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不到一千年的歷史,為何海外英人可以建立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等五個重要國家?
中國號稱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為何海外華人至今只有中華民國(台灣)、新加坡兩國呢?
中華民國(台灣)是中華民國因為國共內戰失敗,逃到台灣,至今仍存在著統獨、台灣地位未定論(日治、日據)的困擾。
新加坡則是英國人建立的城市,之後,馬來西亞感覺新加坡華人威脅太大,驅逐新加坡離開聯邦才不得已建立的國家。
海外華人的結社自治建國的組織治理能力真的比白人差嗎?是海外華人熱衷內耗互害,導致無法結社自治建國嗎?以台灣為例,可從陸配、台獨、國民黨三方面來講。
一個結婚來台灣的陸配,為何還要舉著紅旗高喊武統呢?結婚生兒育女不就是為了成家立業,讓孩子平安長大。為何還要搶當武統之母,讓孩子上戰場進八寶山呢?這樣的武統之母跟中國大陸痛恨的日本帝國軍國之母有何不同呢?
台獨至今還在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的大東亞共榮圈,相信台灣地位未定論,崇拜日殖與靖國神社,台獨為何那麼喜歡當軍國之母、慰安之母呢?完全忽略日本是聯合國憲章明文紀載的侵略戰敗國的事實。台獨完全不知道日本能有今天的G7位置,完全是拜東京大空襲、廣島長崎原子彈、主動組織靖國神社士兵的妻女當慰安婦服務美軍、放棄軍隊及游擊隊革命抵抗,用無條件投降迎來日本的戰後復興。台獨你知道嗎?日本民眾效忠天皇的程度是當美軍慰安婦前,還會到裕仁皇居前,高喊三聲:天皇陛下萬歲,天皇陛下萬歲,天皇陛下萬歲。蔣介石的831軍中樂園敢這樣愚弄831婦女嗎?
台獨日治自我殖民者一直相信日本治理台灣五十年的成就比中華民國治理台灣五十年或七十五年強。但2025年經過國民黨和民進黨治理的台灣真的比1945年日本離開時的台灣差嗎?1949年國民黨帶來的主要是中級菁英為主,以中研院為例,百分百八十五以上的院士拋棄國民黨,擁抱共產黨,最後在文化大革命中全滅。台灣在中國中級菁英的領導治理重建下,能創造台灣奇蹟真的著實不易。國民黨來台中級菁英在戒嚴穩定環境中,治理的能力真的比日本總督府的軍事官僚差嗎?而且,海外華人至少目已有兩個獨立國家,日本帝國的大東亞共榮圈卻只剩日本國孤芳自賞,台獨有需要妄自菲薄嗎?
國民黨自1911年辛亥革命建國以來,治理與選擇能力就一直備受質疑,難怪美籍學者易勞逸會把1927-1949年國民黨的北伐執政歷史評為流產的革命與破滅的種子。
孫文可以說是國民黨歷代領導者中,最靈活的實用主義者。孫文出身海外華工家庭,結合華工幫派會社搞革命,屬於出身底層的革命者。所以可以靈活運用情勢變化,只要有利革命事業,就會立即採取實用立場。
1.辛亥革命時期:孫文為了籌措革命經費,向日本承諾出售滿蒙。此時孫文的救國思想就像1898年戊戌變法時期的康有為與譚嗣同,賣新疆西藏蒙古青海籌措變法經費。譚嗣同可以說是收復新疆的湘軍敗家子,慈禧太后的戊戌政變可以說是在救中國,讓清廷保住領土直到溥儀退位。
(相關報導:
風評:學者們的真心話,賴清德的大冒險
|
更多文章
)
譚嗣同:試為今之時勢籌之,已割之地不必論矣。益當盡賣新疆於俄羅斯,盡賣西藏於英吉利,以償清二萬萬之欠款。以二境方數萬裡之大,我之力終不能守,徒為我之累贅,而賣之則不止值二萬萬,仍可多取值為變法之用,兼請英俄保護中國十年。(凡所謂保護,隻求其出一保護之空言,且須有十年之限制。若派兵如舟山如天津卻斷不可。即十年內與別國有事,亦不可真令其幫助。則凡言聯絡者亦皆應如此)。
2.護法戰爭時期:由於段祺瑞政權已獲得日本的西原借款,孫文只好透過日本友人取得德國財政支援,最後因德國在一戰戰敗而告吹。可以看出孫文對一戰的態度,不是參加一戰收回德國在華利益。還好北洋政府在梁士詒的鼓吹下,向德國宣戰,派華工赴歐洲戰場,才能在華盛頓會議收回被日本強佔的山東。北洋政府還很有度量邀請南方的廣州政府一同派代表參加一戰後的凡爾賽會議。但國民黨卻在五四運動中,想方設法鬥臭北洋政府。
3.籌畫北伐時期:孫文確立聯俄容共政策,真正取得蘇聯顧問、武器與金錢支援,才能讓蔣介石的北伐能迅速擊敗北洋軍閥,1928年粗略完成中國的統一。可惜孫文1925年就過世,留下總理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聯遺書三份。
從國際地緣政治與國內政治發展來講,最重要的是致蘇聯遺書,而不是總理遺囑。致蘇聯遺書最重要的是囑咐國民黨聯合蘇聯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但蔣介石在北伐統一尚未完成時,就在1927年發動412清黨,驅逐蘇聯顧問、殘殺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放棄孫文聯俄容共政策到底是對還是錯呢?蔣介石是否操之過急,缺乏靈活的政治手腕,統合黨內外各派的能力。因為中國直至1949年都未真正統一,也無法發動對外戰爭把帝國列強趕出中國的租借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即使1945年抗戰勝利,蔣介石也不敢同意張發奎將軍進軍收復香港。
二十世紀時期,世界主要資本主義、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相互對抗的時代。日本德國義大利和蔣介石的法西斯主義首先落敗,只有西班牙的佛朗哥法西斯主義撐到1975年。
法西斯主義國家為何相繼失敗呢?為何共產主義有辦法跟資本主義爭雄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呢?儘管戴季陶、蔣介石、胡適和徐志摩都認為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但蔣介石的法西斯主義為何還是被毛澤東的共產主義打敗呢?以戴季陶和蔣介石為例。
戴季陶是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中華民國國旗歌的作詞者,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早的研究者之一,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戴季陶為十四位成員之一參加第一次會議。更是中國共產黨黨綱的起草者,最後因看到:共産黨員不做資産階級政府的官吏,不加入資産階級的政治團體。讓戴季陶確信共産黨根本不準備與政府合作,走一條議會的合法的奪權道路。只好痛苦離開共產黨。最後在國共內戰的絕望中自殺結束一生。
1923年,蔣介石以孫中山全權代表名義考察蘇聯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蔣介石在訪蘇回程中,曾寫有遊俄報告書,紀錄在蘇俄3個多月所得的資料和印象,後寄往廣州孫中山處,但此報告書今不存,讓後人無法得知當時蔣介石的真正想法。蔣介石最後是在1927年的清黨中,與共產黨全面決裂,但仍無法阻止蔣介石在1949年的國共內戰中潰敗。
蔣介石在1949年的失敗是因未能遵照孫文的致蘇聯遺書策略,選擇錯誤路線造成的嗎?如果蔣介石不在1927年發動清黨,蔣介石有辦法像毛澤東一樣徹底統一中國大陸嗎?
1975年,蔣中正逝世時,根據侍從翁元口述:「老先生歸西時,沒有交代任何的遺言」。 我們熟知的總統蔣公遺囑是於3月29日「預立」。此遺囑由秦孝儀代筆。並且直至蔣過世後,五院院長才簽名以為旁證。蔣介石留下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四大志事。
1988年,蔣經國過世,留下堅守反共復國決策,加速光復大陸,完成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大業的遺囑。
1988年後的國民黨選擇的方向,尤其是在李登輝離開國民黨以後,真的有照兩蔣的遺囑走嗎?為何國民黨今天會被抹紅成親中友共呢?為何國民黨護台未成,反而離執政越來越遠呢?國民黨在1927年和2000後的地緣政治格局中,真的選對方向嗎?
(相關報導:
風評:學者們的真心話,賴清德的大冒險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