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烏克蘭的處境令人堪憂,讓人不得不將台灣的未來與之相提並論,畢竟早在這場侵略戰爭一開始,就有許多人喊出「今日烏克蘭,明天台灣」的口號。台灣到底會不會成為另外一個烏克蘭?兩者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也有不少,而且其實各有優劣。在講不好的消息以前,按照慣例筆者在蔣對台灣比較不利的情況以前,先講一些比較有利的。
首先是烏克蘭長期以來被視為帝俄或者蘇聯的勢力範圍,且1991年獨立以後長期與俄羅斯而非美國處於軍事同盟的關係。換言之烏克蘭不只沒有加入過北約,跟美國也沒有任何形式上的同盟關係,不只沒有類似《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那樣的雙邊協防條約,連類似《台灣關係法》的安全承諾都沒有。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際法的角度來看,美國都沒有捍衛烏克蘭到底的法律義務。
其次則是儘管過去三年來烏克蘭累積到了不少實戰經驗,也從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盟國手中取得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可是論及使用美式裝備的經驗,國軍還是有更為悠久的歷史。凡是有追蹤筆者文章的人,都知道國軍與美軍的合作延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史。過去這一年烏克蘭空軍取得的F-16與幻象2000戰機,更是中華民國空軍使用了超過20年以上的機種。
台灣海峽這道天然屏障,遏止了共軍如同俄軍以裝甲大軍從地面大規模進攻烏克蘭那般進攻台灣的機會,必須要採取難度更高的兩棲作戰。此外台灣一直以來都是東亞重要的貿易中心以及交通要道,還有所謂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再再都使台灣落入中共手中對西方世界帶來的衝擊比烏克蘭還要大。以上幾點都是台灣所擁有,烏克蘭卻沒有的優勢。
然而台灣也有許多烏克蘭沒有,自己卻有的劣勢,是非常值得我們在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思考的問題。何以與美國關係更為密切,且GDP還有社會活力都遠高於烏克蘭的台灣,在面對中共入侵時仍會有許多的劣勢?關於這一點,筆者要先從台灣與烏克蘭不同的法律地位、外交態勢以及敵對方實力等三個方面著手,讓讀者們快速瞭解何以台灣處境其實比烏克蘭更加危險。
承認台灣的國家不多
首先是烏克蘭為全世界,包括俄羅斯在內都承認的主權獨立國家,且具有聯合國席位。自1994年《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簽訂以來,烏克蘭就藉由放棄核武器換取了俄羅斯的外交承認,雙方也互相派駐了大使。至少直到2014年以前,包括普丁在內的俄羅斯統治階級不只承認烏克蘭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還承諾要維護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如今普丁雖然併吞了烏克蘭的大片土地,並且強調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一家人」,但俄羅斯官方至今沒有正式宣佈要徹底剝奪烏克蘭主權國家的身份。尤其如果美軍要進駐烏克蘭以確保對稀土的控制權,俄羅斯更是不可能完全在軍事上掌握烏克蘭,最終還是必須要在主權上承認烏克蘭為有別於俄羅斯的主權國家。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以烏克蘭為鑑─美國務院改變對台表述,綠營沒有自嗨的籌碼
|
更多文章
)
縱然普丁沒有放棄吞併整個烏克蘭的野心,未來也不排除他重啟戰端的可能性,但是考慮到美國以及歐盟國家的反應,筆者認為烏克蘭處境再怎麼糟糕也能保住聶伯河以西的國土。換言之就算澤倫斯基下台換上一個立場較為親俄的政府,烏克蘭也還是能保住至少四分之三的土地,再加上其部隊已經完成「北約化」的演變,長期來看還是有翻身的機會。
台灣的處境跟烏克蘭不一樣,基本上除了12個國家仍與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外,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台灣是沒有邦交的。縱然這個世界上還是有60多個國家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聲稱擁有台灣一事,不是只採取「認知」而非「承認」的態度,就是只認為台灣是「中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但是台灣的國際地位妾身未明卻是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像俄羅斯承認或者至少承認過烏克蘭那樣,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從北京的角度出發,中華民國最多只是一個尚未被完全推翻的「前朝」而已,台灣的主權早在1945年就已經由這個「前朝」所收復,並且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繼承。在絕大多數國家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的情況下,共軍對台灣的進攻稱不上是侵略,最多只不過是尚未完成的內戰。
沒有美國以外的其他盟友
另外一個烏克蘭比台灣更大的優勢,是在於就算美國哪一天徹底將其拋棄,其他的北約或者歐盟國家也不會坐視俄羅斯完全控制住烏克蘭。畢竟俄羅斯傳統上是歐洲國家的天然威脅,如果讓烏克蘭丟掉,誰能保證摩爾多瓦、波羅的海三小國甚至於波蘭不會是下一個?所以美國以外的北約國家或者歐盟勢必還要持續對烏克蘭伸出援手。
幾乎所有美國援助或者援助過的國家,都會在外交戰略上爭取與美國以外但價值觀相近的國家建立軍事同盟關係,例如抗擊伊斯蘭國的主力庫德族過去曾經有被拋棄的紀錄,但還是有包括法國在內的北約國家願意對他們伸出援手以制衡土耳其。阿富汗的親美政權雖然在2021年敗亡,但卻也曾經與北約盟國、印度、中共以及俄羅斯建立相當程度的安全合作關係。
北約盟國甚至與奧地利、紐西蘭、衣索比亞和新加坡攜手組建簡稱ISAF的「駐阿富汗國際援助部隊」以援助阿富汗親美政權的軍警。此種多邊合作的安全機制,使阿富汗親美政權在敗亡四年後的今天仍掌握著聯合國席位。哪怕是1975年就已經淪為歷史的越南共和國,也因為曾經是法國殖民地的關係,許多人在國家滅亡之際還能尋求法國庇護。
韓戰期間的大韓民國,則在聯合國軍的名義下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16個國家的援助,今日早就已經成為與日本並駕齊驅的東北亞強國,甚至還可以向北約盟國銷售自己的國產武器。反觀中華民國則是從抗戰以來,基本上就採取單獨押寶美國的政策,不僅沒能在美國、日本、納粹德國以及蘇聯等敵對陣營之間保持平衡,甚至還無法爭取到其他西方國家支持。
例如英國與法國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就從來不是胸懷「革命外交」思維的蔣中正所願意認真爭取合作的對象。至於亞洲的盟友,則絕大多數不是如日本那般是在美國壓力下與中華民國交好,就是如南韓、南越那般屬於接受美國援助的反共國家或者如菲律賓那般根本就是美國的前殖民地。這些國家只要一脫離了美國的影響,沒有一個不是立即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中共的。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以烏克蘭為鑑─美國務院改變對台表述,綠營沒有自嗨的籌碼
|
更多文章
)
敵對勢力實力不同
接下來一個最顯著的差異是俄羅斯與中共的影響力不同,儘管俄羅斯在開戰前名義上仍是全球軍事實力排名第二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整體的經濟實力正在衰退。事實上如果從GDP的角度出發,整個俄羅斯不過只等同於中國大陸的一個廣東省而已。俄羅斯雖然有全球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難以開發,完全沒有與美歐或者中共競爭的可能性。
再加上從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集體孤立的政策,導致俄羅斯淪入到陷入衰亡的境界。如果不能夠在這場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中全身而退,俄羅斯的消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即便俄羅斯最終贏得一個慘勝的結局,其過去的地位被中共取代,甚至於淪為中共的附庸也只是時間問題,根本上毫無未來可言。
中共方面這幾年來雖然經濟不好,在西方世界乃至於港台以及海外華人心中的形象也瀕臨破滅,卻仍是一個在軍事、外交、經濟以及文化上具備強大影響力的國家。縱然整體國力距離美國還有很長的距離,更談不上在全球範圍內挑戰美國的影響力,但是要在一場以台海或者南海為想定的局部戰爭中給美國以及其他盟友製造麻煩是綽綽有餘的。
同時來自亞洲以及非洲總計有89個國家,在外交上對中共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這點並不持異議,這些國家居然包括了與中共有領土爭端的馬來西亞以及冷戰時代和中華民國關係緊密的泰國。顯見北京為了防止自己在未來可能的對台戰爭中如俄羅斯那般遭到國際孤立,花下了巨大的心力,而且這些投資也都得到了回報。
更何況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家,乃至於日本等國家之所以反對中共,完全是受到來自美國的影響。假若美國真的要回歸孤立主義,這些國家也可能改變現有立場轉而親近北京,尤其是歐洲國家如果想要抗衡俄羅斯,也可能期待來自北京的配合。若國際局勢真的朝此發展,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終將擺脫當下被孤立的局面,台灣也勢必將面臨災難性的後果。
團結不挑釁為上策
烏克蘭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是台灣所沒有的,那就是從俄羅斯2022年發起全面侵略戰爭開始,所有烏克蘭軍民真的是「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集體團結在澤倫斯基領導下投入對俄抗戰。澤倫斯基就如同對日抗戰時代的蔣中正那般,是徹頭徹尾的民族英雄,無論烏克蘭最後是勝是敗,他抵抗俄國侵略的歷史定位就在那裡。
反觀中華民國,自抗戰結束以來就不曾真正團結過,導致了大陸在1949年的淪陷。過去40年來,台灣又再度陷入了統獨之爭,老百姓的國家認同錯亂異常,有人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有人主張台灣「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縱然支持中華民國體制的仍是多數,但是對於中華民國的定義到底是什麼?100個國民有 100種不同的說法。
執政黨與藍白之間的對抗,早已超過了國民團結起來抵禦共軍威脅的共識。雙方為了政權,都已經把對方視為比中共更恐怖的敵人,就如同抗戰期間的國民黨與共產黨把對方視為比日本更危險的威脅一樣。比起烏克蘭,台灣人一直享有和平富裕安康的生活,但也因此台灣人對戰場環境的適應勢必將不如烏克蘭,如果戰火一爆發,士氣極有可能遭受沉重打擊。
再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只是要台灣部份的國土,而是要將中華民國整個送入歷史。如今台灣雖然已經沒有省籍對立,但是主張獨立與統一的國民之間矛盾如此激烈,勢必將導致主張統一的人更願意在海峽爆發戰爭時選擇扮演共軍「第五縱隊」的角色,進一步導致國家分裂。獨派人士組織「黑熊部隊」之類的民防部隊尋找「內部敵人」,可實際上對台灣的防衛卻絲毫沒一點幫助。
所以對台灣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擱置毫無意義的統獨之爭,團結起來因應虎視眈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整軍備戰的同時,不要以激怒中共做為爭取選票的政治手段,不同政黨的政治人物應引領民眾放下彼此之間的成見,尋求最大公約數,向世人展現何為「天助自助者」也,才有可能在危機爆發時得到周邊友邦的真心援助。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以烏克蘭為鑑─美國務院改變對台表述,綠營沒有自嗨的籌碼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