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近代史 文章列表
#
中國近代史
約 29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風評
文化
風評:紀念歐戰不提抗戰,賴清德自我矮化?
總統賴清德8日上午出席外交部主辦的「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茶會」,開頭便強調這是台灣首次紀念歐戰,「象徵我們與國際社會更緊密的連結」。茶會前播放的影片,細數歐戰期間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領導人「奮戰到底」的發言,贏得勝利後,才有戰後團結的「民主陣營」。這段影片反映了賴政府舉辦這場活動的主旋律:自由必勝、侵略必敗。
主筆室
2025-05-09 07:2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VIP
大國博弈
逝者》「老爹」許歷農黃埔百年「曲線現身」北京 獨家揭露親簽寄語,400字成為遺願
賴清德政府收緊兩岸交流,軍系人士首當其衝。3月13日推出的「賴17條」擬恢復現役軍人軍法審判,官方聲稱「為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不過,從臧幼俠到高安國,民進黨政府對於統派退將的整肅早已是進行式。去(2024)年黃埔軍校百年校慶,更讓兩岸黃埔歷史話語權的爭奪拉扯,以及幕後暗潮洶湧躍上檯面。
張鈞凱
2025-05-06 08: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藍博洲專文:「憤怒的台灣」見證兩岸又瀕臨悲劇邊緣
這本《憤怒的台灣》,是1947年至1949年,蘇新流亡香港時期撰寫的台灣史著作,時間從荷蘭佔領以前一直到國民政府遷台前夕。
藍博洲
2025-04-13 07:1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孫中山逝世百周年─永遠不失影響力的兩岸近代之父
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他在中華民國控制下的台澎金馬地區是國父,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大陸地區則是「革命先行者」。名稱看起來雖然不同,卻具有相似的正面意義,這使得孫中山成為少數甚至可能是唯一同時獲得台北及北京領導人敬仰的近代中國歷史人物。當然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兩岸的架構之外,他在海外華人心中的影響同樣是無遠弗屆。
許劍虹
2025-03-09 07:20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AI
胡又天專欄:我為何與DeepSeek寫《道德經》新解
前言:本系列文章為《DeepSeek講道德經-與AI同行的智慧之旅》人類部份的序文,本書上卷將於3月初由作者自營的工作室「博士草堂」出版。
胡又天
2025-03-08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灣會成為烏克蘭嗎?
2022年俄烏戰爭打響,當時全世界民主陣營都支持烏克蘭,「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口號也出現在臺灣街頭。三年後的今天,川普再次登上舞台,烏克蘭成為川普外交的第一把刀。上任三周內,達成與俄羅斯會談,並將烏克蘭與北約盟國排除在外。美國國防部長在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上表示,烏克蘭想要拿回烏東與克里米亞是不切實際的,更不用說最初加入北約的主張。
潘科伸
2025-02-24 06:00
新聞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VIP
大國博弈
逝者》從牧牛童成為哈佛博士!這個信仰毛澤東的台灣人 為何走向「國際公務員」?
今(2025)年農曆春節期間的1月27日,一位鮮少人知的台灣「奇人」,安詳地在美國麻省威廉斯鎮(Williamstown)家中離世,享年88歲。其人名曰龔忠武,高雄中學畢業後,考入台大哲學系後轉歷史系,1966年獲全額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師從美國「中國學」大師費正清(JohnKingFairbank)和史華慈(BenjaminSchwartz)。特別的是,在美留學期間,龔忠武參與了風起雲湧的保釣運動,從一位自由主義者蛻變為毛澤東信徒,從而展開了其不改其志又獨特非凡的一生。
張鈞凱
2025-02-19 09:0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破解DeepSeek!唐鳳公開讓它答出「六四天安門」的密技
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模型震驚全球,但中國的言論審查機制讓AI套上緊箍咒。首任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出招破解,讓DeepSeek回答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話題。
中央社
2025-01-29 19:0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政經解密
台海解碼》馬英九訪陸花了25年才成行 幕後推手一封遺言讓他扛起青年交流大旗
時任總統馬英九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實現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在今(2025)年即將屆滿10周年。卸任之後已3度訪陸,「馬習二會」於2024年4月10日登場,馬英九會否藉著「馬習會」10周年的機會,再度赴京「馬習三會」,給了外界不小的想像空間。
張鈞凱
2025-01-25 09:10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幕後》「兩岸一家親」學者赴香港講學竟卡關,是「政治審查」還是另有隱情?
專治中國近代思想史與文化史研究的中研院學者黃克武,原受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邀請,於2024至2025年度第2學期開設「中國近代史專題:中國近代思想與人物」課程,卻傳出工作簽證遭拖延卡關,已錯過前兩堂課,該系臨時更換授課教師的風波。黃克武認為,香港入境處要求他提交的資料有「政治審查」的意涵,遂已撤銷簽證申請。不過,在中國大陸與香港學術交流經驗豐富,曾言「兩岸一家親」、以「祖國」稱大陸的黃克武,何以突然遭港方嚴審簽證申請?
張鈞凱
2025-01-19 08:40
VIP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大國博弈
幕後》「國軍戰力零!」陳廷寵新書揭秘辛,重量級的軍系大老力挺:正向啟迪國人
退役上將、前陸軍總司令陳廷寵2020年曾高喊「我是中國人,是驕傲的象徵」,並稱如果兩岸開戰,台灣國軍的戰力是「零」,根本擋不住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武力犯台。此語引發各界兩極熱議。軍系前國代黃澎孝在節目中痛罵陳廷寵3分鐘,直言「我告訴你,沒有台灣,中華民國有什麼用啊!」陸委會表示,對於陳廷寵的「離譜失格言行」,表達高度遺憾。
林庭瑤
2025-01-16 09: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香港與儒學精神的關係,以梅艷芳的「情教」為開展
梅艷芳被香港市民追封為「香港女兒」,筆者大膽指出,梅艷芳是中國儒學的理想人格再現,梅艷芳本人代表了中國儒學「人性論」的理想實踐,儒家主張通過不斷的道德自我轉化,最後「成己成物」,而梅艷芳在各種人倫關係上的開展都符合儒家精神。香港人對她綿綿不斷的追思在於感動其人格力量,亦意味著香港人是自覺、有意識地選擇具儒學精神的公眾人物作為「香港精神」。
羅燕媚
2024-12-29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從中國五四運動到香港雨傘運動,香港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座城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對民主的強烈訴求在70年後於北京再次燃起。1989年的「八九民運」,中國人民再次強烈要求民主。這種民主的聲音到25年後,由香港的「雨傘運動」接棒。2014年,香港的雨傘運動持續了79天,雨傘運動中舉行以電子投票選取普選方案,主辦方稱有79.8萬人參與,整座城都被捲入其中。陳健民教授指出香港民主的追求,與中國民主化脫離不了關係。
羅燕媚
2024-12-28 05:40
新聞
兩岸
藝文
歷史
文化
蔣介石與宋美齡感情彌堅?郭岱君曝:夫婦曾為2人吵架,宋美齡有2次小產…原因令人鼻酸
蔣介石與宋美齡攜手度過艱難歲月,從北伐、中原大戰、抗戰、內戰到遷台,蔣宋感情因憂患不斷而歷久彌篤,蔣介石在日記中說:「妻愛至久彌篤,其誠篤精神,實世無其匹,一生愛人惟母與妻耳。」「夫妻和樂同道,足以制勝一切憂患也!」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透露,蔣氏夫婦倆曾為了2個人鬧到不可開交,宋美齡也有2次小產,原因令人鼻酸。
林庭瑤
2024-12-10 08: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看軍校課程擬刪除中國現代史有感
近期報載,軍校通識教育課程將刪除「中國現代史」改為「世界史」,刪除的原因,國防部給出的理由為課程過時或不符實際效益。
蔣世安
2024-12-08 06:00
新聞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肯定蔣介石堅持對日抗戰,主編《毛澤東傳》《周恩來傳》 中共黨史權威金沖及94歲逝世
陸媒《澎湃新聞》報導,著名中共黨史和中國近代史專家金沖及,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1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兩岸中心
2024-11-14 18:44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美軍延安觀察組與台灣─戴謝集團如何影響美國與兩岸
今年是美軍向延安派遣觀察組的第80個年頭,筆者早已撰文討論這個在許多人看起來已經老掉牙的問題,為什麼還要在此持續討論呢?大家對史迪威(JosephW.Stilwell)早已不陌生,他從1979年中美斷交以來就被台灣方面形容為導致大陸失守的頭號戰犯,至少在馬歇爾(GeorgeC.Marshall)使華以前是阻礙國軍反共的元凶。
許劍虹
2024-10-27 07:20
評論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鄭治桂專文:讀史早知今日事─「民國範兒」的那些人和事
光輝十月十日,一百一十三年,肇建民國,創業維艱,守成不易。今日不出門,一日讀蔡登山兄新著《嶺南名人列傳》,欣賞若干「民國範兒」。一部五大冊,二百又六位粵東名人列傳,洋洋灑灑,又從何讀起?
鄭治桂
2024-10-19 05:5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中國人不願面對的二戰真相─抵抗者多?還是合作者多?
今年筆者有幸獲得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邀請,前往舊金山出席近代中國與台灣工作坊活動。胡佛研究所向來被戲稱中國國民黨的「海外黨史館」,曾經是兩蔣日記的落腳處,直到去年蔣家與蔡英文政府達成協議,才讓蔣中正與蔣經國日記回到台灣。當然先決條件是胡佛研究所保留了兩蔣日記的複印版,以防止未來兩岸政權出於政治需要予以竄改。
許劍虹
2024-09-22 07:20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陳美霞觀點:勇於承擔不居功,追念保釣路上默默同行的資深媒體人─林聖芬
我認識林聖芬是我1984年在美國芝加哥與林孝信(老林)結婚之後,我們成了姻親。老林是聖芬的二哥,聖芬因此成了我的「小叔」,我則成了他的「二嫂」。
陳美霞
2024-09-18 05: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