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中國大陸異議人士中,我算是資歷最早的一批了。多年來,接觸了數以千計流落在世界各地的大陸人民,他們的共同點是追求一個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中國,對台海兩岸的統獨問題,大前提是:台灣人民有民主自決的權利,「人民的福祉高於一切」。
早在20多年前,在台北我就應親綠立場的「全民電台」之邀,與台灣本土運動前輩、傑出活動家楊黃美幸女士,就這一觀點做過專題對談。後來,在不少場合中,包括與達賴喇嘛尊者、東土流亡領袖見面,以及參與全球大大小小的民運會議,這一觀點都受到普遍認同。
具體而言,據個人親身體驗與觀察,在海外民主人士中,如今較多的主張是在「中國民主化」前提下,贊成台灣人民的選擇。
按常理而言,美台若能建交,台灣會得到根本性的好處,對極大開拓台灣國際空間、保障台海和平和遠東區域性的安全,都是劃時代的一大飛躍。但遺憾的是,就目前世界現況而言,由於「美中公報」的影響,國際上依舊受「一個中國」原則的束縛,它彷彿成了不可碰觸,難以逾越的界線。這導致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障礙。
美國正式與台灣復交或建交,還有一定的困難和障礙。在學理上,美國有朝一日宣布與中共斷交,則美台建交這一天會降臨,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德國詩人海涅有一段小詩:「心,我的心,不要悲哀,你要忍受命運的安排。寒冬給你奪去的一切,新春必將給你還來!」歷史有一天,歷史必將會還給台灣一個公道。
近來,我看到一段對著名政論家明居正博士的專訪,他著重的闡述了「一國兩府」的概念。但是,他的結論是:在江澤民時代以後,台灣就已經失去了這樣的可能性,雖然這並不是理想的結果。無獨有偶,旅居紐約的民運理論家胡平提出了同樣的主張,並積極地在友好的美國智庫人士中遊說,那就是推動「一中兩府」的國際認同。這個主張避開了「一個中國」的魔咒,台灣(中華民國)又可能獲得美國和其他大國的外交承認,可以說是向著台美單邊建交邁進了一大步,這個理論目前為民運界人士所廣泛接受。
根據胡平的觀點,國際上(包括中共)普遍接受「兩個韓國」和「兩個德國」的原則,它們都是聯合國的成員,在奧運會和其他國際組織都有它們的席位。就我們比較熟悉的南韓和北韓為例,它們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建立有正式外交關係,在奧運會上一樣升起它們各自的國旗,演奏它們各自的國歌,它們分別有自己的國號、國土、政府、軍隊、貨幣、海關等,儼然是兩個國家。
仔細研究,它們各自的《憲法》都明確規定自己的領土包括全部朝鮮半島,都說自己是代表全半島的中央政府,它們承認分裂的現實,追求的是整個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它們自己並不接受是兩個不同國家。更難得的是,它們分別承認彼此在自己的半壁江山內享有治權,認同彼此之間分別建立的外交關係和參與聯合國及國際組織的活動。
這與中共擺出有你無我,有我無它的專橫態度,實在是大相逕庭。這就是為現今國際上普遍接受的「兩個韓國」。
中共從2000年以來,在正式文檔中,堅持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灣獨立」,但卻不動聲色的取消了之前也被列入反對的「一中兩府」原則,包括習近平2019年1月2日的講話也是如此。過去,中共聲稱反對用「兩韓模式」處理台灣問題,自2000年後把這一句也去掉了。當然,這並不等於中共就接受了「一中兩府」即「兩韓模式」,只能說它既沒有接受,也沒有反對,無論如何,這是中共承認現實的一大進步。
如果美國此刻仿效兩韓模式,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採取雙重承認,一定也會帶動一些國家跟進,那中共怎麼辦呢?難道統統都給它們斷交?讓中國回到閉關自守的文革時代?我想稍有智慧的領導人都不會出此愚蠢的下策。
台灣現在還保持所謂的「一中憲法」,台灣也在遵行《兩岸關係條例》,兩岸並存分治、互不隸屬以及台灣主權獨立是事實,台灣也沒有主動改變現狀,中共沒有藉口對台動武。世界上沒有因爲美國承認了台灣,而中共不去打美國反而對台灣開火的道理。華盛頓既然可以分別承認首爾和平壤,為什麼又不可以沿引「兩韓模式」,對北京和台北施行「一中兩府」的雙重承認,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呢?
明居正教授指出,這也許是台灣可以探討的最後底線之一。但是我認為川普總統上台以後,情形也許可能比這好得多,我們且拭目以待。
明教授和胡平說得對。我想,既然「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之路目前現實走不通,那就不妨探討一下前人走過、並且已有先例,為國際所公認的另一條路如何? (相關報導: 黃奎博觀點:川普意志下的臺美關係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紐約「北京之春」海外發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