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鞭數十驅之別院」後半段兒童不宜!隱藏劇情引熱議:這樣教全班頂標

《兒時記趣》「鞭數十驅之別院」後竟還有「隱藏版結局」!(圖/翻攝自FB)

被刪掉的才最精彩?相信許多人對《兒時記趣》這篇課文並不陌生,尤其是「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更讓人印象深刻,然而,律師林智群近日在社群平台指出,大家熟悉的版本其實只有一半,因為,後半段涉及「兒童不宜」的情節,在國立編譯館審核課文時被刪除,消息一出,隨即引發熱議。

課本只教了一半?沈復《兒時記趣》還有「隱藏劇情」

《兒時記趣》出自清代沈復的《浮生六記》,文中描寫童年觀察昆蟲、與癩蛤蟆互動的趣事,內容生動有趣,不過,3日林智群卻在臉書發文指出,這篇文章的真正結局,其實比課本上流傳的版本更「特別」。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你看到的《兒時記趣》其實只有上半段。」林智群表示,當時2隻昆蟲爭鬥時,突然遭癩蛤蟆吞噬,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讓許多人感到疑惑,實際上,文章還有後續內容,但因涉及較為私密的描述,才被刪減。

林智群進一步揭露後半段內容:「年長思之,二蟲之鬥,蓋圖奸不從也,古語云:『奸近殺。』蟲亦然耶?貪此生涯,卵為蚯蚓所哈,腫不能便,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語柄。此皆幼時閒情也。」

這部分才是精華!《兒時記趣》白話翻譯曝光

換句話說,就是沈復長大後回想,當年看到昆蟲爭鬥,其實不是單純的打架,而是因為「求歡不成」,讓他想起1句古諺:「奸邪會招致殺身之禍」,連昆蟲也不例外。

同時,沈復還曾因蹲在地上觀察昆蟲太過專注,結果下體被蚯蚓咬傷,導致腫脹無法小便,後來,奴婢抓來一隻鴨子幫他解毒(古人認為鴨子口水有消腫作用),卻不小心鬆手,鴨子張大嘴,像是要把他的OO吞掉一樣,讓他嚇得大哭,從此成為大家的笑柄,而這就是他的《兒時記趣》。

「看蟲抓癩蛤蟆,哪裡有趣?後面發生的事情才有趣吧!」林智群認為,國文應該這樣念,隱藏版才是精華,「基本上就是差點跟鴨子發生奇怪的事。」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驚呼:「這才是『兒時記趣』吧!」 (相關報導: 「龘麤驫羴猋」怎麼念?9成台灣人都不會,第1個就卡住了! 更多文章

此外,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國文這樣教,全班都頂標」、「這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都被刪了」、「國文課本外的內容才是真正的人生」、「如果有下半段,國文老師解釋起來可能會更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