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局勢近日又將發生重大轉折,這當中不只是國際政經的角力,也牽涉到更為複雜的人道問題,尤其以下幾個關鍵因素值得我們關注:
川普重返白宮與對烏軍事援助問題
川普重返白宮引發國際局勢的震盪。在秉持「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原則下,川普本來打算大幅縮減美國對烏軍援,以此降低美國在烏俄戰爭中的軍事參與,此中的理由是:第一,美國財政應優先用於解決國內問題;第二,烏俄戰爭本應由歐洲盟友承擔更多責任,因此川普屢次要求北約(NATO)成員國增加軍費開支。
稀土資源與戰爭援助的可能性
不過,在美中對抗的脈絡下,烏克蘭富有的稀土資源可能成為影響局勢的重大變數。稀土是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料,對各國的經濟與國防都有重大影響。為了未來與中國對抗,川普頗為在意烏克蘭擁有的稀土儲量,甚至有可能因此重新展開對烏軍援。如果美烏雙方達成稀土的相關協議,美國又有可能再次武裝烏克蘭,這麼一來,烏俄戰爭的緊張局勢也將重新升高。
俄羅斯與北韓的反應
面對美國對烏政策可能的轉向,俄羅斯與北韓也迅速回應。俄羅斯宣稱將採取更強硬的軍事行動確保戰爭成果;長期被國際孤立的北韓也選擇與俄羅斯加強合作求取生存空間。目前表面上看來,兩個國際的「邊緣人」相依為命。不過,即便北韓派遣特種部隊援俄,看似與西方全面對抗,但實際上,它仍避免與川普直接發生衝突。
金正恩的算計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 2 月 8 日北韓建軍 77 週年的國防演說中,嚴厲批評美國,卻刻意避開了川普。金正恩說:「美國的敵對政策與侵略行為嚴重威脅北韓的主權」,並警告:「北韓將被迫毫不留情地回應。」不過,金正恩卻沒有直接批評川普個人。這可看出金正恩的算盤是,在檯面上,延續了從拜登時期以來的高調抗美,私下又為未來與川普的談判留有餘地。
北韓戰俘的遣返問題
此外,烏俄戰場上的北韓戰俘去留,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這兩個違背了金正恩「忠誠誓言」的軍人,若被直接遣返回北韓,必然凶多吉少。金正恩一向判定「被俘」是恥辱,下令要北韓軍人「寧死不當俘虜」。但這兩名士兵卻沒有選擇為了偉大領袖自我了結,等於公然違抗金正恩的命令。如此回到「祖國」的結果可想而知:逃不掉的酷刑、強制勞動,悲慘地被處死。
據說,這兩名北韓士兵曾表達想看韓國電影。當被問到是否想回到北韓?兩名士兵竟回答:「烏克蘭人是不是很好?」這是因為北韓人民長期生活在封閉體制下,根本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只能婉轉地表達他們對自由民主生活的嚮往。由此,我們可以大膽判定,這兩位戰俘根本不想再回到北韓送死。出於人道考量,我們呼籲,要把北韓戰俘送去韓國,而不是任憑他們被遣返。給他們機會去一個語言文化相近的韓國展開新生活,才算符合人道主義精神。韓國才是能給他們安全與和平的地方。雖然不能等同,但這有點類似上個世紀50年代韓戰結束後,也有不少中共戰俘寧願被送往臺灣,也不願意回到共產中國。 (相關報導: 花幾百萬換一本能進北韓的護照!五年來第一位踏上北韓國土的美國人,究竟想要做什麼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世界北韓研究中心研究所長、脫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