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宋美齡攜手度過艱難歲月,從北伐、中原大戰、抗戰、內戰到遷台,蔣宋感情因憂患不斷而歷久彌篤,蔣介石在日記中說:「妻愛至久彌篤,其誠篤精神,實世無其匹,一生愛人惟母與妻耳。」「夫妻和樂同道,足以制勝一切憂患也!」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透露,蔣氏夫婦倆曾為了2個人鬧到不可開交,宋美齡也有2次小產,原因令人鼻酸。
蔣介石初見宋美齡:「才華德容,戀戀難忘」
專研中國近代史和《蔣介石日記》的郭岱君,日前在一場「蔣中正日記中的情感與政治」演講中指出,蔣介石日記通篇嚴肅話題,只有提到宋美齡時,才流露出「鐵漢柔情」的一面。1922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初次見面。1926年夏,蔣對宋美齡產生愛慕之情。6月30日蔣介石拜訪宋家大姐宋靄齡及三妹宋美齡。7月2日蔣介石得知宋美齡消息時「心甚依依」,形容美齡「才華德容,戀戀難忘」。
1927年3月,蔣宋戀情漸入佳境「思念美妹不已」。6月11日,蔣到上海看望美齡,晚上9點抵達上海,與美齡晤談至午夜,方依依惜別。8月14蔣首次下野,9月赴日遊歷。9月28、29、30日,蔣在《申報》連登三天啟事:「毛氏髮妻,早經仳離,姚陳二妾,本無契約」。10月3日,由宋子文陪同前往有馬溫泉,拜訪宋太夫人,當面請求允婚。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11月30日舉行「蔣中正日記中的情感與政治」座談會,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出席與談。(柯承惠攝)
蔣介石深愛宋美齡,稱「三妹、三弟、美妹、梅林」。1927年12月1日,蔣宋在上海舉行「世紀婚禮」,日記中寫道:「見余愛姍姍而出,如雲霞飄落,平生未有之愛情,於此一時間並現,不知余身置何處矣!」
宋美齡力勸蔣介石:「修身養性、善待下屬」
蔣介石年輕時生活浮浪、個性火爆,美齡經常規勸他「進德」、「和藹」:「接三妹信,憂喜交集,勉我國事,勸我和藹,心甚感愧。」宋美齡對蔣介石的影響:蔣介石婚後在修養上下功夫,德業進步甚大,多得自美齡規勸,蔣介石對美齡「敬愛之難制」。
蔣介石日記中寫道,當北伐、中原大戰之際,「內助之賢非同尋常」。蔣介石與宋子文為了錢有過4次爭執。1930年7月,蔣介石在前方急需軍費,但國庫虛空、宋子文拿不出錢,遲遲未批發,蔣介石急了,請宋美齡從中協助,宋美齡去求哥哥宋子文,宋子文仍拒絕,宋美齡沒辦法,只得把自己的房產、首飾拿出來,要宋子文變賣籌款。宋子文深受感動,立刻設法籌措軍費,解決蔣的燃眉之急。
宋美齡這樣協助蔣介石的例子,不止一次。蔣介石日記中寫道,「北伐完成,西北叛將潰敗通關,吾妻內助之力實居其半也。」
宋子文(右)為宋氏家族成員,與蔣氏政權親近,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行政院長、外交部長、駐美國特使,常是國民政府與他國連結的重要溝通橋梁。(Wikipedia/CC-BY-SA-3.0)
胡適肯定蔣是領袖:「得力於內助者實非淺鮮」
蔣介石與宋美齡之間「夫妻同心」,亦喜亦樂,亦悲亦歡。1935年6月,何應欽和日本駐軍在北平簽訂「何梅協定」,日本要積極做華北自治化,要求中央軍退出華北。在華北有駐軍,辛丑條約留下,日本司令是梅津美治郎,中方是何應欽為代表。中央軍和國民黨退出華北,蔣介石接到電報極為憤怒,日記寫道:「悲憤莫名,手抖不能持筆,妻一方泣下,夫妻對泣,徹夜未眠」。
(相關報導:
韋安觀點:蔣介石「軸線」─「沒有主義的主義」突變台灣400年命運
|
更多文章
)
九一八事變後,面對空前危局,蔣介石很清楚,中國不是日本對手,不可孤注一擲,唯有以「持久戰」對之:「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五年生聚,五年教訓,無聲無臭,埋頭幹去。」韜光養晦,積極備戰,但西安事變打壞了一盤好棋
蔣介石遭逢西安事變,不得不停止內戰(剿共),一致對外(抗日)。「漢卿誤我大事也!」「漢卿壞我一盤好棋!」西安事變的合縱聯橫,宋子文和宋美齡扮演協助蔣介石的重要角色。連胡適都肯定說:蔣介石大有進步,如今是個真正的領袖了,其成長的背後,「得力於內助者實非淺鮮」。
胡適都肯定說:蔣介石大有進步,如今是個真正的領袖了,其成長的背後,「得力於內助者實非淺鮮」。(維基百科)
蔣介石勸她去昆明避暑,宋美齡堅決留重慶
蔣介石對宋美齡的辛勞,既不忍又感慨,認為是「知己之愛,也是同志之愛」。1936年11月9日,宋美齡擔任中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組織中國空軍(新生活運動婦女工作組,後來的婦聯會,華興育幼院)。她發揮外交才能,向外國採購飛機、聘請外國顧問,並認真研習航空理論和飛機設計,日後被譽為「中國空軍之母」。
宋美齡經常到前線勞軍,積極組織婦女工作,參與戰地服務、撫忍傷兵、救助孤兒等,曾兩次翻車受傷。郭岱君說,宋美齡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尤其皮膚病。宋家人有遺傳的皮膚病,宋子梁嚴重到㿉爛。宋美齡皮膚病很嚴重,小孩子看到宋美齡的皮膚病與內衣黏在一起。重慶夏天宛若「火爐」,蔣介石想送宋美齡去昆明避暑,但宋美齡堅決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蔣介石與宋美齡連袂出席開羅會議,宋美齡多次作為蔣個人特使參與對美外交工作,贏得西方支持,她的魅力和風度使她成為國際名人,三次成為《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中日國力差距極大,日寇大舉入侵時,蔣不畏強暴,奮起抵抗,寧肯戰死也不作亡國奴。西方媒體評蔣介石為:「遠東地區骨頭最硬的領導人。」
抗戰前期的至暗時刻,汪精衛等認為抗戰無望,主張與日議和。蔣介石則堅持持久戰,忍辱忍謗,帶領貧窮落後的中國軍民,與日寇周旋14年,最終贏得勝利。中國沒像法國、波蘭、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那樣屈服,在蔣介石領導下,保家衛國、堅忍不拔,始終堅持抗戰,在中國戰場牽制日軍百萬,直到最後勝利。
蔣宋夫婦有兩次爭執,一是為了蔣緯國的身世,蔣介石堅不吐露真相。蔣緯國在人前愛開父兄的玩笑說:「他的哥哥爸爸真偉大!」。(取自網路)
蔣宋夫婦曾為2人爭執:一是蔣緯國、二是孔令侃
郭岱君說,夫妻沒有不爭執的,蔣宋夫婦有兩次爭執。一是為了蔣緯國身世。1941年蔣緯國自美返國,美齡追問緯國身世(緯國實為戴季陶之子)。蔣介石為了當年對戴季陶的承諾,堅不吐露真相。「家中之事不能與家中之人直道,實為余一生最大之遺憾。」宋美齡認為蔣介石不尊重她,一怒之下,飛往香港、滯港不歸。蔣介石旁的幕僚獻策,叫蔣緯國親自去香港,向宋美齡下跪叫「姆媽」,把宋美齡請了回來。
二是為了被宋美齡視為親信的孔令侃,孔令侃很會經商,文筆又好,但蔣介石卻認為她誤了國家大事。1972年5月,孔令侃來台,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晚見令侃,心神厭惡,妻既愛我,為何要加重我之精神負擔。」「獨上中興賓館視事,今日精神苦痛,以女子、小人為難養也。」
宋美齡早期曾懷過孕,但在1928年、1935年有兩次小產。(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宋美齡曾2次小產:「雖無子女,亦甚樂也」
蔣介石視宋美齡為「唯一之妻」,萬望至愛、視如己出,可惜兩人未有子女。其實宋美齡早期曾懷過孕,但在1928年、1935年有兩次小產(流產)。《蔣介石日記》記載,1928年的8月,宋美齡就懷孕了,但就在宋美齡懷孕期間,蔣介石兩次遇到刺客行刺。一次是8月24日夜,一位刺客買通衛兵,進入蔣介石的住宅,他走到樓下時,卻驚醒了宋美齡。刺客匆匆逃走。一次是8月27日夜,這次,是有人收買衛兵,讓衛兵侵入蔣介石臥室,就在他們準備開槍行刺時,卻因蔣介石在睡夢中的一個翻身而驚慌逃走。
(相關報導:
韋安觀點:蔣介石「軸線」─「沒有主義的主義」突變台灣400年命運
|
更多文章
)
問題就在8月24日夜間的那次行刺,讓宋美齡受到不小驚嚇和刺激,直接造成小產;8月25日夜,蔣介石在日記裡不無惋惜地寫道「妻病小產」。但蔣介石日後在日記中寫道:「僅夫妻二人,雖無子女,亦甚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