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際孤立 文章列表
#
國際孤立
約 18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武之璋觀點:誰能說台灣的經濟成就與國民黨無關?
抗戰時期有位黨國元老蔣作賓先生過世,因為身後蕭條,夫人面臨生活問題,兒子在英國讀書,學費也無以為繼。時任國民政府上將軍法總監的湖北革命元老何成濬先生特上書蔣中正,要求協助。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安排她到婦聯會工作。同時蔣介石提撥專款協助在英國讀書的兒子完成學業。蔣作賓在英國唸書的兒子就是日後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蔣碩傑先生。
武之璋
2025-05-11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林金順觀點:用極而絕,雖勝必蹶─冷眼看以、美極絕戰略與賴政府戰道之偏失
自古為政之道,都依「世道法則」而行,自然法則貴在均衡不偏,守中不極,乃能持衡與持久不絕,以色列對巴國的種族滅絕,以及美國稱霸百年而驟衰,就是違逆此一法則,足以做為民進黨當前執政之鑑誡。
林金順
2025-05-11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誰先眨眼?願與美國談關稅 路透曝中國憂「3因素」:經濟衰退、國際孤立
美中經貿高層將於10日在瑞士進行對話,《路透》報導,中國對美關稅政策的公開回應強硬,但中國官員私下越來越擔心關稅對經濟的影響;隨著中國的貿易夥伴開始與美國談判,中國擔心被孤立;再加上美國主動接觸和川普言論緩和,讓中國願意會談。
兩岸中心
2025-05-10 09:03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杜紫宸觀點:以三國演議解析美中科技對抗
當美中科技經濟對抗走入深水區,從晶片禁令到供應鏈重構,從AI競賽到海空軍演,這場沒有硝煙的競爭已構成當代最具結構性與長期性的戰略對峙。這不只是權力轉移,更是兩種制度模式、兩種技術體系與兩套國家治理哲學的深層博弈。若以東亞文化中熟悉的歷史隱喻為鏡,《三國演義》或能為當今局勢提供某種古今照映的觀察視角。
杜紫宸
2025-04-24 07:02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專欄
王義雄觀點:關稅戰促使美國加速衰敗,中國趁勢崛起
2025年4月,全球市場因美國關稅政策的反復無常陷入劇烈震盪。川普政府自年初以來不斷加碼關稅,甚至推出「對等關稅」政策,試圖以單邊主義重塑國際貿易規則。然而,這一政策不僅未能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反而將美國推入多重經濟困局。
王義雄
2025-04-24 06: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劉燕婷觀點:從油價暴跌到中美對決─世紀關稅戰,中東怎麼辦?
4月2日,川普(DonaldTrump)發出震驚全球的「解放日」衝擊波,宣布了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TariffAct)後最大規模的關稅調幅:各國進口產品將被徵收10%至50%的驚人關稅,對象包含美國的地緣敵人與傳統盟友,中東當然也在其中。
劉燕婷
2025-04-12 07: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蔣介石的中華民國為美國奠定戰後亞太秩序
參觀完了位於德州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後,筆者再度驅車到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參觀另外一座規模更大,內容更為豐富,有美國國會支持並且由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經營的國家二戰博物館(NationalWorldWarIIMuseum)。該館成立的時候還只是國家D日博物館(NationalDDayMuseum),以紀念二戰歐洲戰場為主,專門與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打對台。
許劍虹
2025-04-06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林庭瑤專欄:川普關稅海嘯來襲,賴政府還在裝睡?
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RooseveltJr.)把美國帶進帝國主義時代,他有句外交名言:「輕聲講話,但要拿著根大棒子。」川普大帝深諳其箇中奥妙,大咧咧地揮舞大棒,祭出核彈級的對等關稅,顛覆了二戰後的全球經貿秩序。只是,關稅大棒的背後,還要當心還留有匯率政策的後手。
林庭瑤
2025-04-05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觀點
韋安觀點:川普「聯俄制中」,有多大可行性空間?!
川普再度入主白宮,是否會重新啟動「聯俄制中」戰略?假如他能成功促成美俄和解,是否真能撬動中俄同盟,改變美國當前的全球戰略困境?這樣的設想,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再次引發關注。
韋安
2025-03-27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徐寒之觀點:何以台灣比烏克蘭更危險?
最近烏克蘭的處境令人堪憂,讓人不得不將台灣的未來與之相提並論,畢竟早在這場侵略戰爭一開始,就有許多人喊出「今日烏克蘭,明天台灣」的口號。台灣到底會不會成為另外一個烏克蘭?兩者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也有不少,而且其實各有優劣。在講不好的消息以前,按照慣例筆者在蔣對台灣比較不利的情況以前,先講一些比較有利的。
徐寒之
2025-03-01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鄭義聖觀點:川普決策對烏俄戰爭與北韓戰俘遣返的影響
烏俄戰爭局勢近日又將發生重大轉折,這當中不只是國際政經的角力,也牽涉到更為複雜的人道問題,尤其以下幾個關鍵因素值得我們關注:
鄭義聖
2025-02-27 07:1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武力併吞也沒關係?《經濟學人》:全球已有超過1/3國家,支持中國「以任何手段統一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7日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美日「反對任何試圖以武力或脅迫手段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行為」,這種強硬的表態,對於擔心中國可能會武力犯台的人來說,或許能帶來些許安慰;但《經濟學人》9日指出,過去18個月以來,北京積極拉攏全球南方(GlobalSouth)國家,並且獲得顯著回報。據統計,全球已有70個國家公開支持中國以「任何手段」統一台灣。
李岱青
2025-02-10 15:28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台灣年輕人不願為賴清德的台獨夢想戰死沙場
國軍志願役人數在去年6月底降到15萬人,是2018年後新低。再根據2025年度國防預算書,2025年減少的預訂員額中,都是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而選擇賠錢退伍的軍士,在過去4年已增加4倍之多,國軍歷年招募成效一夕崩盤,驗證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
王義雄
2025-01-23 06:50
VIP
國際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超鷹派中東政策將來襲!「堅定盟友」伊朗孤立處境加劇 中國受迫2原因恐跳船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黎巴嫩真主黨在以哈戰爭中慘遭重擊,敘利亞阿塞德政權迅速垮台,說明伊朗在中東地區代理人戰爭中屈居劣勢。川普明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將採更趨鷹派的中東政策、強化對以色列的支持,屆時伊朗孤立處境將更嚴峻,即便是堅定盟友中國也將顧及自身利益,以免中東地區外交、投資進一步受損。
王秋燕
2024-12-25 07:10
新聞
政治
國內放映「國有器官」累計28起恐嚇案!這縣市7案最多 國安局曝IP位置
近期台灣各地影城播放「國有器官」紀錄片,未料卻陸續接獲恐嚇電郵,對此,國安局表示,今年10月至11月22日止,國內影城、政府、議會、學校及媒體等單位,共接獲28起恐嚇案件,以高雄市7案最多;國安局也示警,中共對台長臂管轄是以兩岸統一為終極目標。
張曜麟
2024-11-26 17:15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林錫星觀點:緬甸人夜郎自大的民族心態
早在今年4月初就有消息傳緬甸Tatmadaw政府首腦敏昂萊大將嘗試訪問中國遭婉拒後,緬甸先等來了俄羅斯的強援。敏昂萊這次訪華後,又要馬不停蹄地訪問俄羅斯。
林錫星
2024-11-24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汪葛雷觀點:川普羞辱林郁婷與台積電,賴清德躲哪去了?!
談到「誰最常羞辱臺灣」,許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是對岸。然而談到對「臺灣之光」的精準襲擊能力,莫過於川普。
汪葛雷
2024-11-19 06:30
新聞
國際
軍事
北韓士兵為何願意赴俄當「炮灰」?脫北者:我們絕不懷疑領袖,但「朝鮮本身就是監獄」
美國和烏克蘭官員稱,俄羅斯軍隊已經集結了一支由5萬名士兵組成的部隊,其中包括約1萬名朝鮮人民軍,正準備向烏克蘭發動攻擊,旨在收復庫斯克地區失土。這是北韓首次派出軍隊到國外作戰,一名脫北者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不難想像北韓軍人為何願意前去當「炮灰」,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灌輸要為金正恩而死以展現忠誠。
李岱青
2024-11-11 15:31
VIP
國際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1995年,嘗試和平解決以阿衝突的以色列總理遭到暗殺……
因為以色列在納坦雅胡的領導下展開大反攻,讓以色列與周邊國家的衝突再度成為國際新聞熱區(這次還多了歐盟的聯合國維安部隊湊一咖)。其實在猶太人選擇這一塊聖經上稱為迦南的區域復國,目前以阿的種種衝突和爭端就已經註定無解。
司馬文武
2024-10-23 09:1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楊甦棣點破中國孤立真相:外交政策太傲慢,威脅鄰國影響區域穩定
前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今(14日)指出,中國傲慢的外交政策以及毫無根據的領土主張,使其在亞洲地區面臨孤立處境。楊甦棣表示北京對台灣、菲律賓、日本等鄰國的威脅行動日益加劇,顯示出習近平試圖鞏固中國在區域的霸權地位。然而中國經濟停滯不前、人口負成長問題嚴重,並且缺乏真正的盟友,這些因素將限制中國在區域和國際上的影響力。
李岱青
2024-10-14 16:44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