熱了,我一直都很拚命,就這樣一直全速運轉,然後中央處理器就停止運作了,畫面也卡住,什麼密碼都行不通,我別無他法,只好讓自己重新開機。」女主角在熱播韓劇《媽媽朋友的兒子》中這麼說著,似乎道出了許多現代人的心聲,是不是在長大成人之後的世界,大家都一直在盲目地奔跑呢?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4-10-01 16:15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藝文
歷史
專欄
徐全觀點:軍歌《出發》激昂澎湃,相關人物卻難敵道德批判之巨浪
這首軍歌誕生在中華民國八年抗戰的硝煙中,曲調昂揚、歌詞簡練,曾被製作成唱片、以無線電波和慰勞大會的方式紅遍大江南北,成為那個「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歲月中的救亡號角,鼓舞救亡士氣。1949年之後,《出發》成為了「政治不正確」的藝術作品,在中國大陸徹底消失,直到今天在中國大陸都無人問津。與此同時,與《出發》這首歌相關的重要人士,他們的後續人生則是經歷了頗多的人生風霜和坎坷。道德批判的巨大浪潮,讓《出發》消逝在中國大陸的音樂史書寫中。
徐全
2024-09-29 07:10
評論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蔡登山專文:陳垣─「竭澤而漁」的治學精神
陳垣和陳寅恪都是當代極有成就、極富盛名的史學家,並稱為「史學二陳」。後來陳寅恪避地南方嶺南大學任教,陳垣一直留在北方,長期擔任私立輔仁大學校長和北京師範大學校長,所以兩人又別稱「南陳」與「北陳」。胡適曾說:「南方史學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學能疑古而學問太簡陋,將來中國的新史學須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學工夫。能夠融南北之長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國維與陳垣。」法國漢學家伯希和也曾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唯王國維與陳垣先生兩人。」
蔡登山
2024-09-03 05:50
評論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公孫策專欄: 節能減碳?來不及啦!
劇烈天候襲擊人類已經很多年,人類喊節能減碳也喊了很多年,可是今年的劇烈天候來得又急又猛,以北半球夏天高溫來說,遠遠超過之前「明年會更熱」的預期。說得嚴重一點,如果最近十幾年是「溫水煮青蛙」,今年開始警覺「有點熱得受不了」,如果明年、後年……以此加速熱下去,只怕將無力跳出熱鍋矣。
公孫策
2024-07-09 06: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