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寒之觀點:何以台灣比烏克蘭更危險?

在台烏克蘭人及外籍人士於烏俄戰爭爆發時舉辦「台灣聲援烏克蘭」集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最近烏克蘭的處境令人堪憂,讓人不得不將台灣的未來與之相提並論,畢竟早在這場侵略戰爭一開始,就有許多人喊出「今日烏克蘭,明天台灣」的口號。台灣到底會不會成為另外一個烏克蘭?兩者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也有不少,而且其實各有優劣。在講不好的消息以前,按照慣例筆者在蔣對台灣比較不利的情況以前,先講一些比較有利的。

首先是烏克蘭長期以來被視為帝俄或者蘇聯的勢力範圍,且1991年獨立以後長期與俄羅斯而非美國處於軍事同盟的關係。換言之烏克蘭不只沒有加入過北約,跟美國也沒有任何形式上的同盟關係,不只沒有類似《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那樣的雙邊協防條約,連類似《台灣關係法》的安全承諾都沒有。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際法的角度來看,美國都沒有捍衛烏克蘭到底的法律義務。

其次則是儘管過去三年來烏克蘭累積到了不少實戰經驗,也從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盟國手中取得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可是論及使用美式裝備的經驗,國軍還是有更為悠久的歷史。凡是有追蹤筆者文章的人,都知道國軍與美軍的合作延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史。過去這一年烏克蘭空軍取得的F-16與幻象2000戰機,更是中華民國空軍使用了超過20年以上的機種。

台灣海峽這道天然屏障,遏止了共軍如同俄軍以裝甲大軍從地面大規模進攻烏克蘭那般進攻台灣的機會,必須要採取難度更高的兩棲作戰。此外台灣一直以來都是東亞重要的貿易中心以及交通要道,還有所謂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再再都使台灣落入中共手中對西方世界帶來的衝擊比烏克蘭還要大。以上幾點都是台灣所擁有,烏克蘭卻沒有的優勢。

然而台灣也有許多烏克蘭沒有,自己卻有的劣勢,是非常值得我們在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思考的問題。何以與美國關係更為密切,且GDP還有社會活力都遠高於烏克蘭的台灣,在面對中共入侵時仍會有許多的劣勢?關於這一點,筆者要先從台灣與烏克蘭不同的法律地位、外交態勢以及敵對方實力等三個方面著手,讓讀者們快速瞭解何以台灣處境其實比烏克蘭更加危險。

承認台灣的國家不多

首先是烏克蘭為全世界,包括俄羅斯在內都承認的主權獨立國家,且具有聯合國席位。自1994年《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簽訂以來,烏克蘭就藉由放棄核武器換取了俄羅斯的外交承認,雙方也互相派駐了大使。至少直到2014年以前,包括普丁在內的俄羅斯統治階級不只承認烏克蘭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還承諾要維護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如今普丁雖然併吞了烏克蘭的大片土地,並且強調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一家人」,但俄羅斯官方至今沒有正式宣佈要徹底剝奪烏克蘭主權國家的身份。尤其如果美軍要進駐烏克蘭以確保對稀土的控制權,俄羅斯更是不可能完全在軍事上掌握烏克蘭,最終還是必須要在主權上承認烏克蘭為有別於俄羅斯的主權國家。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以烏克蘭為鑑─美國務院改變對台表述,綠營沒有自嗨的籌碼 更多文章

縱然普丁沒有放棄吞併整個烏克蘭的野心,未來也不排除他重啟戰端的可能性,但是考慮到美國以及歐盟國家的反應,筆者認為烏克蘭處境再怎麼糟糕也能保住聶伯河以西的國土。換言之就算澤倫斯基下台換上一個立場較為親俄的政府,烏克蘭也還是能保住至少四分之三的土地,再加上其部隊已經完成「北約化」的演變,長期來看還是有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