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龍應台 文章列表
#
龍應台
約 63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文化
舒緗家觀點:「中共≠中國」─杜絕以中國文化「頂罪」中共黨文化
太多人──中國人、海外華人、外國人、反共的、不反共的──在批評批判,或描述評論中共╱大陸中國的事務時,動輒就會連上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從中去尋找他們認為的「文化根源」。最典型的,即是埋怨數落,是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帝制皇權、孔孟之道、法家之術、「傳統中國文化」……形塑成「今天中國人」的「民族劣根性」:自私、奴性,等,以及造就了中共,還經常引魯迅對中國文化的批判為證。
舒緗家
2025-05-10 07: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軍事
本周最強內幕》台灣談判戰隊點將錄,川普關稅「雙女主」怎接刀?抗敵民調迷思:多數年輕人真願意上戰場?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對等關稅海嘯席捲全球,台灣將被課徵32%重稅消息一出,除讓行政院長卓榮泰事後坦言「聽到後真的差一點昏倒」外,台股更是直接「倒地」。然而,關稅政策數度變動,原喊到245%驚人數字的美中關稅貿易大戰,近日似出現一絲和緩曙光;而在對等關稅進入90天暫緩期後,各國正積極與美方進行貿易協商,那台灣談了嗎、怎麼談、又派誰去談?(延伸閱讀:32%關稅台灣拿什麼談判?駐美代表俞大㵢曝願加碼軍購「3籌碼」:當初超驚訝)
李瑋萱
2025-04-25 08:50
VIP
國際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多數台灣年輕人願意上戰場」,是不是一種社會期望偏差?莫少白談抗敵民調的可能迷思
台灣知名作家龍應台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台灣年輕人面對中國入侵更傾向投降」後,學者吳文欽(中研院)與潘欣欣(東吳大學)在《外交家》強調「台灣年輕人並非失敗主義者」—因為大量學術調查顯示,台灣民眾非常願意為了保家衛國而戰。不過淡江大學外交系副教授莫少白指出,不該直接將民調結果直接等同於社會韌性。
國際中心
2025-04-23 16:05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未來恐無冬季、颱風更猛 趙恭岳示警:這時台灣將沒有10度低溫
龍應台基金會於今(19)日世界地球日前夕舉辦「不尋常對話」論壇,邀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以及資深媒體人蘭萱以《奪地、搶水、爭能源—氣候變遷對和平的威脅》為題,探討氣候變遷對國際政治、社會所帶來的生活衝擊與挑戰。
蔣帆威
2025-04-20 09:00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台灣缺電?還是缺韌性電網?趙恭岳曝當務之急:進度仍是緩慢
氣候變遷不僅對日常生活帶來衝擊,同時也對各國的能源轉型帶來挑戰,龍應台基金會於今(19)日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不尋常對話」論壇,邀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以及資深媒體人蘭萱以《奪地、搶水、爭能源—氣候變遷對和平的威脅》為題,對談極端氣候下對於台灣綠電轉型、供電韌性的走向與發展。
蔣帆威
2025-04-20 08: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龍應台說的不全對─台獨的時間不多了
最近,作家龍應台在《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應邀刊登投書「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而面對美國川普的「狂人稅」,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卻要「脫中入北」,即要台灣脫離整個中國後,進入全球北方國家也就是美國,這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其實意謂著:台獨末路,近了…,兩岸終將會有實現和平統一的那一天。
孫榮富
2025-04-18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徐勉生觀點:台灣能否避免「萬曆十五年」?
歷史宛如一面鏡子。人們可以從鏡子中看清自己,也可以由歷史中看清時勢的走向。這是研讀歷史的意義。時時撫今追昔,才不會後知後覺,甚至後悔不已。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助理吳尊傑先生對於台灣的前途,在4月5日《風傳媒》發表的大作「惜哲人已逝,台灣未來哀矣─從朱雲漢反思台灣的大歷史觀失落」,發人深省。令人想到歷史學家黃仁宇的歷史著作《萬曆十五年》。
徐勉生
2025-04-16 0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觀點
王慶民觀點:龍應台的呼籲與「中華民國」最大公約數
4月1日,知名作家、中華民國台灣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女士,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表達了對美國拋棄烏克蘭後可能再拋棄台灣的強烈擔憂,對民進黨當局激進台獨、對抗中國的立場政策做了批評,也回顧了馬英九時期兩岸和平穩定的關係、陸台人民密切的往來,呼籲台灣與大陸再次和解,避免戰爭。
王慶民
2025-04-13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留給台灣的時間不多了,台灣首要之務是甚麼?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女士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說:台灣時間不多了!也引用非正式的Dcard民調,說多數學生選擇投降。文章重點在兩點:
謝東森
2025-04-10 05:30
風生活
即時
台灣時間不多了!龍應台《紐時》文竟用Dcard民調:多數學生選擇投降…
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近日應《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邀請撰寫專文,以「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為題,主張美國難以信賴,台灣應尋求與中國和解,其中更引用台灣社群網站Dcard的匿名民調,稱「台灣多數學生選擇投降」,可信度引發爭議。
林瑩真
2025-04-04 11:34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勉生觀點:龍應台真摯的建言─台灣的時間真的不多
《紐約時報》論壇版4月1日刊登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的邀稿專文,題為「台灣的時間不多了」(台灣正在倒數計時)(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龍應台在文中表示,自從美國總統川普撤回美國對烏克蘭的強力支持,並於2月底在白宮羞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後,台灣民眾應該思考,如果美國可以這樣對待烏克蘭以巴結俄羅斯,是否會同樣對待台灣以討好中共?
徐勉生
2025-04-04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夏珍專欄:蘇起的挫折─龍應台的憂慮─賴清德的機遇
繼七十五位學者聲明〈捍衛台灣民主法治〉遭到出征,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在紐約時報的客座評論〈台灣正在倒數計時〉再度激起激烈論戰;這不是龍應台第一次面對如此處境;兩年前,三十七位學者發表「反戰公開信」後,龍應台同樣在紐約時報一篇〈在台灣(戰爭陰影下),朋友間開始反目〉,就已經遭到嚴厲批評,當時,她還錯愕自問,「反戰,有錯嗎?」她沒改變立場,只是兩年後,台灣社會撕裂得更嚴重了。
夏珍
2025-04-04 06:20
新聞
政治
兩岸
龍應台紐時告洋狀?沈政男曝真相:挺大罷免作家沒人登得上
《紐約時報》近日刊載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投書「台灣沒剩多少時間(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一文,內文提到台灣不可再依賴美國協助,否則將會遭遇美國總統川普拋棄烏克蘭的慘狀,更表示「台灣和平」的解方就是和中國和解。醫師沈政男指出,許多人批評龍應台在告洋狀,但她只是提醒大家;且看看烏克蘭和巴勒斯坦,「台灣願意付出那樣的代價嗎?」
傅乙珮
2025-04-03 12:30
風生活
即時
龍應台憑什麼說台灣時間不多了?投書《紐時》稱年輕人願意投降 學者打臉:你根本誤導全世界
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近日投書《紐約時報》論壇版,以「台灣的時間不多了」為題,直言中國實力日益壯大、美國可能轉身不顧,台灣要靠強化軍力與中國「某種形式的和解」,才能保住和平與自由。她強調,歷史已證明這樣的路徑並非不可能走通。此言一出,立刻在國內社群與政壇引爆激烈論戰。
周育信
2025-04-02 12:46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唯有和平,台灣才有民主!」龍應台《紐時》客座評論:台灣應立即展開全國對話,思辨如何與中國和平相處
《紐約時報》1日邀請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撰寫客座評論(GUEST ESSAY)〈台灣正在倒數計時〉(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目前居住在台灣的龍應台主張,不首先確保和平,台灣就不可能有民主。台灣必須立即展開嚴肅的全國性對話,討論我們如何與中國和平相處,而不是讓拋棄台灣的強權決定我們的未來。
李忠謙
2025-04-02 08:16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為水也能開戰?氣候變遷成戰爭導火線 趙恭岳19日開講解析台灣挑戰
全球極端天候加劇,資源短缺引發衝突,從中東的水戰爭、孟加拉的國土危機,到湄公河的水權之爭,氣候變遷正成為爆發戰爭與動盪的隱形催化劑。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表示,我們必須警覺氣候變遷不再只是環保問題,而是國家安全與全球穩定的核心挑戰。
張大任
2025-04-01 09:00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籲台灣要有「和平推」 龍應台曝兵推「政府不能說的秘密」:別成為談判桌的菜
隨著兩岸關係趨於緊張,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今(16)日於華山文創園區,邀請中研院院士吳玉山與作家龍應台以「沒有和平,民主會怎麼樣?」為題,對談台灣在如何在維持民主機制運作下確保和平。龍應台認為,台灣不只要有「兵推」,更要有「和平推」,台灣應該要確保自己不是談判桌上的一盤菜,而是將選擇的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蔣帆威
2025-03-17 09:00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大學生憂兩岸開戰、不再相信民主 吳玉山這樣看:我們沒有悲觀的自由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6日於華山文創園區,邀請中研院院士吳玉山與作家龍應台以「沒有和平,民主會怎麼樣?」為題,試想戰爭對於台灣社會的衝擊影響,現場也有大量學生與民眾參與討論,在提問環節表達「什麼時候該逃離台灣」、「戰爭何時開打」、「不相信現有民主體制」等擔憂。對此吳玉山認為,我們沒有悲觀的自由,喊話青年如果認為民主不完美就應該站出來,將社會或國家往我們認為的方向帶一點點。
蔣帆威
2025-03-17 08:50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為了民主一戰,還是為和平犧牲民主?吳玉山揭戰爭陰影下台灣兩難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上演的世紀大吵震驚世界,也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憂慮再度成為民眾討論的話題,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於16日在華山文創園區,邀請中研院院士吳玉山與作家龍應台以「沒有和平,民主會怎麼樣?」為題,對談地緣政治衝擊下的台灣,面對不斷上升的戰爭威脅該如何在維繫和平安全的前提下,保有台灣現有的民主體制。
蔣帆威
2025-03-17 08:50
新聞
政治
「沒有和平,民主會怎樣?」吳玉山從川普變局探討和平 論壇周日開講
美國新政打翻了維繫戰後80年的國際秩序,台灣處在火山口上,要如何理解一個前所未有的危局,又如何翻新對「和平」的認知?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於3月16日下午主講「沒有和平,民主會怎樣」講座,由作家龍應台主持。
張大任
2025-03-11 0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