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刺激內需 文章列表
#
刺激內需
約 8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VIP
大國博弈
人物》曾讓黃仁勳穿西裝,即將對美談判的「中國經貿沙皇」何立峰,是何來頭?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眼下美中貿易談判陷入僵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派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飛赴瑞士,這位中共中央財經辦主任、國務院執掌經濟政策的首席官員,初上任時給人舉止拘謹、且官僚味十足的印象,如今已蛻變為與美國財長貝森特交手的中方頭號人物。這位「中國經貿沙皇」走上中美談判第一線,到底有何來頭?
林庭瑤
2025-05-07 09:17
VIP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關稅戰之後是「海湖莊園協議」?復興自家製造業卻要全球買單,專家狠批「邏輯錯亂、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以來,其反覆無常的政策和顛覆全球經貿秩序的野心,已令全球投資者與政策制定者如坐針氈。因此,當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Miran)提出的「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Accord)浮上水面時,部分人士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心想這或許能為川普的經濟政策提供一絲理性線索。然而,澳洲前外交暨貿易部首席經濟學家高登(JennyGordon)指出,只要深入剖析後不難發現,這整套計畫背後的邏輯根本站不住腳。
李岱青
2025-05-06 17:53
新聞
政治
不滿政院特別預算配比!藍自提版出爐 刪撥補台電1000億元、納普發現金1萬元
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全球,繼行政院編列4100億特別預算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自提版本,當中刪除了撥補台電1000億元、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並增加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預估預算是2300億元,整體合計特別預算達到3900億。
賴慧津
2025-05-06 12:35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中國粉」信仰崩潰?德國經濟學家:中國真實狀況遠不如外界想像
德國《世界報》首席經濟學家西姆斯(DorotheaSiems)4月30日指出,很多人對中國的經濟模式讚不絕口,但中國的現實困境遠不如外表光鮮,其中人口老化就是中國的巨大隱患。
國際中心
2025-05-01 14:28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BBC分析:習近平真正的考驗,不在於外部的川普貿易戰
在中國的批發市場和商品展覽會上提到「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的名字,人們往往會報以一聲嗤笑。
BBC News 中文
2025-05-01 12:29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評
風評:賴清德「脫中入北」,放得下糖衣毒藥?
有人開玩笑說,台灣和古巴,兩個地理位置對調,各自距離美國與中國最近,就很完美。可是,現實地理就是無法改變,才會有複雜的地緣政治糾葛。正當美中關稅戰熱火朝天,全球經貿秩序大亂,美國和日本都不敢輕言與中國「脫鉤」,唯獨總統賴清德熱切地宣示,將帶領台灣「脫中」。
主筆室
2025-04-30 07:20
新聞
兩岸
財經
藝文
文化
北京觀察》中國下調「離境退稅」門檻,吸引外國遊客刺激內需
在大陸,離境退稅已經成為眾多外國遊客旅遊結束後必操作的一個步驟,隨著中國開始對多國開啓免簽證的政策,加上各種旅遊推介會在全球多地展現的攻勢下,受惠於這樣政策的外國人在中國開始增加了。在川普關稅戰中,北京善於使用消費這一強有力的刺激手段試圖繞開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第一零售商的角色。這樣告訴許多外國人一個信息是「你自己買,都比中間商划算」。低廉的機票價格也成為吸引不少外國人來中國旅遊的方式之一,這對於北京而言是雙贏。
田暢
2025-04-29 16:34
新聞
政治
批民進黨不救經濟專搞大罷免 朱立倫:抹紅在野卻爆出一堆共諜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球經濟,台美雖正進行談判,最終結果仍在未定之天,但綠營卻仍全力支持罷免藍委,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13)日到基隆市出席藍營「還錢於民」政策說明會時表示,全世界都在關心經濟議題,只有台灣在拚政治,在搞大罷免,民進黨造成台灣最大的困擾,每天只會抹紅對手,更恐怖可怕的是,民進黨已經腐化了,為了利益、為了錢,就可以出賣台灣當共諜,而且都在高層身邊。
晏明強
2025-04-13 13:21
新聞
政治
財經
美中關稅角力還沒撕破臉?退將點出貿易戰「有招狠的」:中國還沒出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對等關稅政策大轉彎,雖宣布暫緩實施,但仍對中國課徵加碼到145%的關稅,股市持續震盪,在美中貿易戰情勢升溫,加上美元下跌等因素,資金轉向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這讓黃金價格再創新高。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指出,美中貿易戰沒有贏家,且依照一個觀察指標來看,雙方還沒有撕破臉。
李瑋萱
2025-04-12 13:12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BBC大哉問:除對華關稅外暫緩90天,川普成功孤立中國了嗎?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棒」在各國的頭上揮來揮去,最後時刻又生變數——美東時間4月9日下午川普宣佈,暫緩徵收高額的對等關稅,在接下來90天內,只徵收相同的10%「基準關稅」。但對中國的104%的關稅不僅沒取消,還加碼到125%。
BBC News 中文
2025-04-11 08:5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賭徒習近平的危險遊戲!瑞士媒體:中美領導人不斷升級威脅,但習近平認為他能挺住
《新蘇黎世報》駐北京記者馬蒂亞斯・坎普(MatthiasKamp),7日在《賭徒習近平:中國領導人正在玩一場高風險遊戲,川普也在加倍下注》的評論中指出,習近平以堅決不妥協的態度聞名,更願意押上高風險賭注,即便可能導致全球兩大經濟體徹底脫鉤,他似乎也做好了承受後果的準備。
國際中心
2025-04-10 13:17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川普關稅大棒衝擊全球,「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唯一出路?
過去一周,全世界的領導人都被川普的關稅棒打出了「嚴厲」的警報。川普4月2日宣布對所有美國貿易夥伴實施普遍關稅,認定他為「不公平貿易行為最嚴重」的60個國家額外關稅更高關稅後,這些產品如今都名列徵收需要額外關稅的商品類別交易。
田暢
2025-04-07 14:30
新聞
兩岸
財經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中國股市去年大漲只是曇花一現,這次真的不一樣?法人解析關鍵因素
回顧2024年,中國股市震盪起伏,是波動最大的市場之一,先在1月迎來慘淡開局,股民自嘲「千股跌停辭舊歲,萬戶爆倉迎新春」,隨後政府在上半年和9月推出新政策,迎來兩次短期強勁反彈,漲勢卻難以為繼。2025年開春至今,中國股市表現亮眼,投資人不禁想問:這波漲勢是否有別於以往?
林彥呈
2025-02-25 11:18
新聞
政治
藍喊超徵稅收普發現金1萬元 吳思瑤批民粹:那乾脆稅收3兆都拿來發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12)日拋出超徵的稅收應該普發現金1萬元還錢於民。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批評,國民黨說超收的錢被政府放口袋,明顯是錯的,這都必須經過決算,不能夠把現在的試算列為結論,她批評,國民黨的思維就是如此簡化,動輒普發現金說拚民生,這只是廉價討好跟民粹而已。
賴慧津
2025-02-12 12:42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經濟
李忠謙專欄:習近平是台獨教父,川普是反美推手
沒有人不知道中國企圖統一台灣,問題是北京的種種打壓舉措,卻讓台灣的人心漸行漸遠,自認「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選項在這座島嶼上往往乏人問津、甚至惹來訕笑,於是人們送給習近平「台獨教父」的威武稱號;無獨有偶,沒有人不清楚川普想「讓美國再次偉大」,但這位自封「關稅人」的華府超級英雄卻讓整個世界膽戰心驚、甚至親痛仇快,《華爾街日報》接連兩天在社論裡罵他的貿易戰是「史上最蠢」、英國《金融時報》更說,川普「正在播下反美聯盟的種子」。
李忠謙
2025-02-04 06:1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實現租稅公平的願景─挑戰、策略與公民參與
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時代,『租稅公平』為何值得成為國家發展關注的重點?
胡春暉
2025-01-05 05:40
財經
川普上任倒數:北京還會推出更多救市計畫嗎?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未達到北京5%的目標,而是4.8%。
德國之聲
2024-11-29 10:45
財經
「川普上台,中國經濟難上加難!」德國媒體:政策資金化解地方債,效果存疑
《明鏡周刊》11月11日的文章寫道,上周五,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罕見記者會。結果是:10兆元,但不是用於消費,而是化解地方債務。作為一籃子拯救計劃的一部分,北京允許地方政府在三到五年內進行債務重組。但這夠嗎?
德國之聲
2024-11-14 12:10
新聞
兩岸
國內
財經
面臨川普可能當選的關稅衝擊 高盛:北京正在用力拚內需
高盛集團的經濟學家近期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儘管美國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可能會影響經濟成長,但這反而可能成為推動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消費轉型的催化劑,實現長期以來期待的經濟結構轉變。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4-11-01 16:49
風生活
兩岸
財經
即時
中國救經濟為時已晚!學者示警:人民不滿情緒「轉向民族主義」引發政治不穩定
多名學者分析,中國長期依賴銀行來承擔國有企業經營不善的後果,導致債券與貸款壞帳的增長,儘管,中國央行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以應對,但為時已晚,效果恐有限,同時,中國民間因經濟低迷導致失業率升高、社會不平等加劇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甚至有可能轉化為民族主義的高漲。
黃卓霖
2024-10-15 15:22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