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中國下調「離境退稅」門檻,吸引外國遊客刺激內需

因應美中關稅戰,中國下調「離境退稅」門檻,吸引外國消費者促進內需。(美聯社)

在大陸,離境退稅已經成為眾多外國遊客旅遊結束後必操作的一個步驟,隨著中國開始對多國開啓免簽證的政策,加上各種旅遊推介會在全球多地展現的攻勢下,受惠於這樣政策的外國人在中國開始增加了。在川普關稅戰中,北京善於使用消費這一強有力的刺激手段試圖繞開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第一零售商的角色。這樣告訴許多外國人一個信息是「你自己買,都比中間商划算」。低廉的機票價格也成為吸引不少外國人來中國旅遊的方式之一,這對於北京而言是雙贏。

中國商務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和民航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稱,下調離境退稅起退點至200元(人民幣,下同),上調現金退稅限額至2萬元,以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

通知指出,鼓勵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遊景區、度假區、文博場所、機場、客運港口、酒店等增設退稅商店,擴大退稅商店覆蓋面。積極引導國際名品、國貨潮品、老字號店鋪、文創店、紀念品店、禮品店、特產店等成為退稅商店,指導退稅商店增加智能產品、非遺產品、體育產品等優質產品供應。

而此前的離境退稅起徵點為500元,200元則可以滿足在中國日常購物絕大多數的需要。

通知還稱,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大型商圈、街區、景區等境外旅客較集中的區域,設立「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多種方式提供退稅服務。

川普政府從關稅戰一開始,就要求本土製造業回流。不少美國經銷商感嘆即便是回流了,消費購買力也大不如前了。

北京實施的這項政策旨在吸引外國人對於低價中國商品的喜愛程度,就像是一場國家級的打折促銷活動一樣。北京也開始學習川普在商業上的魅力。

在面對全球經濟步入低迷的態勢影響下,購買廉價中國商品則是成為一種主流,但是礙於政治勢力的干預,很多外國民眾在本國是購買不到的。

曾經美國作為眾多遊客的第一購買力國家,如今關稅政策影響下,中國逐漸取代了這樣的地位。從中國國內政策層面來看,很符合中共高層推行的「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的策略,但是中國市場的產品質量問題短時間改變則需要很漫長的路。從長遠角度,北京從供應鏈以及吸引消費模式上下手,對美國日後海外供應鏈上有較大影響。雖然川普一直在強調「本土回流」策略,但是鑒於美國人工費用頗高的現實,本土企業在回流上也有些力不從心。

此前,中共政治局會議也指出加強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風險鬥爭的問題,離境退稅則是很好的例子。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師陸挺在星期五發佈的報告中分析,政治局會議沒有公佈具體刺激措施,是不希望在「誰先眨眼」的遊戲中顯得緊張、混亂,而且特朗普已釋放有意緩和貿易戰的信號。  (相關報導: 公孫策專欄:天命在川普,誰能奈他何 更多文章

大陸官媒央視新聞解讀,「穩就業」排在首位,「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表明在外部衝擊加大的情況下,對就業這個民生之首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