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互不隸屬 文章列表
#
互不隸屬
約 83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台獨勿假扮中華民國綁架台灣
「台獨」外交部譴責習近平:「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次世界大戰後,重組國際秩序一部份的說法,是北京企圖消滅我國主權,並強調:民主台灣與專制中國,兩者互不隸屬。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譴責,其實是:台獨假扮中華民國來綁架台灣的政治話術。
孫榮富
2025-05-13 05: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俄羅斯指「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陸委會跳腳抗議,再嗆兩岸互不隸屬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日訪問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向習表示,二戰中國戰場勝利「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俄國也在雙方聯合聲明中表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此,陸委會今日發布新聞稿抗議中俄聯合聲明,並強調台灣從來都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兩岸互不隸屬」才是台海現狀。
楊騰凱
2025-05-09 15:54
新聞
政治
習近平稱「台灣回歸是二戰成果」 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沒打二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定於今(8)日在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會談,並將在明日與普京一同出席紅場閱兵式,而習近平在抵達莫斯科前,先於俄羅斯媒體《俄羅斯報》發表題為「以史為鑒,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當中提及「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我外交部表達高度不滿與強烈譴責,文章扭曲史實與法理事實,為顛倒是非及悖離事實的謬論。
鍾秉哲
2025-05-08 14:21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不顧老百姓死活,終必會被人民拋棄
在野黨426上凱道戰獨裁,25萬人向賴清德發出怒吼,但是假借司法之手戕害在野黨的手段卻仍繼續肆無忌憚進行著。賴清德自上任以來,以其鮮明的台獨立場和強硬的政治手腕,曾吸引了一部分支持者的擁護。然而,根據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的民調出現下滑,執政表現滿意度首次出現死亡交叉,這反映出他的政策走向和治理方式正引發越來越多的民眾不滿。國民黨提出罷免賴清德的行動,儘管成功的機率不高,但其政治意義不可忽視。這一提案反映了在野黨對執政黨的不滿,並試圖藉此在政治舞台上進行反擊和自我振興。
王義雄
2025-05-08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勉生觀點:操弄台獨,民進黨政府自食惡果
非洲索馬利亞聯邦政府民航局4月22日發出通告宣稱,索馬利亞政府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因此通知所有航空公司營運商及利害關係方,自今年4月30日起,由台灣或其附屬機構簽發的護照及相關旅行證件,不得再用於進出及過境索馬利亞聯邦。
徐勉生
2025-05-06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台灣註定不會有另一個連戰?
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於20年前的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這場「連胡會」,是國共兩黨領導人自1945年蔣毛重慶會談後,相隔60年的會晤,當時兩岸分隔業已56年。
主筆室
2025-05-02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失格的賴總統,正在失去民主靈魂的台灣
面對今天426國眾兩黨「反綠共戰獨裁」大遊行來勢洶洶,賴總統正面回擊。然細看賴總統三點聲明,實在讓人直搖頭。
震寰宇
2025-05-02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觀點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賴清德召喚出「天安門」的集體心魔
4月26日「戰獨裁」抗議集會,20萬人在風雨中走上凱道,發出對賴清德政府的怒吼。賴清德的回應輕描淡寫,嗆聲「戰獨裁應該要去北京天安門」。用簡單一句話想要堵住20萬人不滿的心聲,說明了這場街頭示威,根本不可能改變其執拗的內心,甚至令他「為反而反」,讓內外局勢更加驚心動魄。
張鈞凱
2025-04-28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李明觀點:臺灣是興還是衰?激進台海路線面臨台海衝突的後果
當今,美國與中共國處於「低階期」的「新冷戰」(此「低階」是相較美蘇「第一次冷戰」的強度而言)。中華民國對於美國而言至少有兩大意義:其一,臺灣對於中共國和美國有優先的特殊利益和價值意義,並且位於當今「新冷戰」的最前沿;其二,臺灣的戰略位置和經濟地位(如高階晶片製造占世界九成),在美國對中的總體戰略和印太地緣政治以及經濟安全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美國必然力圖保台,同時美方也要利用臺灣作為刺激、牽制、消耗中共的首要「戰略棋子」,而「戰略棋子」就意味著可能遭到中共的打擊報復。這意味著中華民國有深陷於大國鬥爭「漩渦」的「棋子」的風險,此風險的大小程度攸關生死興衰。
李明
2025-04-27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羋妡觀點:故宮文物力挺台灣數十載,誰懂它這一路的難?
近來川普關稅讓「中國製造」的貨品火遍全網,歐美消費者發現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產品,大多是中國廠商製造的,於是各種挺「中國製造」的短視頻紛紛出現。要說「中國製造」的魅力,千百年前就已風靡其他國家了,像瓷器、絲綢、茶葉等等,如今中華文物更是歐美多家知名博物館收藏亮點。台北故宮典藏的698,887件/套(最新統計)文物,多年來吸引大量觀光客來台灣,佔故宮參訪人數七成以上;因為衍生的文創商品太受歡迎,不肖廠商仿冒時有所聞,一年多前發生的故宮歷年來最大侵權案,目前已進入法院審理階段,故宮堅持告到底。
陳羋妡
2025-04-26 05:50
新聞
政治
美國首度在安理會表態批「中國濫用2758號決議」 外交部致謝:深具意義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3日在中國代表傅聰主持下,召開「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係的衝擊」的阿里亞模式(Arria-Formula)會議,包括安理會成員國在內的80多國與會,美國代表吳婷(TingWu)於會中提及「中國濫用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試圖孤立台灣」。對此,外交部今(24)日傍晚發布新聞稿表示,此為美國首次在聯合國安理會針對該決議明確表達立場,深具意義。
鍾秉哲
2025-04-24 21:44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張登及觀點:總統應擱置民進黨主席「脫中入北」政策評論
媒體報導,執政黨於4月9日舉行中常會,援例邀請知名學者提出專題報告。之後執政黨發言人轉述主席談話,表示他跟應邀主講學人的想法「比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這個過程是很正面的」。筆者聞知一則以喜,三則以憂,願有司決策時三思。
張登及
2025-04-21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薛偉觀點:台美關係的「另一條路」
在海外中國大陸異議人士中,我算是資歷最早的一批了。多年來,接觸了數以千計流落在世界各地的大陸人民,他們的共同點是追求一個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中國,對台海兩岸的統獨問題,大前提是:台灣人民有民主自決的權利,「人民的福祉高於一切」。
薛偉
2025-04-13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制度性對抗下的缺席者─當陸委會遠離「交流」本務
近年來,臺灣的對中政策正悄然發生深刻轉變。這些變化並非表面上看來僅是法律修辭或技術性治理的微調,而是逐步體現出國家戰略邏輯的根本重組。在賴清德政府上任後,這一趨勢愈發明確:不僅國防預算持續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反滲透法》亦進一步將中國正式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同時政府也重提軍事審判制度的恢復。這些政策雖表面上以「備戰」為名,實則已超越純防衛思維,開始進入一種更具排他性、敵我清晰化的法理對抗架構。若我們從戰略與法治的角度審視這些政策,其實指向的正是一場「制度性去和平化」(institutionalde-peacification)的過程。這不僅是政策調整,而是國家整體治理模式的方向性轉變。從蔡英文時期的「和平分治」、「互不隸屬」與「戰略模糊」政策線條,逐步走向賴清德時代的明確敵我劃分,象徵台灣在法理與制度層面不再維持彈性空間,而進入「預戰」思維的戰略架構。這樣的政策路線,不僅具有高度風險,也違背了國際社會對台海和平穩定的期待。
邱泰達
2025-04-12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許孟祥觀點:一紙陸配證明,暴露台灣法理的矛盾與集體理盲
近期有不少來台多年的陸配收到移民署的通知,要求他們補交「喪失原籍公證書」,還得經過海基會驗證,否則可能撤銷戶籍、甚至喪失台灣居留權。這一紙通知,不單是行政程序問題,而是赤裸裸地揭露出台灣社會在兩岸定位上的法理錯亂與政治操弄。
許孟祥
2025-04-11 06:40
新聞
政治
股市下跌和國家滅亡孰輕孰重?曹興誠:快罷免藍委才叫共赴國難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對台灣祭出32%的對等關稅政策,行政院長卓榮泰7日邀請朝野共商國是,國民黨呼籲「停止大罷免」,團結應對問題。對此,批評「這是詭計別上當」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今(8)日說,關稅問題和股市下跌比國家滅亡孰輕孰重?儘速罷免投共立委才叫「共赴國難」,驅逐內奸後,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這是公民覺醒、救國救民的背水ㄧ戰;這次不成功,則退無死所,「大罷免萬萬不可停止。」
黃信維
2025-04-08 13:03
新聞
政治
川普把台灣當「國家」?他揭關稅表格玄機:「country」是這個意思
美國總統川普再揮關稅大刀,昨(3)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並在記者會現場拿出列表,將中國名列「Country」欄位第一位,台灣則被列在第四位,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X平台上跳腳怒批「台灣是中國的台灣」,掀起討論。臉書粉專「歷史哥澄清唬」發文指出,看表格第2個是歐盟這個「非國家」,就知道原文「country」實際上是指「關稅實體」。
李孟恩
2025-04-04 21:23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夏珍專欄:蘇起的挫折─龍應台的憂慮─賴清德的機遇
繼七十五位學者聲明〈捍衛台灣民主法治〉遭到出征,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在紐約時報的客座評論〈台灣正在倒數計時〉再度激起激烈論戰;這不是龍應台第一次面對如此處境;兩年前,三十七位學者發表「反戰公開信」後,龍應台同樣在紐約時報一篇〈在台灣(戰爭陰影下),朋友間開始反目〉,就已經遭到嚴厲批評,當時,她還錯愕自問,「反戰,有錯嗎?」她沒改變立場,只是兩年後,台灣社會撕裂得更嚴重了。
夏珍
2025-04-04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王義雄觀點:請問賴清德「務實台獨工作者」有否牴觸現行中華民國法律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揭穿總統賴清德正透過「台獨三部曲」,集權集錢、肅清異己,並透過「賴17條」實施思想戒嚴與言論管制。這「台獨三部曲」逐漸將台灣導向台獨戰爭,賴清德嘴上說不會戒嚴,事實上他已經藉由司法檢調箝制政敵,以恢復軍事審判禁錮軍隊的忠誠思想,更以國安為由阻絕兩岸往來,把宗教交流打成是統戰,以反共之名,行戒嚴之實,然而賴清德此舉正是在為台獨做準備,實踐他所謂的「務實台獨工作」。
王義雄
2025-04-03 0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法理包裝的對抗路線─賴清德正在把臺灣推向戰爭
近期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確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強調國防預算將提高至GDP的3%,這一連串舉措無疑是將整體國家路線導向對抗與軍備競賽,其後果令人憂心。國人必須正視一個事實:賴政府不是在強化和平,而是正在從法理、制度與預算全面準備迎戰,正將台灣引向戰爭的道路。
邱泰達
2025-03-30 0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