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稅是指在遺產繼承過程中,政府根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價值收取的一種稅款。
遺產稅也可能引起一些爭議和挑戰,一些人認為遺產稅負擔過重,對繼承人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並可能影響家族傳承和企業發展。
遺產稅該怎麼繳納?該如何節稅呢?這篇文章跟你分享相關的實際案例和解決方案。
遺產稅何時申報?
被繼承人死亡時有財產,納稅義務人需要在6個月內辦理遺產稅申報。如果不能如期申報的時候,可以以書面向稽徵機關申請延期申報,延長期限最多三個月。
遺產繼承人是誰?
配偶兼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除了配偶以外,遺產依以下順序繼承:
1. 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子女、養子女及代位繼承的孫子女等)
2. 父母
3. 兄弟姐妹
4. 祖父母
配偶是上面所說的個稅旭繼承人共同繼承,意思是配偶一定分得到,繼承順序是前面有人活著繼承,後面就不能繼承了。
遺產稅過戶流程
1. 申請除戶證明
2. 查調被繼承人財產狀況(若要拋棄繼承,需在3個月內執行)
3. 申報遺產稅
4. 查欠地價稅、房屋稅
5. 辦理產權移轉登記
第一步:申請除戶證明
申請除戶證明是為了證明一個人已經不再居住在特定的住所或戶籍所在地,因此這是遺產轉移的第一步。
3. 被繼承人與配偶身分證正本(需換證之配偶身分證相片1章)
第二步:查調被繼承人財產
這個步驟主要是要確定繼承人的財產狀況和相關資訊,包含財產、所得與兩年內贈與的資產。作為申報遺產稅、遺產分配、遺囑執行的依據。
3. 繼承人與被繼承人關係證明文件(如戶口名簿等)
4. 委託代理人辦理,應檢附委任書及代理人身分證正本
要記得,繼承的不一定是財產,連債務都會繼承,為了避免父債子還貸貸相傳的窘境發生,如果要申請拋棄繼承,從已經知道要繼承之後的三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當地法院(被繼承人的戶籍所在地)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步:申報遺產稅
遺產稅未繳清前,不能分割遺產、交付遺贈或辦理移轉登記,一切都要等遺產稅處理完畢,才能進行後續的轉移。
2.被繼承人死亡證明資料(如:死亡診斷證明書、載有死亡日期之戶口名簿影本或除戶資料)
3.繼承系統表及各繼承人現戶戶籍資料(如:身分證、戶口名簿、護照或在臺居留證影本等),如有拋棄繼承者,應檢附法院准予核備之證明文件
4.委託他人申報者,應出具委任書及代理人身分證明文件
在進行遺產稅申報時,建議尋求專業的稅務顧問或律師的幫助,確保遵守稅法規定,並瞭解相關的稅務優惠或減免措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稅款負擔,同時確保合法合規的申報過程。
第四步:查欠地價稅、房屋稅
地價稅基於土地的價值計算,而房屋稅則基於房屋的價值,當進行遺產轉移時,要考慮之前遺留的地價稅和房屋稅的支付情況,簡單來說就是要結清稅款,才能進行遺產申報。
持 (1) 遺產稅繳清證明書免稅證明書或 (2) 不計入遺產總額證明書或 (3) 同意移轉證明書等,可跨縣市至全國任一地方稅稽徵機關查欠地價稅及房屋稅,記得加蓋地方稅稽徵機關承辦人員查欠章。
第五步:繼承人申請印鑑證明
印鑑證明是用於證明繼承人的身份和權益,還可以防止遺產糾紛和不法行為的發生。藉由確認印鑑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可以降低冒名頂替和詐騙行為的風險,確保遺產的正確繼承和合法分配。
3.申請被繼承人死亡除戶戶籍資料、全體繼承人現戶戶籍資料
第六步:辦理產權移轉登記
處理完前面的程序,接著就是最後一步了。遺產轉移分為不動產過戶、動產過戶。
不動產過戶 :「房屋所在地的地政事務所」辦理產權移轉登記
【攜帶】
1. 土地登記申請書
2. 登記清冊1份
3. 繼承系統表1份
4. 土地、建物所有權狀正本
5. 被繼承人除戶戶籍資料1份及全體繼承人現戶戶籍資料各1份
6. 遺產稅繳清證明書或免稅證明書或不計入遺產總額證明書或同意移轉證明書正本及影本各1份。
保險計入遺產嗎?
2. 保單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同人,且有指定受益人。
特別解釋一下第三點:保單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同人,且有指定受益人。就不計入遺產。
父親要保人、母親是被保險人,而小孩是指定受益人。這張保單是要保人(父親)的資產。當被保險人(母親)身故,要向保險公司請領身故理賠金時,這筆金額會被視為「贈與」,並課徵贈與稅。視為父親的資產,贈與給小孩。因此,除非有其他個人因素需要考量,建議要保人與受益人為同一人。當不幸事件發生時,身故理賠金直接回歸給要保人=受益人,避免了贈與稅和最低稅負制度的問題。保險金額低於 3,330 萬元的免稅額,就不用課徵遺產稅。另外,很多人會買國外保單,要注意未經金管會核准的外國人壽保險,也會併入遺產總額課稅。
保險:需課稅的 8 項原則
人們常常聽到「保險可以節稅」的說法,但有一些行為是踩雷事件,是需要被計入遺產計算,甚至還會被罰款。
遺產 拋棄繼承與限定繼承
拋棄繼承
若確定拋棄繼承,必須在獲得繼承資格起,也就是知悉死亡內的 3 個月內向法院提出聲請。另外因為繼承人可能有好幾位,有辦理拋棄繼承的人才會拋棄債務,沒辦理的人還是會依照繼承順序,承擔債務,所以如果要拋棄繼承,只要有繼承資格的人,一定都要向法院申請。
有些人雖然沒有債務要繼承,不過由於理財上的規劃,可能也會選擇拋棄繼承,這時候要特別注意:拋棄繼承連遺產稅的免稅額也會一併消除。
A 男死亡時,遺有配偶 A 妻及成年兒子 B,遺產總額為 2000 萬,依不同情況計算遺產稅額如下:
全體繼承人皆繼成,妻子跟兒子一起繼承(圖/夏綠蒂聊投資提供)
最後,遺產淨額 1 萬元 * 稅率 10%= 應納遺產稅額 1,000 元,遺產稅只要繳 1 千元。
由於A 妻拋棄繼承,連同遺產稅配偶免稅額 493 萬也得拋棄。
配偶A妻拋棄繼承,由兒子B單獨繼承。(圖/夏綠蒂聊投資提供)
遺產淨額 494 萬 * 稅率 10%= 應納遺產稅額 49.4萬 。
一個繳納 1 千元,一個繳納 49.4 萬的遺產稅,差距非常大,所以要記得,拋棄繼承的話,連同遺產稅免稅額也會拋棄。
限定繼承
限定繼承的意思是:當繼承的債務比財產多,這時債務償還的最高金額就是以繼承財產的金額為限,其他債務就不用再承擔了。
小明的父親遺留 200 萬負債,以及 120 萬財產,小明採用限定繼承的話,則最多只要償還 120 萬的負債,剩下的 80 萬負債就不用承擔了。
基本上只要沒有申請拋棄繼承,那就是限定繼承,不需要再額外申請,但依舊需要在 3 個月內申報遺產清冊以及清算,就是上一段提到的遺產過戶流程還是得完成。
建議:不管是哪一種繼承方法,遺產稅建議在 3 個月內處理完畢
遺產稅 免稅額 2024年
免稅額是指在計算遺產稅時可以免除的一定金額,超過該金額的部分才需要納稅。
遺產稅 稅率與試算
遺產稅稅率
遺產稅稅率最低 10%,最高 20%。上方表格已經提到遺產稅稅率,再複習一下:
遺產稅試算
財政部有遺產稅試算的網站,把你的資訊填入,就能算出初步的遺產為。接下來我們舉 3 個例子,看看不同的遺產淨值要繳納多少錢?
【案例1】:遺產稅淨額為 300 萬,屬於第一級距稅額 10%,所以繳納 30 萬。
【案例2】:遺產稅淨額為 60000 萬,總共繳納金額為 650 萬,計算方法為 :(5000 萬 x 10%)+(6000-5000 萬)x15%。
不同的遺產淨值要繳納多少錢?(圖/夏綠蒂聊投資提供)
遺產稅要規劃好、要節稅不容易,安睿宏觀理財規劃 有提供限量的 2 小時免費諮詢,有需要的可以把握這個機會
遺產稅怎麼繳?
1. 現金繳納遺產稅
2. 以被繼承人存款繳納遺產稅
3. 延遲繳納
4. 分期繳納
5. 實務繳納
1.現金繳納遺產稅
稅額 3 萬元以下(分期繳納案件不適用),可以到便利商店繳納,其他方法像是銀行轉帳、信用卡繳納、電子支付等,跟一般常見的繳費方式差不多。
2.以被繼承人存款繳納遺產稅
被繼承人的存款可以用於繳納遺產稅,只要(1)繼承人過半數及其應繼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2)或繼承人之應繼分合計逾三分之二之同意,就能向國稅局提出申請。
假設被繼承人大雄的遺產稅應納額為 50 萬元,其中銀行存款有 80 萬元。大雄的繼承人有甲 、乙、丙和丁四人。在這個情況下,若甲 、乙、丙三人提出申請,希望使用遺產中的存款來支付遺產稅,且經稅務機關審核後,他們的應繼分合計已經超過四分之三的比例,那麼在應納遺產稅額為 45 萬元的範圍內,可以使用大雄的銀行存款來繳納遺產稅。
這樣的方法對於繼承人來說有一定的好處,因為他們不需要自己拿出現金來支付遺產稅,減輕了繳款壓力。同時,這也是一種合法且較輕鬆支付遺產稅的方式。
3.延遲繳納
延遲繳納遺產稅的期限最多為 2 個月。這種情況下延遲繳納可能是因為繼承人的資金準備尚未完全就緒,或者繼承人之間尚未達成一致意見等原因。即使繼承人有一些理由需要延遲繳納,但仍然需要在延期期限內繳納稅款,以避免可能產生的逾期納稅利息或罰款。
4.分期繳納
需要支付的遺產稅金超過 30 萬元,你可以在納稅期限內向相關稅務機關申請分期繳納,最多可以分成 18 期,每期之間不超過 2 個月。
分期繳納遺產稅的選擇提供了一定的靈活性和緩解壓力的方式。尤其是當遺產稅金較大時,分期繳納可以使繼承人在一定時間內平均分攤稅款,不過既然是分期,逾期款繳跟信用卡一樣是需要繳納利息的,從繳納期限屆滿的次日起到實際繳納日期之間,將按照郵政儲金 1 年期定期儲金的固定利率計算利息。
5.實務繳納
支付的遺產稅金超過 30 萬元,但你的現金不足以支付剩餘部分,你可以在納稅期限內,向相關稅務機關申請使用你在中華民國境內的財產作為抵繳。這些財產應該是易於變價和保管的實物。
遺產稅繳納方式小結論
遺產稅 節稅規劃
遺產稅規劃的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夏綠蒂之前諮詢過安睿宏觀財務規劃師,他分享了幾個遺產分配的案例,這也是讓我滿驚訝的例子,原來繳稅不一定吃虧。
對於移轉資產到下一代身上的規劃,稅務規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稅收往往是影響財富轉移的關鍵因素之一。下面舉個例子,分別採用兩種不同的繳稅方法,一種是每年都不繳稅,一種是每年要繳稅,計算一下贈與稅與遺產稅的繳納多寡。
遺產規劃(一) – 每年在「免稅額度內贈與」
父母親要贈與小孩金錢,透過每年運用 244 萬元的免稅額,父與母以自己名義贈與現金給小孩,所以一年的贈與免稅額是 488 萬,然後待 19 年後將剩下的財產贈與給小孩。
遺產規劃(一)每年在「免稅額度內贈與」。(圖/夏綠蒂聊投資提供)
遺產規劃(二) – 每年在一定稅額內慢慢贈與
經過財務規劃師的專業輔導,這位父親在每年一定稅額內慢慢贈與資產給兒子,一年贈與兒子 1500 萬元,1500 萬元扣除 488 萬元免稅額 = 1012 萬元,這 1012 萬需要被課徵 10% 贈與稅,也就是每年父親需要支付 101.2 萬元的稅額。
19 年後,到了 2040 年將其餘財產贈與給兒子,這一年繳納的稅額總共是 207.7 萬元。把這些年每年繳納的稅額加總,總計為 1827 萬元,總資產累積為 3.8 億元。
遺產規劃(二)每年在一定稅額內慢慢贈與。(圖/夏綠蒂聊投資提供)
比較方法一與方法二:每年繳稅,反而有效節稅
從上述的例子可知,方法 2 雖然每年要繳贈與稅,不過最後累積下來,竟然總繳納的稅額比方法一少了 2912 萬元,所以每年繳稅並不一定吃虧,透過專業財務規劃師的精算,能協助客戶有效的節稅。
我們把金額縮小一點,假設一個人在一生中賺了 100 萬元,如果每年都不繳稅,那麼他在生前可以全部支配這 100 萬元,但當他過世後,他的子女就需要支付遺產稅,這樣會減少他們所繼承的財富額度。
如果另一個人每年都按時繳納稅款,他在生前就需要扣除稅款,但他的子女在繼承財產時則可以免除或減少遺產稅,這樣可以讓小孩繼承更多的財富。
最後我詢問財務規劃師,那這位來諮詢的客戶選擇哪一個方案,沒想到竟然是選擇方案 1 ,有時候就是財務思維的觀念一時之間轉不過來,不想要每年繳納稅額,先擁有眼前不用繳稅的快樂,不過這兩種方法的最後差額約 2900 萬可是讓人咋舌,顯示要有好的規劃師輔導,以及強化自己的財務觀念。
比較方法一與方法二:每年繳稅,反而有效節稅(圖/夏綠蒂聊投資提供)
遺產稅常見問題
問題一:遺產稅一定要申報嗎?
被繼承人(即故亡者)在去世時如果未留下任何財產,則無需申報遺產稅。然而,若被繼承人在去世時有遺留財產,不論金額大小是否超過免稅額,都需要在 6 個月內申報。
問題二:存款多少要扣遺產稅?
2023 年的規定是遺產淨值 1,333 萬元以下免稅,遺產淨額 5,000 萬元以下者,課徵 10%。遺產淨值包含存款、房屋、有價證券等。
問題三:夫妻遺產稅免稅額
配偶者扣除額是 493 萬元。小孩是每人 50 萬,未成年小孩距離他們成年有幾年,每年再加 50 萬。
結合問題二和問題三舉個例子 :一家五口,包含父、母、2 位已成年小孩,一位 17 歲。以這家人來看,父親離世後,總共的免稅額是:
於父親離世後此家人的總共免稅額。(圖/夏綠蒂聊投資提供)
以這個案例,父親遺產只要在 2149 萬以內就不會課稅,但還是要申報。不用自己手動算,有網站可以試算。
問題四:死亡前 2 年內的贈與,要申報遺產稅嗎?
被繼承人死亡前 2 年內贈與給配偶、子女、孫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要算是遺產,需要課稅。我們文化的關係不敢談身故的事情,常見的狀況是有些人生病了,想說趕緊處理資產,會透過每年的贈與稅轉讓給配偶或小孩,然而在兩年內的贈與,都要課遺產稅。
有資產傳承可以事先規劃好,才能避免日後的稅額變重以及家庭糾紛。