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蘇黎世報》駐北京記者馬蒂亞斯・坎普(Matthias Kamp),7日在《賭徒習近平: 中國領導人正在玩一場高風險遊戲,川普也在加倍下注》的評論中指出,習近平以堅決不妥協的態度聞名,更願意押上高風險賭注,即便可能導致全球兩大經濟體徹底脫鉤,他似乎也做好了承受後果的準備。
坎普指出,中國在經濟層面確實擁有一定的優勢。中國已成功培育出多間享譽國際的企業,特別是在電動車與綠色科技的研發和製造領域,中國已取得全球領先地位。此外,中國在儲存晶片研發、製藥、人工智慧以及工業機械製造等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具備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的實力。
然而中國問題專家喬治·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指出,這些高科技產業在2022年僅占中國經濟總量的13%,中國經濟的80%仍處於低迷狀態。只需前往東北昔日的工業基地,便能清楚看到國企所主導的經濟結構面臨的困境。
在中國南部的製造業重鎮,像是鄰近香港的廣東省,川普加徵關稅的影響已讓許多企業苦不堪言。一些服裝企業訂單驟減被迫裁員,因為美國客戶或者減少訂單、或是施壓供應商降低價格,連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也因壓低中國供應商的價格登上新聞頭條。
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習近平已意識到出口接下來對中國經濟成長的貢獻將大幅減少,因此刺激內需就成為首要任務。今年三月的人大會議上,中國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提振內需的措施。坎普表示,中國領導人早已預估最壞情況,並提前做好準備。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上個月在北京向多位跨國企業高管表示,中國可能會通過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來應對變局。然而川普一再單獨升高對中關稅,讓美中之間的情勢更加緊張。習近平過去幾周一直試圖弄清美方的具體要求,顯然仍對談判抱有一線希望。《人民日報》日前也強調:「我們沒有關閉談判的大門,但也不會沉溺於幻想之中。」 (相關報導: 德國智庫專家:美中可能「硬脫鉤」,但中國比美國更具韌性 | 更多文章 )
坎普最後指出,這場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歸根究底也是習近平與川普兩位領導人之間的角力。習近平跟川普一樣,他們都無法容忍示弱或失去國際顏面。如今太平洋兩岸的投資人、消費者和製造廠商唯一的希望,就是這兩位領導人能在最後一刻達成共識,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