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撤軍 文章列表
#
撤軍
約 1,34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環繞地緣政治要衝,濟州島上的美蘇論戰:《濟州四‧三》選摘(2)
濟州島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即因地緣政治位置而受到列強的注意。美國媒體從一八八○年代末到一九○○年代初,一直將濟州島的地緣政治位置稱為「要衝」,在韓半島脫離殖民統治後,進入南韓的美國第二十四軍軍事專家是如此評價濟州島的:「就算是簡單地瞥一下地圖,也能知道這座島(濟州島)位在一個極具戰略性的位置(extremelystrategiclocation)。」
許胡峻
2025-05-13 05:10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三國最強逆轉之戰!3萬蜀軍大敗10萬魏兵,蜀漢扭轉命運因此續命20年
在三國後期的一場以少勝多戰役中,一位被歷史低估的將領「王平」,憑著3萬兵力,在蜀魏交界的興勢山打退了曹魏權臣曹爽率領的十萬大軍,不僅守住蜀漢命脈,更間接牽動了三國政治格局的劇變,更意外為蜀漢贏得了20年的生存時間。
黃慈語
2025-05-04 18:21
VIP
國際
國內
大國博弈
台灣與韓國民眾認為「美國變得更不可信」!最新跨國民調:台韓不安全感明顯惡化
自從川普連任以來,美國的聲望與影響力發生了多大程度的變化?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Institution)日前公布的跨國民調顯示,台灣與韓國的民眾都感到更不安全、對美國的信任程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民進黨和非民進黨選民對台美關係的看法存在明顯分歧。
國際中心
2025-05-03 11:57
新聞
國際
為何川普的蜜月期如此短暫?執政百日成績單出爐:川普自誇「我最成功」選民卻怒給不及格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29日在密西根州舉行就職百日集會,他在活動一開始便說:「今晚我們來到美國的心臟地帶,就是為了慶祝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百日開局,這不是我說的,是很多很多人都這麼說。」不過根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民調,有近半數選民為川普至今的執政表現打上大大的「F」(不及格)。以下透過10項數據,分析川普2.0在首個100天內究竟做了什麼。
李岱青
2025-05-01 11:3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西貢淪陷50周年─華裔越南人的歷史記憶
4月30日是北越攻陷南越首都西貢,以武力實現南北越統一50周年的紀念日。直到今天為止越南人對這一天的歷史意義仍存在著分歧,支持共產主義政權的認為這是越南人民推翻美國買辦政權,實現民族統一的「偉大時刻」。但是對於南方越南共和國的支持者而言,這一天是所謂的「黑色四月」(BlackApril),即越南全境淪陷於共產暴政之手的黑暗時刻。
許劍虹
2025-04-30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韋安觀點:美元怎麼了?從制度空洞到霸權轉型的三大挑戰
如今的美國和美元正面臨什麼樣的結構性挑戰?我們需要思考以下三個「核心問題」:
韋安
2025-04-27 06:40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劉備死前警告要除掉「這1人」!諸葛亮不聽還提拔重用,結果蜀漢滅亡了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蜀漢丞相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在政治與軍事領域均有建樹,然而再英明的人也難免有判斷失誤的時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重用馬謖,導致北伐首戰失利的歷史教訓。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6 17:18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古代最邪門的封號!地位極高「下場都死得淒涼」逃不掉,連劉邦都差點沒命
在戰國烽火連天的古代,「武安」這一稱號象徵著軍功卓著戰勝敵人、安邦定國的意思,而「君」則是戰國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爵位。然而,歷史上,曾被封為「武安君」的5位將領,無一不是赫赫戰功之人,卻也無法逃過悲慘命運,最終皆不得善終,唯獨劉邦因一字之差倖免於難。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0 16:32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孔令信觀點:川普孤立主義終結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從4月2日川普得意洋洋地啟動他的關稅大戰,不但打破全球經濟體制,更重要的是川普攪渾了所有經貿發展,讓許多國家一時之間搶著要和美國馬上進行談判,然而,也有部分國家卻文風不動,甚至直戳川普的軟肋,讓川普不得不喊出暫緩75國的新關稅實施日期,90天的緩衝期,就是讓子彈再飛一下。
孔令信
2025-04-18 06:4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李志堯觀點:大限將至?2027年中共不必攻台的理由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柯頓上將近期公開警告,中共明顯計畫在2027年前攻佔台灣。「2027年」似乎成為美國政、軍高層認定北京「武統」台灣的「時間表」,儘管美方情報有其管道來源,但由美國替中共「宣示」時間表,再加上西方主流媒體的推波助瀾,不免令人狐疑背後的政治動機和意圖。
李志堯
2025-04-15 06:50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扶不起的阿斗」其實不笨!諸葛亮臨終前,問劉禪1句話才驚覺,原來他一直在裝傻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劉備之子劉禪繼位後無能昏庸,國政由丞相諸葛亮一手主導。諸葛亮竭力輔佐,仍難挽回頹勢,終至蜀國滅亡,更被叫做「扶不起的阿斗」,不過,劉禪真的這麼昏庸沒出息嗎?事實上,諸葛亮臨終前才驚覺阿斗其實是一直在裝傻。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3 18:18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韋安觀點: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的槓桿與關鍵支點
「和平從來不是承諾的產物,而是交易、妥協、戰略平衡下的結果。」
韋安
2025-04-05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閃擊戰戰術是個人創見還是集體創作?
在《美國傳統英文辭典(AHD,TheAmericanHeritage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簡稱《美國傳統詞典》)》中對於「閃擊戰(Blitzkerieg,或稱為:閃電戰)」這個名詞的解釋是──「一種快速、突如其來的軍事攻勢,通常由陸軍和空軍聯合行動」。
賈忠偉
2025-03-30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缺席的和談:美俄代表又在沙烏地見面,這次談判黑海停火
據路透社報導,美俄官員周一(3月24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會談,旨在促成黑海海上停火協議,然後再達成更廣泛的烏克蘭停火協議。而與此同時,莫斯科和基輔則繼續利用無人機相互攻擊。
德國之聲
2025-03-25 12:00
新聞
國際
軍事
納坦雅胡為何對加薩重開戰火?
以巴以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納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一直面臨著兩種互不相容的壓力:人質家屬希望他盡快同哈瑪斯(Hamas)達成協議以換取人質獲釋,而其極右翼執政夥伴則希望繼續發動軍事行動,直到徹底消滅哈瑪斯這一極端武裝。
德國之聲
2025-03-20 20:10
新聞
國際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烏克蘭不在場的俄烏和談:普京同意暫停攻擊能源設施、不同意全面停火,川普宣稱「這是走向和平的第一步」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18日為了烏克蘭問題進行通話,普京同意立即暫停攻擊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但並未同意全面停火30天。克里姆林宮更明確表示,各國應當停止軍援烏克蘭、烏克蘭則需要大幅裁軍、放棄加入北約、完全撤出交戰區,他們才會考慮更廣泛的停火;白宮方面則宣稱,這次通話讓俄烏戰爭「走向和平的第一步」,但這次通話後不久,俄軍再度對基輔發動空襲。
國際中心
2025-03-19 07:33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軍大舉推進、烏克蘭士兵連夜逃跑:專家怎麼看澤倫斯基的庫斯克攻勢?
3月初,烏軍在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的戰況急轉直下;烏克蘭去年8月一度上千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領土,讓烏克蘭士氣大振,在北韓部隊的幫助下,俄軍逐步收復多個城鎮。根據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fortheStudyofWar)17日的最新資料,烏軍目前已撤出大部分的庫斯克領土,只控制著沿烏俄邊界的一小片土地。
李岱青
2025-03-18 17:04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阿塞德走了依舊流血分裂,敘利亞的問題不是民主或獨裁
受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夾擊,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權在2024年12月閃電垮台,敘利亞也因此在「阿拉伯之春」13年後意外變天。但從當前發展來看,這不是多年動亂的終點,反而是新一輪權力遊戲的起點。
劉燕婷
2025-03-18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砸28兆投資軍費開支,歐洲經濟能靠「重整軍備」翻身?
歐洲各國大規模的軍事建設可能會實現各國政府多年來未能實現的目標:重振低迷的經濟,催生新的創新,創造新的產業。
Tom Fairless
2025-03-17 10:36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稱「數千烏軍戰況告急」,美國總統向普京求饒!基輔澄清:烏軍被包圍「是假消息」
美國總統川普14日宣稱,數千名烏克蘭部隊在俄羅斯的庫斯克遭到敵軍包圍,甚至公開要求要求俄羅斯總統普京「放過他們」。普京對此表示,要是烏克蘭的士兵願意投降,他願意給這些人一條活路;然而烏克蘭國防部卻發表聲明,表示所謂「烏軍被圍」的說法,根本是俄方為了混淆視聽的假消息。
國際中心
2025-03-15 09: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