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蔣經國 文章列表
#
蔣經國
約 2,55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武之璋觀點:誰能說台灣的經濟成就與國民黨無關?
抗戰時期有位黨國元老蔣作賓先生過世,因為身後蕭條,夫人面臨生活問題,兒子在英國讀書,學費也無以為繼。時任國民政府上將軍法總監的湖北革命元老何成濬先生特上書蔣中正,要求協助。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安排她到婦聯會工作。同時蔣介石提撥專款協助在英國讀書的兒子完成學業。蔣作賓在英國唸書的兒子就是日後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蔣碩傑先生。
武之璋
2025-05-11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張茂桂觀點:看見李文忠的價值,反思民主共同體的未來
很驚訝李文忠從國防安全研究院的職位因為性騷屬下被撤職辭退。政治人物做錯了事情,依法依程序受懲處,自己面壁思過也不足抵,國有國法,官有官箴,沒什麼好說。本文不是要替他上述行為事情來翻案講情,但是覺得值此國事蜩螗之際,李文忠過去在退輔會副主委任內,文化和解的實踐努力,以及這種努力所展現的民主氣度,是現在政治圈內很難見著的典範,須要被特別彰顯,為深化民主韌性、民主共同體計,不應被抹煞或遺忘。
張茂桂
2025-05-11 06: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附中生出生南京報考國防醫學院遭拒!退將列9種徹查類型,看到「納粹清洗」的影子
一名師大附中學生因為出生地在「南京」,報考國防醫學院時,校方引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該生入籍中華民國未滿20年為由,刷掉其報考資格。前陸軍中將、前國民黨籍立委吳斯懷痛批,台灣族群融合多年,只有民進黨政府還在區分外省人、台灣人,連大陸國籍、戶籍、居住證都違法,要被註銷台灣身分,這樣違憲違法的作為,難道是要清洗族群血統嗎?
楊騰凱
2025-05-09 09:43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王立本觀點:從大歷史看大罷免─獨裁何曾消散過?
最近跟一個現在在科技業做事的以前學生聊Line。他認為,台灣的傳統製造業原本毛利率就很低,再加上人工成本還在上漲,所以他悲觀地認為恐怕很快會全軍覆沒。也很感慨,當年選擇留在台灣發展並不後悔,但是看到台灣現在這樣卻也無言以對。一個80年次,心智正常的未婚大男孩。所謂的心智正常,是指不是1450或者青鳥,雖然也不算真正藍色。
王立本
2025-05-07 06:5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幣暴升恐搞垮台灣經濟 趙少康籲「愛用國貨救台灣」:民進黨政府靠不住
新台幣繼上周五瘋漲後,今(5)日再度強勢升值,兌美元匯率觸及29元,寫下近3年來高點,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對此,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在臉書貼文上呼籲「愛用國貨救台灣」,既然政府靠不住,人民必須自救,一起愛用國貨,維持內需溫度才能救台灣。
陳明遠
2025-05-05 15: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MIT既是麻省理工•也是臺灣製造引導
上周四月三十日,美國大學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頂級期刊《MIT史隆管理評論MITSloanManagementReview》,在臺北舉行臺灣版創刊酒會,由原文版發行人蓋德寶女士DeborahGallagher與臺灣版發行人吳嘉璘董事長主持,我受邀擔任英語致詞人。
吳統雄
2025-05-05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鄧哲偉觀點:台積電,能否成為台灣品牌的最高象徵?
最近在抖音上刷到一支影片,一位年輕女生說她每天在工廠替名牌包代工。包包一個賣好幾萬,她拿到的工資卻只有幾百塊人民幣。這不是我們整個產業的縮影嗎?
鄧哲偉
2025-05-01 06:40
新聞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文化
《一座總統圖書館的誕生》喚醒篳路藍縷的共同台灣記憶
「七海園區的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這裡沒有高聳的紀念碑,沒有頌詞,只有和他的權力不成比例的樸素房舍,靜靜地站立,等待後人的注視。」政論家、作家陳文茜在《一座總統圖書館的誕生》書中寫道:「這本書記錄的不是一座圖書館的落成,而是台灣走過、彎曲、耐人省思的路。」
林庭瑤
2025-04-29 08: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搞鬥爭仇中毫無政績,賴清德寧可連任失敗也要搞台獨?
三位陸配高喊武統被遣返,校長、警官、藝人高喊我是中國人或我愛中國,遭受處分或調查,但真如執政黨所言,他們的主張就會造成國安危機嗎?當然不可能,大家也都知道這是為了助長執政黨推動罷免在野立委的聲勢,但是民進黨以及網紅、側翼卻熱衷於大罷免已到了接近瘋狂的程度,背後真正的目的到底又是什麼呢?難道民進黨只是為了能夠讓立法院超過半數來通過法案?這一切不禁讓人懷疑賴清德搞大罷免背後有其大陰謀。
吳東昇
2025-04-23 06:00
新聞
政治
兩岸
美中關稅戰衝擊台海 吳豐山:台灣「小而精悍」應在亂局中扮演和平棋手
美國與中國關稅戰互不相讓、愈演愈烈,衝擊全球政經秩序及美中台關係,海基會董事長吳豐山16日指出,太平洋兩岸的美中兩國爭霸,也沒有以發動毀滅性的戰爭作為勝負最後手段的絕對必要;若兩岸的紛爭終將必須化解,那麼兩岸飽滿善意,窮盡智慧,「和平協商如何架構新關係」,進而各自造福人民、彼此和睦共榮才是唯一光明大道。
兩岸中心
2025-04-17 14:59
新聞
政治
林右昌宣講砲轟藍營:國民黨主席是朱立倫還是王滬寧?傅崐萁是立委還是政協?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13)日出席「人民是頭家」台北場宣講活動時表示,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自去年從中國回來之後,「立法院就全亂了」,他已經不知道現在國民黨主席是朱立倫,還是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也分不清國民黨、民眾黨立委這些「傅隨組織」所跟隨的傅崐萁,是立法委員還是政協委員;看不出是藍色,還是紅色的。
黃信維
2025-04-13 19:58
新聞
政治
財經
科技
聯電合併格羅方德5月簽MOU?邱毅盤點晶片市占變化:台灣半導體恐空洞化
格羅方德(格芯)與聯電合併消息引發市場關注,如今傳出雙方已洽談一段時間,台美部分官員均知情,且經濟部長郭智輝5月將率團赴美參加「2025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屆時聯電高層也將參加,並與格羅方德簽合併備忘錄,作為訪團重大成果。對此,前立委邱毅指出,兩家合併在全世界晶片供應市占率就接近10%,僅次於台積電排名第二大的晶片供應商。
陳明遠
2025-04-06 08: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唯有和平,台灣才有民主!」龍應台《紐時》客座評論:台灣應立即展開全國對話,思辨如何與中國和平相處
《紐約時報》1日邀請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撰寫客座評論(GUEST ESSAY)〈台灣正在倒數計時〉(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目前居住在台灣的龍應台主張,不首先確保和平,台灣就不可能有民主。台灣必須立即展開嚴肅的全國性對話,討論我們如何與中國和平相處,而不是讓拋棄台灣的強權決定我們的未來。
李忠謙
2025-04-02 08:16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王慶民觀點:對台灣民進黨及本土主義的「同情之理解」
賴清德稱「中國是台灣境外的敵對勢力」,民進黨政府還取消了發表「武統」言論的台灣大陸配偶(「陸配」)的「綠卡」,準備將其遣返回中國大陸。這引發了很大爭議,在野的國民黨和中國大陸國台辦都批評了賴清德和民進黨。
王慶民
2025-04-02 06: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國民黨的治理與選擇能力有問題嗎?
英國不到一千年的歷史,為何海外英人可以建立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等五個重要國家?
謝東森
2025-04-01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黃偉俐觀點:產業東移、赴美設廠─政府能做的事
先講結論:川普鐵了心要讓製造業重回美國,決心降低國債,不再扮演世界警察跟環球霸主。這些都是美國目前最優先的工作,不只是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基本變革、生死存續的決心。台灣政府要體會現實,幫助廠商有計畫性的移往美國,這不僅是美國的需要,也是台灣的需要;強化台美關係既符合經濟利益,也符合政治利益。請放寬心胸跟焦慮,跟這幾年幫助中國台商回來一樣,設立專責單位及協助窗口,赴美投資製造業。
黃偉俐
2025-03-24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不把台灣推入戰爭火坑不為快
陸配網紅「亞亞在台灣」劉姓女子因為拍網路影片涉及武統言論遭到舉報,內政部移民署認定她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規定,決定廢止劉女在台依親居留許可並驅逐出境,且五年不准劉女再申請依親居留。在此之前,大陸外交部長王毅,發文寫下「台灣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有多位在大陸發展的台灣藝人轉發「中國台灣省、台灣必歸」的貼文,陸委會將依照兩岸人民條例進行查處,最重將可能除籍。兩岸之間越來越多的肅殺氣氛,讓相互之間的敵意螺旋升高,這對各界期待的兩岸和平實在是一大威脅。
王義雄
2025-03-20 06:50
風生活
即時
台中
歷任哪一任總統最滿意?「年輕人民調」封他零負評,蔡英文獲最高票
YouTube頻道《街頭有派對》在台中一中商圈進行了一場街頭民調,詢問年輕人對於歷任總統的滿意度,結果顯示,前總統蔡英文獲得最高滿意度,高達2票,只有3票不滿意,已故總統蔣經國則獲得9票滿意,且沒有任何負評。
凌婧綸
2025-03-16 14:09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賴清德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北京恐升級對台軍事嚇阻
台灣總統賴清德於3月13日(週四)宣布,台灣將全面檢討並修正《軍事審判法》,(軍法)以因應中共對台灣軍隊的滲透及間諜活動威脅,並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震撼兩岸。
BBC News 中文
2025-03-15 08: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不是戒嚴的戒嚴
歷史是一面照妖鏡。三十八年前,蔣經國總統因為「不是(軍事)戒嚴的戒嚴」,既不影響人民日常生活,又不為民主國家理解,毅然決定解嚴;三十八年後,賴清德總統以五大威脅十七項策略,要求政府啟動修法,台灣儼然即將重回「不是戒嚴的戒嚴」時代;同時間則以民進黨主席身份下達動員令,要求全黨公職投入「人民是頭家」八場宣講活動。
夏珍
2025-03-14 06: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