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閃擊戰戰術是個人創見還是集體創作?

筆者認為,閃擊戰戰術的誕生,並非單一將領的創舉,而是德軍透過兵棋推演,在理論與演習中不斷測試與優化的成果。(圖/維基百科)

在《美國傳統英文辭典(AHD,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English Language/簡稱《美國傳統詞典》)》中對於「閃擊戰(Blitzkerieg,或稱為:閃電戰)」這個名詞的解釋是──「一種快速、突如其來的軍事攻勢,通常由陸軍和空軍聯合行動」。

根據Len Deighton所寫的《第三帝國閃擊戰:從希特勒的崛起到敦克爾克/Blitzkrieg:From the rise of Hitler to the fall of Dunkirk》書中的記載,「閃擊戰」這個名詞是由希特勒、《時代雜誌(1939.09.25出刊)》和李德•哈特等人所發明的、而《閃擊戰時代與德軍參謀本部,1865~1941年》一書的作者拉里․艾丁頓則認為,第一次用「閃擊(電)戰」一詞的是1939年9月25日出刊的《時代雜誌》、著名的戰史專家李德․哈特在他的回憶錄的一冊中也提到了「閃擊戰」這個名詞。

李德․哈特(作者提供)
李德․哈特(作者提供)

李德•哈特是不是「閃擊戰之父」?

然英國著名裝甲兵軍事歷史作家肯尼斯․麥克塞(Kenneth JohnMacksey,1923~2005)在與古德林之子──海因茨•君特•古德林少將(HeinzGünther Guderian,1914~2004,聯邦國防軍少將退伍)為古德林作傳時,從古德林留下的私人信件中發現了李德•哈特寫給古德林的兩封信,這才意外揭露了李德•哈特之所以成為「閃擊戰之父」的一個緣由。李德•哈特在信中提及並強調其對於古德林回憶錄英文版安排出版的協助情形,然後並詢問古德林,是否能在書中加入一段話,以宣稱李德•哈特對於德國裝甲兵發展和準則運用上有著重要貢獻一事,而古德林當下沒有想到李德•哈特會以此宣揚便答應了。

麥克塞更表示,在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教授(Professor John Mearsheimer,1947~)所寫的《李德•哈特與歷史之重(Liddell Hart and the Weight of History,1988)》書中也明確指出,另外兩位著名德國將領──埃爾溫•隆美爾與埃里希•馮•曼斯坦的家屬們也有收到類似之信件,為李德•哈特預見閃擊戰和裝甲部隊之重要性一事背書。

閃擊戰其實是由兵推而來的集體創作

英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研究指出──這個被德國人稱為:「機動作戰(Mobile Operation)」的「閃擊戰(Blitzkerieg)」──其實是德國囿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軍事發展限制條約的情況,利用兵棋推演(簡稱:兵推MilitarySimulations、Wargame)所發展出的一套軍事理論,並非古德林以一己之力所創造的。 (相關報導: 美國大選》被控「法西斯主義者」,川普堅稱:我不是納粹、也不是法西斯 更多文章

德軍軍官通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與外國軍進行交流以及觀察軍事演習,進而獲得對各類新型武器的部分理解。然後,他們利用地圖進行兵棋推演,將觀察到的裝備納入部隊中。之後,他們提出最有實踐性的概念於實地演習中進行評估,並使用替代性裝備取代被凡爾賽條約所禁止使用的裝備,所有這些作為都是以實際不存在的部隊進行。也就是說,閃擊戰理論是在人工環境中發展出來的,其後在戰場上成功證明了兵棋作為「沙盤(sandbox)」測試環境的實用性。參演者可以在對抗敵人之前積極發展、測試和優化針對反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