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觀點:百年大變局─極右翼世界革命與人類的戰國重現

2025年2月20日。在德國柏林勃蘭登堡門前,戴著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面具的集會者支持德國極右翼政黨AfD。(AP)

可能的「雙普」合流意味著人類的一種可能的趨勢,即全世界的極右翼正在聯合起來。可能的美俄軸心意味著全世界民主進程可能的終結。

2025年2月28日美烏白宮之爭,震驚全球。白宮對侵略者普京的諂媚與受害者烏克蘭的冷酷,形成鮮明對比。這並非孤立事件,而是白宮以「和談」之名,對烏克蘭施加極限壓力、逼其變相割地求降的連續劇之一幕。曾經的現代文明守護者、曾經的自由燈塔的美國,如今墮落至此,不禁令人唏噓。

白宮淪陷鮮明地昭示了一個訊號:強權壓倒公理。而這對中國來說並不陌生。它讓人不由聯想起百年前的巴黎和會——烏克蘭今日在白宮遭受的背叛與羞辱,與當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遭遇何其相似。百年前,中國人對西方抱持普遍好感,尤其是對美國總統威爾遜主張的「公理」寄予厚望,相信公理必將戰勝強權。然而,巴黎和會摧毀了這種天真,西方文明猙獰的另一面暴露無遺,中國知識界從此集體轉向,社會達爾文主義與布爾什維克主義隨之崛起,深刻改變了國運。

今日美烏之爭及烏克蘭的連番屈辱,會否重演歷史?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知識界的轉向早已發生,美烏白宮之爭不過是火上澆油。不同的是,百年前幾乎一邊倒地轉向極左,擁抱布爾什維克主義;而今則幾乎一邊倒地轉向極右,與百年前的潮流剛好相反。在兩次歷史迴響的共振中,世界主義理想漸次破滅,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陰雲重新籠罩全球。

一、極右翼世界革命的策源地:普京的俄羅斯

如果說百年前中國知識界的極左轉向是莫斯科策劃、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部分,那麼今日的極右轉向則屬於一場俄羅斯主導的「極右翼世界革命」。其最早的策源地仍是莫斯科,領袖則是普京。這場革命肇始於2013年。普京在第三任期的第二年,以「傳統價值觀」爲旗幟,全面啓動保守主義敘事。同年9月,他在瓦爾代俱樂部發表演講,強調民族認同與傳統價值;12月的國情咨文更將俄羅斯定位爲全球保守主義的中堅力量,反對西方「普世價值」,批判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及性別多元化,認爲這些導致了西方社會的「道德墮落」。

這篇國情咨文不僅是針對西方「白左」的宣戰書,也是普京主義的奠基宣言,爲極右翼世界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2015年,普京主義走向全球擴張。當年3月,聖彼得堡首屆「國際保守主義論壇」召開,吸引歐美15國400餘名極右翼代表,討論反對同性婚姻、抵制移民、質疑憲政等議題。聯合聲明宣稱俄羅斯是「新生歐洲」的領導者,莫斯科是「第三羅馬」,肩負復興文明的使命。這與歐美基督教保守派形成共鳴,標誌俄羅斯試圖建構「保守主義國際」,向全世界尤其向歐洲輸出反「白左」、反憲政的反向顏色革命。 (相關報導: 劉燕婷觀點:帶領歐洲極右崛起的三個女人 更多文章

儘管論壇因邀請新納粹勢力(如希臘金色黎明黨、德國國家民主黨)引發國際反彈,後續活動被迫中止,但普京並未止步。他轉而通過多管道推進戰略:一是強化國內立法,如2013年通過的反同性戀宣傳法,鞏固其「傳統價值觀捍衛者」的形象;二是透過非正式接觸,如2017年公開會見法國極右翼領袖勒龐,提供政治與資金支持;三是藉助高階平臺,如瓦爾代論壇,持續推廣反「白左」敘事。同時,俄羅斯媒體(如RT、Sputnik)及網絡水軍對西方展開大規模認知戰,政治滲透(如2016年曝光的對法國國民陣線的貸款支持)無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