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宗教自由 文章列表
#
宗教自由
約 75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就任 外交部祝賀:期盼深化台梵關係
台灣在歐洲唯一邦交國教廷於當地時間8日傍晚6時許,在西斯汀教堂(SistineChapel)煙囪冒出白煙之下,象徵第267任新教宗已順利選出,約莫1小時後,美國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RobertPrevost)出現在聖伯多祿大殿的主陽台上,以良十四世(PopeLeoXIV)的名號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發表演說。對此,外交部今(9)日上午表示,大使館已在第一時間轉致總統賴清德賀電。
鍾秉哲
2025-05-09 10:45
風生活
世界
文化
美籍新教宗「良十四世」出爐!駐教廷大使透露關鍵互動:他清楚台灣中國不同
美國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昨晚當選新教宗,駐教廷大使李世明回憶,他過去與普瑞弗斯特互動時,對方很清楚民主台灣跟共產中國的分別,讓他印象深刻,相信未來台梵關係會有更好發展。
中央社
2025-05-09 09:11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汪志雄觀點:獨裁者的化妝師
他擅長調製光把子夜稀釋成黎明當子彈在廣場流竄他負責將鉛殼排成甜美的標語他拿著許多隻不同顏色的麥克風用來安撫所有不安的聲音當司法需要彎腰時他讓鐵絲網開出薔薇並在每一片花瓣上安裝會唱歌的鎖他最大的傑作是把囚牢的陰影剪下來做成領袖的晚禮服讓所有的追隨者都學會在螢光幕前用歡呼聲釘牢自己的影子
汪志雄
2025-05-04 06: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孔令信觀點:教宗方濟各蒙召歸天鄉後的兩岸安排─
教宗方濟各的遺囑(2022年6月29日寫)的要點:
孔令信
2025-04-30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上帝要放棄台灣了嗎?
教宗方濟各的去世以及即將舉行的教宗選舉,對天主教會及台灣的國際地位,都是關鍵轉折點。目前,教廷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然而,近年來教廷與中國關係日益密切,特別是2018年雙方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的臨時協議。如今,隨著新教宗選舉迫在眉睫,台灣正面臨深刻的不確定性:下一任天主教領袖是否延續方濟各對北京的接觸,甚至放棄對台支持?對台灣而言,這次選舉不僅是宗教事件,更可能決定能否保有在國際舞台上至關重要的象徵性支持。
馬虹喜
2025-04-30 06:00
新聞
政治
陳建仁代表台灣出席方濟各喪禮 現場與拜登、日本外相交流互動
羅馬天主教先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今(26)日舉行葬禮,前副總統陳建仁奉總統賴清德指派,在羅馬時間26日上午10時偕夫人及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等特使團成員出席。外交部晚間發布新聞稿說明,陳建仁率領的特使團除了傳達來自台灣政府與人民的深切哀悼之意,也在典禮期間與其他國家代表互動,共同促進宗教自由與交流,展現台灣的「價值外交」。
鍾秉哲
2025-04-26 23:06
新聞
政治
賴清德不出席!方濟各葬禮將由他代表弔唁 外交部曝原因:與教宗關係深厚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21日辭世,享壽88歲,我國總統賴清德會否循例啟程前往追思彌撒備受關注。對此,外交部今(23)日表示,賴清德已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代表我國前往教廷出席喪禮弔唁,外交部將全力安排陳建仁以特使身分前往教廷。
鍾秉哲
2025-04-23 14:54
新聞
國際
學術自由不可妥協!哈佛大學怒嗆政府違憲,成為全美第一所「向川普說不」的菁英學府
1961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DwightDavidEisenhower)在卸任演說中強調,自由大學歷來是自由思想與科學發展的源頭。(thefreeuniversity,historicallythefountainheadoffreeideasandscientificdiscovery……)對比今日的美國,格外令人唏噓。
李岱青
2025-04-15 19:10
新聞
政治
赴中國進香要事先報備?內政部宣布建制登錄系統:提升宗教交流安全保障
總統賴清德近期明確將對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策略以因應5大國安威,當中包括宗教團體赴中交流揭露等制度。內政部今(10)日召開第12屆宗教事務諮詢委員會第5次會議,宣布已建置兩岸交流資訊登錄及公開系統,近期測試完後將儘速上線。內政部指出,與會的宗教諮詢委員及地方政府對登錄機制都表達肯定與支持,並認為登錄機制有助提升赴中交流安全保障,能夠在更安心的環境進行兩岸宗教交流。
鍾秉哲
2025-04-10 20:25
地方新聞
桃園
神明也愛好市民!桃園首創「自主檢核」,助宗教遶境與市民生活和諧共存
桃園市政府為促進宗教信仰活動與市民生活的和諧共存,展現現代信仰的誠意與智慧,領先全國制定《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並創新導入「自主檢核表」制度。此項新措施鼓勵宮廟在舉辦遶境活動前主動申報與自主管理,目前已完成法制作業,並於今(10)日正式發布施行。
王維傑
2025-04-10 18:14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趕出亞亞後民進黨立委憂心忡忡!言論自由之戰 中間選民動了
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在社群媒體上發表涉及「武統台灣」的言論,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其居留許可並要求離境,劉振亞認為移民署侵害其言論自由,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被駁回,於3月25日離台。總統賴清德表示,鼓吹戰爭仇恨、暴力罪行,傷害國家和國人,這些都不是言論自由,若有人做出傷害國家利益行為及言論,就不會被這土地上的國人接受。
賴慧津
2025-03-31 08:30
新聞
國際
《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被迫停擺,中國官媒樂翻天:「謊言工廠」終於關門大吉
美國總統川普14日取消對美國之音(VOA)和自由亞洲電台(RFA)等媒體的資助,導致上千名新聞工作者被迫停職、面臨裁員危機。川普此舉招來獨裁政權的幸災樂禍,中國官媒稱「謊言工廠」終於關門大吉、大快人心;另一方面,國際資深記者與人權運動家深表遺憾,因為中共最痛恨的,正是川普關閉的這些自由派媒體。
吳辰君
2025-03-19 10:21
新聞
國際
美法官刀下喊停:阻擋路易斯安那近15年首次執行死刑,擔心用氮氣處決謀殺犯「太殘忍」
美國聯邦法官雪莉・迪克(ShellyDick)日前裁定,暫緩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下週即將進行的氮氣處決(nitrogengasexecution),這原本是該州政府近15年來、首次執行死刑。法官擋下死刑的理由,與受刑的犯人霍夫曼(JessieHoffmanJr.)是否罪有應得無關,而是路州即將使用的方式,是否過於殘忍且不符合憲法修正案的規定。
李靖棠
2025-03-12 21:39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笑蜀觀點:百年大變局─極右翼世界革命與人類的戰國重現
可能的「雙普」合流意味著人類的一種可能的趨勢,即全世界的極右翼正在聯合起來。可能的美俄軸心意味著全世界民主進程可能的終結。
笑蜀
2025-03-12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AI
「台灣是主權國家嗎?」實測DeepSeek中英版本:同一個問題,卻有兩種答案
德國之聲分別用中文和英文分別對DeepSeek就一系列話題進行了測試,從政治到經濟,到藝術,再到LGBTQ+權利,來評估中文和英文狀態下DeepSeek的回答有無差異性。
德國之聲
2025-02-03 14:16
新聞
國際
從國際退群、生理性別爭議、終止出生公民權:BBC盤點川普六大行政命令面臨哪些挑戰
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後簽署了多項行政命令,試圖迅速推動其主要競選承諾的落實。
BBC News 中文
2025-01-22 13:1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批判理論主要關注在於「揭露隱藏的偏見」:《左膠是如何煉成的》選摘(1)
在現代時期,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大多數西方國家發展出了被我們稱之為「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共識。自由主義的主要內涵,就是政治民主,限制政府權力,發展普遍人權,每個成年公民在法律面前皆享有人人平等、言論自由,能夠尊重多元價值和誠實辯論,尊重實證和理性,實施政教分離,以及享有宗教自由等。這些自由主義價值觀被我們盡可能地高舉,發展為理想的典範。它和神權、種族歧視、奴隸制、父權制、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許多其他形式的歧視,持續鬥爭了幾個世紀,時至今天,仍然有未竟之處。
海倫・普魯克羅斯
2025-01-11 05:10
新聞
國際
歷史
VOA專訪美國前總統卡特,親自解答「為何要與中國建交」
在美中建交四十週年之際,美國之音特約撰稿人格萊塔·范·薩斯特倫2019年1月17日在卡特中心專訪了前總統吉米·卡特。卡特回憶了他當時決心與北京建交的動機並且談到了他對已故中國實際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印象。這位前總統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還談到了對當前美中關係及兩國關係未來走向的看法。
美國之音
2024-12-30 11:30
新聞
政治
兩岸
藝文
不釋放一貫道長者將暫緩宗教交流 國台辦批:民進黨政治操弄
針對媒體日前報導,若中共當局不釋放被捕的台灣一貫道3位長者,台灣政府可能暫緩兩岸宗教交流,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5日在記者會上重申,台灣一貫道3名信徒涉嫌違反陸方法令被捕,並聲稱「民進黨當局」對此事「政治操弄」,是兩岸交流的真正障礙。
兩岸中心
2024-12-25 13:34
新聞
國際
藝文
文化
不一樣的中東平安夜:停火黎巴嫩喜迎耶誕節,敘利亞與伯利恆卻被憂慮與哀傷情緒籠罩
本以為推翻阿塞德(Basharal-Assad)獨裁政權後,就能獲得不受限制與威脅的敘利亞社會,近日卻在耶誕節(Christmas)即將來臨前,在該國中部地區一座基督徒占多數的城鎮,發生廣場耶誕樹遭到公然焚燒的事件,為此引發首都等多個地區街頭抗爭,要求新掌握政權的「解放沙姆組織」(HayatTahriral-Sham,簡稱HTS)遵守承諾,落實保護敘利亞少數宗教與民族的自由。
李靖棠
2024-12-25 06: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